公元125年,年仅三十二岁的汉安帝突然病逝,留下年仅十一岁的独子刘保和年轻的阎皇后。
按照传统的继承规则,皇位本应毫无争议地传给这个唯一的儿子,但阎皇后却有自己的打算。
她心中抱怨:“我好不容易混到皇后这个位置,结果老公这么快就走了,连个能依靠的孩子都没留下。”
“既然现在要上台的不是我儿子,那皇位给谁不是一样?”
她随即找来了自己的哥哥阎显,两人一番密谋。
阎皇后说:“前边几个皇后都在大汉的政治舞台上玩了一把,要不我也上去混混?”
“等我掌握大权后,咱们阎家还不平步青云,大出风头?”
阎显被这个充满诱 惑力的提议所打动,立刻开始行动。
他召集了一群政界的朋友,用尽各种手段,成功地将刘保的太子身份废除,转而将一个更年幼的亲王之子刘懿推上了皇位。
于是,阎家开始显山露水,阎皇后甚至在夜深人静时都会笑出声,而阎氏兄弟在朝中的权力更是无人能及,官员们虽然心中愤怒,但却无人敢言。
然而,刘懿的皇帝生涯并不长久,仅仅两百多天后,他就匆匆告别了人世。
为了保住手中的权力,阎家人不得不发出一道诏令,宣布:“虽然小皇帝已经不在了,但幸运的是,我们刘家的子孙遍布天下。”
“你们带着皇子皇孙们来洛阳比一比吧,我们将从中选出最优秀的人选来继承皇位。”
阎家的计划看似完美,但他们似乎忘记了朝中还有许多不满他们的人,甚至连后宫的宦官们也心中有所不服。
其中一个名叫孙程的宦官尤其不甘心,他心想:“先皇刚去世,阎家就敢如此肆无忌惮,我们这些在宫中摸爬滚打多年的人,难道就没有资格与他们一较高下?”
所以,孙程私下里召集了一群宦官,激动地对他们说:“现在大汉正处于危难之中,我们好歹也算半个男人,难道不应该在这种时刻站出来,为国家的安定尽一份力吗?”
宦官们对他的突然爆发感到好奇,便问:“你有什么计划就直说吧,只要有利可图,我们还怕不跟上来?”
孙程便透露了他的计划:“安帝去世后,皇位本应属于刘保,是阎家人的阴谋才导致了现在的局面。”
“现在他们又想立一个傀儡皇帝,我们作为朝廷的一员,难道不应该拨乱反正吗?”
“我认为,我们应该把刘保请回宫中,让他成为皇帝,这样既实现了先帝的遗愿,我们也立下了大功,到时候还怕没好处拿吗?”
听到这个提议,众人无不欢欣鼓舞,纷纷举手表示赞同。
就这样,孙程、王康、王国、黄龙、彭恺、孟叔、李建、王成、张贤、史泛、马国、王道、李元、杨佗、陈予、赵封、李刚、魏猛、苗光等十九位宦官,经过深思熟虑的讨论后,便着手策划了一场宫廷政变。
他们凭借特殊的身份,自由穿梭于皇宫禁地,纠集了一批武装人员,手持利刃,气势汹汹地冲入金銮殿,发起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
阎太后措手不及,还没来得及召集帮手,就被他们一举擒获。
在这十九位宦官的操纵下,太子刘保被迅速迎入宫中,登上皇位,史称“汉顺帝”。
曾经权势熏天的阎家自此一败涂地,孙程等宦官更是以新君的名义,对阎氏家族进行了彻底的清算,从而巩固了汉顺帝的统治地位。
汉顺帝对此喜出望外,龙颜大悦,他在宝座上连声称赞他们的功勋,并且慷慨地说道:“多亏有你们十几个兄弟,要不朕还不知道在哪儿混吃混喝呢!”
“这样吧,为了彰显你们的丰功伟绩,朕决定册封你们为侯爵,国家的未来就依赖你们了。”
于是,这十九位宦官同日受封为侯。
他们不仅从此把持朝政,还与外戚勾结,共同扰乱朝纲,东汉的国势由此开始走向衰落,不复往日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