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南怀化恶战,郝军长为国捐躯
书名:国共征战之联手抗日 作者:远星云 本章字数:3050字 发布时间:2023-12-23

闫锡山的大同防线被日军冲破后,又把阻击日军的防线放在忻口。忻口坐落在忻口山的断阙处,素来是忻州以北的北门户。忻口位于太原以北约90公里处,是五台山和云中山两山峡谷中的一个隘口,是由晋北南下太原的唯一通道,国 军派重兵防守,日军也志在必夺。在忻口战役中,南怀化高地是敌我双方争夺的重点,在争夺中,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在枪战和肉搏中,两军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忻口战场守军总指挥卫立煌亲自到南怀化附近组织反攻,国 军第九军军长郝梦林、第54师师长刘家麒,独立第五旅旅长郑秦真都在南怀化的争夺战中壮烈殉国,而日军也付出死亡一万多人的代价。

1937年10月10日,日军攻陷原平镇后,11日开始向忻口防线发起进攻,为了摧毁中国 军民的抗 日意志,恼羞成怒的日军侵入南怀化村,日军进村后,见人就杀,妇女和儿童也没有得到幸免。日军在南怀化村残杀村民七百多人,烧毁房屋一千多间,全村两百多头大牲畜、七百多头猪、六百多只羊被劫掠殆尽,劫后的南怀化家毁人亡,尸横遍野。

10月11日,日军在飞机,坦克,大炮的掩护下,向南怀化阵地发起疯狂进攻。日本人是铁了心要夺取南怀化阵地,而郝梦龄将军则是要誓死守住阵地,战斗极为惨烈,一夜之间南怀化阵地易手十三次,日军打上来,国 军打下去,双方都付出了巨大伤亡,一直打到第二天早上,前线的官兵大部分牺牲了。士兵们劝将军撤退,但是郝梦龄将军说:“今天能和诸位在一起坚守阵地,是我的荣幸。但是我出征之前已经写好遗书,日寇不除,誓不生还。今天我要是后退一步,诸位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掏枪把我打死!”

官兵们听了郝梦龄将军这一番话,无不深受感动,都表示愿意死守阵地。虽然官兵们有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但是人体毕竟是肉组成的,日军的飞机轰炸实在太猛烈,官兵损失惨重。在日军飞机猛烈的贴地扫射中,郝梦龄将军不幸中弹牺牲。

大家都知道,抗战中最早牺牲的中国将领是佟麟阁和赵登禹。但是事实上,佟麟阁牺牲时的身份是29军副军长,而赵登禹则是132师师长,两人的上将军衔都是牺牲后追授的。中国第一位真正以军长身份牺牲的将领是郝梦龄。郝梦龄殉国时年仅三十九岁。

郝梦龄,1898年2月出生在河北藁城的一个穷苦家庭,只上过3年私塾,便被送到一个杂货店当学徒。说是学徒,其实只是打洗脸水、扫地、烧柴火。而且还会经常挨打受虐待,最后郝梦龄愤怒地出走,投奔到远房亲戚魏益三手下。魏益三当时任东北奉军三十军军长,他把郝梦龄送往陆军军官小学,后来又考入保定军校。1921年,郝梦龄到魏益三手下任营长。当时,郭松龄是奉军第十军军长,而魏益三是第十军参谋长。那时候军阀混战,郝梦龄在不同的派系效力。1926年所部归属冯玉祥的国民军,任第四军第二十六旅旅长。1927年参加第二次北伐战争,由于作战英勇,被提升为第四军第二师师长。到1930年中原大战结束后,郝梦龄担任着第四军第二师师长兼任郑州警备司令,后升为国民革 命军第九军军长,1935年被授予陆军中将军衔。

全面的抗 日战争爆发后,郝梦龄率部参加忻口保卫战。出战前,郝将军对儿女们说:“我爱你们,但更爱这个国家,如果国家亡了,你们就没有好日子了。我没有钱,如果我死了,你们就进国家设立的遗族学校去读书,记住要好好读书!”

