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二筢子和癞豆刚出门不大会儿,牛绠拎着一大块猪肉进了院子,嘴里喊了几声“二大爷”,就来到灶房门口。
小米见是牛绠,马上笑着招呼了一声。
“嫂子,我刚从集镇上回来,回来时我师傅让我带回两大块肉,说这一年我跟他学杀猪宰羊没少受累,这两块肉算是师傅的心意。我琢磨着是二大爷给我找了这样一个手艺营生,就留了一块我们家过年,这一块送过来给你们家。”牛绠说着就进了灶房,把手里的这一大块猪肉放到杏花面前的案板上的空档上,转身看着小米说,“我师傅说,过了年就给我弄个肉架子让我自己单干,这样我就能挣钱养家了。”
听牛绠这么说,小米的心里一阵的热,笑着向牛绠说:“那好,那好!那样家里慢慢就有景气儿了!”
“咋的没看到我二大爷呢?我还得谢谢二大爷给我找了这样一个营生呢!”牛绠问。
“你二大爷去癞豆他们家了,刚才癞豆送了一篮子麻馓子。”小米回着牛绠的话,转脸向杏花说,“把肉让牛绠带回去,牛绠这份心意等会儿爹回来了跟爹说一声就成了。”
牛绠听小米说要让他把猪肉拎回去,马上抬步出了灶房,疾快地走了。
小米两手面粉嘴里喊着“牛绠”追出灶房,见牛绠头也不回已经出了院子,回到了灶房接着和面。
“这个牛绠是谁呀?我没看到过。”杏花见小米回到了灶房接着和面,回头看着小米问。
“他是咱们村上的,家境也不好,他爹又得了重病,他爹怕拖累家人,就一根绳子上吊死了。”小米说着叹了一声,“都是苦命的人家的孩子!爹见他们那个家境,说牛绠学门手艺就能帮衬他们那个家,就跟集镇上一个熟悉的屠夫说了很多好话,还给那个屠夫买了几瓶酒,央求着让那屠夫收了牛绠做徒弟,教牛绠杀猪宰羊。那屠夫没有薄爹的面子,就收了牛绠做徒弟,教牛绠杀猪宰羊。杀猪宰羊也就是眼见就能学会的手艺,牛绠去了之后,很快就学会了这手艺,可他还是踏踏实实地跟着那个屠夫师傅。好多次那个屠夫见了爹都向爹夸奖,说爹给他送了个好徒弟,说牛绠人勤快踏实。那屠夫说不光要教会牛绠杀猪宰羊,还要把他多年站街卖肉的经验教给牛绠。”
杏花听着点了点头,提起牛绠放在案板上的猪肉,问:“这牛绠倒没有忘了爹对他们家的那份心思。这肉?”
“先放那儿吧,等会儿爹回来看爹的意思。”小米搋揉着已经给她和得劲道光滑的面团,看着杏花说。
杏花依着小米的话把手里的猪肉找根绳子拴上挂在了灶房的门鼻儿上,回身又到了案板前继续剁她的饺子馅儿。剁了一阵儿,她回头看着小米问:“嫂子,你看成了没?”
小米转头看了看杏花剁的肉馅儿,笑了一下说:“成了。”
杏花见小米说成了,就把饺馅儿装进了一个大碗盆,回头又看着小米问:“拌馅儿打几个鸡蛋?”
