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邓太后执掌朝政的黄金时代,不少朝臣贵族对她指手画脚,其中不乏酸葡萄心理:“政治?那是我们大男人的游戏,你一后宫佳丽,跑出来掺和个啥?”
但邓太后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女强人,她在大权在握的舞台上正演绎着属于自己的事业,怎么可能轻易让出她的王座?
于是乎,她不但紧握着权柄,更在心底暗自发誓:“政治,就是我此生的追求,不到退休的那一天,我绝不会放手,谁敢挡我道,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她的铁腕政策让许多劝谏的大臣望而却步,但总有一些不怕死的硬骨头,比如杜根。
杜根他爹杜安可是个名人,十三岁就跳级进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那里的师生都叫他“小神童”。
作为“小神童”的儿子,杜根也不是省油的灯。
他见皇帝一天天长大,而邓太后依旧在朝中大展拳脚,便按捺不住了。
杜根提笔给太后写信:“皇上已日渐成熟,太后您是不是也该让他处理国事了?”
“再说,您在朝中拼杀了这些年,难道不想享受一下悠闲时光?”
“依我看,您不如趁年轻把机会让给后来者,自己也乐得清闲。”
邓太后看到这封信,肺都气炸了,破口大骂:“我虽是女流之辈,但治理国家不也是井井有条?这帮人还敢嘟囔!”
“好,我就让你们看看我的厉害!”
随即,她下令将杜根捉拿归案,公开审理。
杜根这小子骨头硬,见到太后还敢滔滔不绝:“就算您把我抓来也没用,俗话说的好,一代新人换旧人,您难道真打算做到地老天荒?”
邓太后怒火中烧,立刻下令:“把这个愣头青给我打趴下!”
卫士们领命,立刻找来一个白布口袋,把杜根一装,一阵乱棍伺候。
不一会儿,口袋从白变红,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行刑的人检查一番,报告说:“太后,杜根已经彻底息菜了。”
邓太后冷笑一声,声音比冰碴子还冷:“把他扔出宫外,让他和外面的风儿作伴去吧!”
“从今以后,谁再敢劝我交出大权,杜根就是他的好榜样!”
她的话音刚落,官员们看着杜根的尸体被拖出金碧辉煌的宫殿,一个个都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就怕下一个“幸运儿”就是自己。
但就在这紧张兮兮的气氛中,有个小插曲颇为有趣。
原来,执行杜根死刑的这位仁兄,竟然是杜根的忠实粉丝,一直暗中崇拜这位敢说敢做的硬汉子。
要下手杀害自己的偶像,他的心可是比猫抓还难受。
所以,在执行任务时,他悄悄使了点小花招。
结果,杜根被“扔”出宫后,竟然像睡足了觉一样,慢慢苏醒过来。
就在这关键时刻,太后的验尸团队也风风火火地赶到了。
杜根虽然平时喜欢较真,但此刻也明白,保命要紧。
于是,他灵机一动,决定装死到底。
当验尸的人过来一通翻翻找找,他硬是憋气装死,把在场的所有人都给骗了过去。
接下来的几天,杜根就那么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连个虫子都不敢赶。
他心里清楚,太后还在气头上,万一她心血来潮再派人过来,自己这不就露馅了吗?
三天后,路上的行人见到杜根满身血污,眼睛里都生了蛆,无不感慨万分:“这人前几天还好好的,现在却成了这样,真是人生如戏啊!”
太后听说后,便信以为真,认为杜根已经“仙逝”,便不再追究。
杜根在地上装了三天“尸体”,心想应该安全了,便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偷偷地爬起来,一溜烟跑了。
这一跑,就是十几年。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在宜城山里给人打工,当了个不起眼的酒保。
时间一长,大家都觉得他人不错,对他尊敬有加。
后来,邓太后驾崩,邓家势力也跟着烟消云散。
皇帝想起了那个曾经直言不讳的杜根,便下令:“杜根虽然已经不在人世,但咱们不能让忠臣的子孙吃亏,把杜家人找出来,该赏的都赏!”
杜根听说后,心想:这不就是我翻身的时候吗?”
便跳出来说:“皇上,我还没死呢,您是不是也把我给赏赏?”
这一消息把所有人都震住了,大家伙儿都说:“你这家伙,这么多年来一直活着,怎么连家人都不联系?”
杜根却回答说:“我在宜城山里打工,又不算是失踪,再说了,我要是一露面,不是要连累家人吗?”
后来,杜根得到了封赏,继续做官,直到七十八岁高龄才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