忻口是日军从晋北通向太原的最后一道防线。1937年9月底,日军在平型关遭八路军115师重创后全线撤退,集结在代县附近,准备拿下忻口,直取太原。10月4日夜,郝梦龄率部抵达忻口。当夜,他在布防前召集营以上军官讲话时说:此次抗战是民族战争,胜则国存,败则国亡,所以只许胜,不许败。军人的天职是保国卫民,现在民不聊生,国将不国,就是我辈军人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实感可耻!现在大敌当前,我决心与全体官兵同生死,共患难,并肩战斗。

10月10日凌晨2点半,郝部前沿阵地与敌人接火,守军击退了日军的装甲车、坦克,并烧毁了日军的汽车。当日,郝梦龄在忻口前线写下阵中日记:“今日为国庆纪念日,回忆先烈缔造国家之艰难,到现在华北将沦落日人之手,我们太无出息,太不争气。”

10月11日天刚蒙蒙亮,日军第五师团长板垣征四郎派5000步兵,以飞机、重炮、坦克作掩护,连续猛攻忻口西北侧南怀化阵地。当时援助忻口的军队大部还在途中,郝梦龄亲自到前沿阵地指挥。10月12日,南怀化被日军占领,敌我双方在忻口西北、南怀化东北高地展开激烈的争夺战。日军对国 军阵地进行肆无忌惮的狂轰滥炸,平均每日造成伤亡一千多人,最激烈时一天伤亡达数千人。但第九军官兵顽强阻击敌人,每天争夺战多达十几次。郝梦龄在当天的日记里写道:“往日见伤兵多爱惜,此次专为国牺牲,乃应当之事。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如再退却,到黄河边,兵即无存,哪有长官?此谓我死国活,我活国死。”

10月15日早饭后,郝梦龄仍在第一线督战。当天夜里,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增派七个旅交郝梦龄军长指挥,由正面袭击,左右两侧同时出击策应,以期夹击日军。他最后一次写日记:“10月16日凌晨两点,对南怀化之总攻打响。”

16日凌晨,中国 军队分多路扑向日军阵地。这时日军已经发现了国 军的动向,机枪小炮一齐射来,参谋处长李文沼看到情况危险,请郝梦龄军长进指挥所洞内躲避。郝军长说,我在前线督战是自己的任务,是自己的本份,岂能畏缩不前?官兵们再三劝阻,郝梦龄只是说:“瓦罐不离井口破,大将难免阵前亡。”

凌晨五点,郝梦龄军长率领第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麒、独立五旅旅长郑廷珍等将领继续带着部队向前冲。日军开始溃退,用猛烈火力掩护逃跑。此时郝梦龄等将领已深入敌人散兵之前,眼看就要突围,不幸腰部连中二弹壮烈牺牲。

郝梦龄军长牺牲后,士兵在他的衣袋里发现一封尚未发出的致友人信,信是这样写的:“余受命北上抗敌,国既付以重任,视我实不薄,故余亦决不惜一死以殉国,以求民族生存。此次抗战,誓当以沙场为归宿。”

10月24日,郝梦龄的灵柩由太原运到武汉,武汉各界代表四千多人前往车站迎接灵柩。11月15日,武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大会,全市下半旗致哀,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浚代表蒋中正主祭。然后将郝将军的灵柩以国葬仪式安葬在武昌洪山卓刀泉。12月6日国 民党政府明令褒扬,追赠郝梦龄为陆军上将。武汉的汉口北小路改名为“郝梦龄路”。1938年12月,中 共中央主 席毛 泽 东在追悼抗战阵亡将士大会上发表演说时,高度赞扬了郝梦龄将军为中华民族勇于献身的精神。  

1937年11月16日,武汉各界举行公祭,公祭后以国葬仪式将郝梦龄遗体安葬在武昌,一万多人参加了葬礼。随同灵柩一同到达武汉的还有郝梦龄遗书《与妻书》。书中,郝梦龄对夫人剧纫秋说:

“余自武汉出发时,留有遗嘱与诸子女等。此次抗战乃民族国家生存之最后关头,抱定牺牲决心,不能成功即成仁。为争取最后胜利,使中华民族永存世界上,故成功不必在我,我先牺牲。我即牺牲后,只要国家存在,诸子女教育当然不成问题。别无所念,倘吾牺牲后,望汝好好孝顺吾老母及教育子女,对于兄弟姐妹等亦要照抚。故余牺牲亦有荣。为军人者,对国际战亡,死可谓得其所矣!书与纫秋贤内助,拙夫龄字。双十节于忻口。”

这封《与妻书》让人读来,使人感受到一位将军为了国家民族效死疆场的铮铮铁骨,郝梦龄不但这样说了,也用实际行动这样做了。民族危亡之际,就是在地方军阀的杂牌军中,也同样有郝梦龄这样铁骨铮铮的英雄将军。汉口《大公报》当时评说:“民国以来,军长之因督战,而在沙场殉职者,实以郝将军为第一人。”

1937年12月6日,蒋中正亲自为郝梦龄将军撰写祭文曰:

“娇娇郝君,一军独领,身先士卒,纵横驰骋。神皋禹甸,寸土寸金,有寇无我,人同此心。仗兹精诚,虏入吾掌,一尊妥殓,尚其来享。”

郝梦龄军长虽然牺牲了,但是他的精神鼓舞着所有活着的人。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