小米看了看大碗盆里的饺子馅儿的多少,说:“打三、四个吧,打多了饺子馅儿就稀了。”
杏花依着小米的意思往饺子馅儿上打了三个鸡蛋,然后一双筷子把鸡蛋和饺子馅儿搅拌得均匀了。然后她把搅拌好的饺子馅儿往灶台上一放,来到大锅旁从大锅里拿起小米还在搋揉的面团,回到案板前开始擀饺子皮儿。
小米没有争着擀饺子皮儿,而是瞅了瞅饺子馅儿又从面缸里往大锅里挖了两瓢面,又和上了擀饺子皮儿的面。
“嫂子,咱们要包多少饺子?”杏花擀着面,问。
“可着这些饺子馅儿包吧,最起码够明儿一天三顿吃的。”小米一手往大锅里的面粉上浇着水,一手揉着锅里的面粉,回着杏花的话说。
“往年我娘年三十包饺子的时候总是留下点儿饺子馅儿不包完,说是规矩。”杏花说。
“规矩是这样。”小米把手里的水碗放到灶台上,开始两手和面。
“我倒是不知道这样的规矩有什么样的说道儿。”杏花擀着面说。
“好像是说年年都有结余吧。”小米也说不清楚这个规矩的说道儿。
“应该是这个说道儿吧。”杏花接过小米的话。
“这过年的好多规矩咱们都不知道啥说道儿。不管咱们知不知道是啥子说道儿,咱们依着规矩就成。”小米说,“这么多年,多少辈子的人都是这样。”
这时,望秋抱着小路生进了灶房,说小路生睡着了,还尿了他一身。
“小路生的棉裤尿湿了吧。”小米抬起头来问。
“湿了。”望秋说。
“那你就给他换上一条干棉裤,再把他放睡了。”小米说。
“我也不会换啊。”望秋为难地说。
“这你得学学,以后你们会有孩子的。”小米向望秋笑了一下说。
望秋给小米说得脸上一红,说:“我试着给他换换。”说完,就退出了灶房。
“你手轻一点儿。”小米见望秋出了灶房,轻声向灶房门口招呼了一声。
“嫂子,你还是过去看看吧,他一个男人,毛手毛脚的,手又重。”杏花这次没有因为小米的话感到难为情,她转头看了一眼小米说。
“让他试着学学吧。”小米笑了一下说。
听小米这么说,杏花似乎觉得不放心了,马上放下手里的擀面杖,出了灶房随着望秋进了堂屋,走进了小米的房间。
小米见杏花跟着望秋去了,脸上一笑。
进了小米房间的杏花见望秋笨手笨脚地给小路生换棉裤,马上把望秋往旁边轻轻一推,就自己动起手来。
望秋不好意思地抬手挠着头在杏花的旁边看着杏花。
“小米嫂子跟我说过,小路生身子骨还软,给他脱衣裳穿衣裳都要顺着他的劲儿。”杏花轻轻地给小路生换着棉裤的同时,不时地向身旁的望秋说,“这个时候的小孩子,穿衣裳脱衣裳都是他的身子骨顺着衣裳,不像我们身子骨硬,衣裳是顺着我们的身子骨。”
“我哪儿听说过这样啊!”望秋听着杏花的话,挠着头说。
“刚才小米嫂子说得对,以后咱们也会有孩子,到时候你总不能啥也不会不管吧。”杏花笑着回头看了一样望秋。
“那哪儿能!”望秋仍旧挠着头笑着说。
杏花给小路生换好棉裤把小路生放到被窝里睡下,回头向望秋说:“去我们房间换一下你的衣裳,我这还得去灶房擀面包饺子。”
望秋依着杏花的话去自己的房间换下给小路生尿湿的衣裳。
杏花回到灶房,小米已经和好了锅里的面在案板前擀好了饺子皮儿。
小米把一擀面杖的面皮儿来回折了几个周折,放下擀面杖,切菜刀来回把折叠的面片宽窄大体相同切了几刀,再把这些宽窄相同的面条捋开了叠放一起,切菜刀又把这些面条切成了一摞摞的方块儿。
杏花洗了手,把这些面片收拾到一个高粱莛杆纳成的锅盖儿上,开始包饺子。
小米见杏花把案板上收拾得干净了,马上从大锅里拿出和好的面团,在案板上揉了一阵儿又开始擀面皮儿。
“嫂子,咱们这儿跟别的地方包的饺子不一样。”杏花包着饺子,想起啥子似的说,“别的地方饺子皮儿都是一个一个地擀,咱们这儿的饺子皮儿是一擀面杖擀出来的。别的地方饺子皮儿是圆形的,咱们这儿的饺子皮儿是四四方方的。”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风俗。”小米说,“我也听人说过,别的地方包出来的饺子没有棱角儿,不像咱们这儿包出的饺子有两个方方正正的角儿。咱们这儿包出的饺子看起来像个支棱着两个耳朵的猫头,所以咱们这儿的饺子还有个称呼叫猫耳朵。”
妯娌俩就这样有说有笑的一个擀面一个包饺子,这时牛二筢子从外面回来,瞅着挂在灶房门鼻子上的一大块猪肉,马上指着肉问:“这是……”
“牛绠送过来的,说是他师傅让他拎回来两块过这个年,他就送过来一块给咱们家,他还说是爹给他找了一个好营生。”小米回着牛二筢子的话说。
“牛绠这孩子,还有这份心意。”牛二筢子听了小米的话,笑了笑说,“不能就这样挂在这儿呀,有时间就把它烀上炸出来,要是来不及了就把它挂到堂屋门后过了年初五再吃。”
“把它挂起来吧。”小米接过牛二筢子的话,但她心里也嘀咕起来,爹咋的没有说啥就收下了牛绠送来的肉呢?
牛二筢子从门鼻儿上取下那一块猪肉,在手里掂了掂分量,琢磨了一下说:“有二十来斤。牛绠这孩子……”说着,他点头笑了笑,“以后一准会有点儿景气!”说完,就提着这块肉进了堂屋。
听了牛二筢子这样说,似乎明白了点儿啥子。
牛二筢子进了堂屋,就踩着凳子把牛绠送来的猪肉挂在门后吊下来的铁钩子上。从凳子上下来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今晚敬神用的香蜡纸炮。
小米擀好这一剂儿饺子面皮儿之后,就开始和杏花一起包饺子。
“嫂子,我大哥在外面到底在干啥子呀,这过年了也不见个音信儿。”杏花有一句没一句地和小米说着些家常话儿,无意间竟然这样问了一句小米。
“不知道。不说他!”小米摇了摇头。
杏花似乎觉出了自己不该这样大意问出了这样的问题,马上笑着转个话儿说:“这过了年儿天暖了,咱们家就比往年忙多了。不光咱们这边儿要春耕春种,还有春梅姐那边儿的春耕春种。春耕纯种估摸着还没有结束,咱们这边又要盖房子,春梅姐那边儿也要翻盖房子。到时候怕是咱们这边儿和春梅姐那边儿吃饭的工夫都没有。”
小米一笑,说:“忙也就是明年这一年的开春之后,这两家的房子明年春上盖好了,以后就不操心盖房子的事儿了,忙也就是地里的收种了。明年开春之后,春梅姐那边儿和咱们家就看望秋的了,两边儿都要他操心忙活。”
“那也是该着的。”杏花说,“开春之后两边儿就他一个顶事儿的男人,他不忙活谁忙活!别人忙活也犯不着呀。”
小米一笑,说:“到时候你别心疼就成。”
“那是他该忙活的,我心疼啥!”杏花知道小米这句是玩笑话,笑了笑说。
“怕是嘴上这么说,到时候就心疼了。”小米撇嘴笑了笑,“自己的男人能会不心疼!”
杏花听了小米这句话,张了张嘴想说啥子,猛然间她想到什么似的,马上闭上嘴巴看着小米一笑。
这时小米似乎也觉察出了自己说的话把自己的心思也给提溜出来了,马上转过话说:“本来豆子哥说开春后,他先在家忙活好春耕春种和翻盖房子之后再出门,爹不同意,说家里有他,用不着都窝在家里。豆子哥拗不过爹,就答应爹过了年工地开工就出去。”
“豆子哥到外面也不容易呀!”杏花说,“出门在外就端了人间的饭碗。”
“没办法呀!”小米叹了一声说,“都是为了奔日子。再咋,外面也比在家里多挣点儿。”
两个人忙活着手里的饺子,不知不觉天色晚了,不远处传来了稀稀落落的鞭炮声。这样的鞭炮声是在告诉人们,放鞭炮的人家要吃这一年的最后一顿饭——年夜饭了。
听到这样的鞭炮声,小米和杏花不由得都扭了脖子和腰身,这样一个姿势一个晚晌,脖子酸痛,腰身也是酸痛。
“没几个了,这几个我来包,嫂子你准备晚饭。”杏花看了看没有包的饺子皮儿,抬头看着小米说,“爹还要晚饭做几个菜。”
小米琢磨了一下,依着杏花的意思转身开始收拾晚饭。至于做几个菜,倒不需要费太多的心思,年节儿间菜都是现成的,简单搭配收拾一下就成。
杏花看了一下碗盆儿里的饺子馅儿,回头看着小米说:“嫂子,碗盆儿里的饺子馅儿不多了,都留下来吧?剩这几个饺子皮儿擀成面条儿吧,不是说跟饺子一起下锅的面条儿是钱串子吗?”
小米转头看了一眼碗盆儿,向杏花说:“成!”
杏花收拾了一下盛着饺子馅儿的碗盆儿和包好了的饺子,然后把剩下的几个饺子皮儿揉成小面团儿,擀面杖就压着面团儿开始擀面条儿。
虽然灶房里有压着火的煤球炉子,但这是年节儿,煤球炉子只用来烧些开水,做饭仍旧用烧柴的锅灶。小米收拾着往大锅里添了水,又往锅里下了两把淘洗好的米,滴了两滴食油放了蒸馏的箅子,箅子上放了蒸馍,盖上锅盖儿,就转到灶门前坐下来开始烧火。
杏花很快擀好了面条儿,把面条收拾到放着饺子的锅盖上,转身来到灶门前,说:“嫂子,我来烧锅,你收拾准备几个菜,我怕收拾的菜味道不够。”
“自家人吃,啥子味道够不够啊。”小米没有起身,抬头看着杏花笑着说。
杏花听了小米的话,难为情地一笑,依着小米的话去收拾晚饭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