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写道: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沉默中的陈华村能走上重生之路吗?
这天,乐山村委会在驻村干部陈勇的主持下,召开了如何拯救陈华村的工作会议。参与会人员各抒己见,有人认为陈华村已经病入膏肓,失去了救治的意义。陈勇对这种消极的态度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古语云,‘救人一命胜作七级浮屠 ’。何况陈华村还有近三百人呢?我们作为党员、作为干部,不能袖手旁观,见死不救,那样怎能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呢?”在陈勇的批评下,集体班子所存在的消极言论顿时偃旗息鼓,每个人纷纷振作精神,提出了许多积极可行的办法。陈勇最后整理出几项整改措施:一、加强党组织的领导,大力发展优秀青年入党,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加大对违法犯罪人员的教育引导,指引他们重新走上正道;三、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大力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娱活动。四、强化宣传阵地的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村风。陈勇还作了详细的分工,成立工作小组,要求各组负责人制定详细的方案,压实工作责任,把各项整改措施落到实处。于是,一场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救亡”运动便正式拉开了帷幕。
陈华村之所以沉沦,与缺乏强有力的党组织领导有密切的关系。陈勇亲自肩负起陈华村发掘党员,重建党组织的重任。他查阅了陈华村的党员名册表,发现陈华村的党员都是几个七、八十岁的老党员,近十年,陈华村发展的青年党人数为零。陈华村的老党员觉悟高,作风正派,但毕竟已是年迈体衰,有心无力,根本肩负不起引导村民走上正确道路的重任。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陈勇并没有把这些行将就木的老党员通通打入冷宫,而是让这些老党员继续发挥余热,站出来向年青一代介绍陈华村的历史和自己的奋斗历程。当白发苍苍的老党员声泪俱下地讲述陈华村的辉煌历史以及自己将近百年的奋斗历程时,许多年青人都流下了动情的泪水。陈勇抓住这个契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孩子们,父辈们把希望都寄托在你们身上。如果你们自己不争气,不作为,只会伤透了父辈们的心。虽然陈华村被摘去了文明村的帽子,但我们千万不能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正所谓‘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人要脸,树要皮,只要我们重新振作起来,相信陈华村一定会在你们的手上振兴起来的。孩子们,现在是党组织考验你们的时候,希望你们能经受住考验,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在场的青年人都纷纷表达了积极入党的愿望。
陈勇与陈华村的村长和老党员们进行了反复的磋商,最终敲定了陈清宇等四名年轻人作为陈华村的预备党员。经过一年的党组织的认真考察,陈清宇等四名年轻人经受住了严格的考验,最终被批准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七月一日这一天,陈勇为这四名党员举行了隆重入党仪式。会场布置得十分热烈,鲜花盛开,红旗翻飞,党旗飘扬。在鲜艳的党旗下,陈勇亲自带领四名新党员进行了入党宣誓仪式。四名青年党员,手握拳头,高高举起,昂首挺胸,字正腔圆地读出了党誓词。从这一刻起,陈华村重新有了自己的领路人和主心骨。
如何把那些曾经有过违法犯罪的人员重新引上正路,是摆在陈勇面前一道大考题。经过一番深入的调查研究,他决定实施双管齐下。治人先治心,只有彻底解决了思想的问题,才能真正让犯人洗心革面,改过重新。他找到了刚出戒毒所出来的陈伟星,与他进行了一番深入的促膝长谈。他鼓励陈伟星道:“毒品的危害,我相信你比我还清楚。我知道你受不住诱惑才三番四次地复吸,你应该很明白,如果再吸下去便是死路一条。毒海无边,回头是岸。”陈伟星无精打采地回答道:“毒品的危害我当然非常清楚,我知道吸下去会是死路一条,我也下定决心不再沾染毒品。可即使我戒掉了毒瘾也没用,很多人不相信我会戒掉毒瘾。他们见了我就像见了鬼似的。我现既没工作,又没朋友,继续下去也是死路一条。”陈勇继续安慰道:“你这样想就错了,正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如果你真正戒掉了毒瘾,我愿意成为你第一个好朋友。只要你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和村委会一定会全力以赴。”陈勇知道,光凭嘴巴还不能真正让陈伟星彻底与毒品告别,必须帮助他解决生存的问题。于是,他根据陈伟星有驾驶证的特点,决定帮他从事出运输行业。由于担心陈伟星一到外面就容易接触过去的毒友,他的父母一直都不愿意,也不放心儿子到外面工作。于是,每天像犯人似的监督起儿子的一言一行。可怜天下父母心,陈勇也很理解陈伟星父母的良苦用心。但父母始终有老去的一天,孩子始终还是要自食其力。他找到了陈伟星的父母,与他们进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最终打消了他父母的忧虑。于是,陈伟星的父母拿出一部分钱,陈勇也自掏腰包,帮陈伟星买了一辆汽车,干起了运输的生意。刚开始的时候,陈勇也担心陈伟星会受不住朋友的诱惑重新染上毒品。于是,他每天都要亲自来到陈华村或打电话给陈伟星了解情况,不时进行苦口婆心的警告、提醒,为他打好预防针。在陈勇的帮助下,陈伟星终于彻底告别的毒品,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
这一天,陈俊生因偷采河砂终于被刑满释放了。陈勇马上第一时间来到了陈俊生家里进行了探望。面对着前来探访的陈勇,陈俊生感到十分的惭愧。陈勇握着他的手安慰道:“错了就错了,你还年轻,现在重新做人还来得及。”陈俊生愁眉苦脸地说:“我也想重新开始,可我现在是一贫如洗,都不知道该干什么好?”陈勇想了一想道:“你不是会开运输车吗?我们村委会正在招聘一名汽车司机,不如你过来试一试。等以后赚了钱,再自己买辆车跑运输。”陈俊生激动地连声称好。经过一轮面试,陈俊生终于凭借自己出色的驾驶技术赢得了岗位。刚开始,有些人不赞同招聘有案底的人来当司机,但最终都被陈勇用和风细雨的口吻说服了。陈俊生也不负重托,老实本分地当起了一名汽车司机。
陈勇找到了贩卖私油的陈尚云以及赌博欠债累累的陈秋云,分别与他们进行了一番触动心灵的谈话,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可贪的道理。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朴实无华的一番讲话,让他们心服口服,纷纷表示以后一定要奉公守法,绝不走旁门歪路。陈勇还了解了他们的难处和今后的想法。他们俩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想从事养殖业,但却缺少资金。于是,林木森便提出让他们共同合作,并为他们从银行争取了贷款。很快,他们俩人的养殖场便拔地而起了。为了让他们的养殖场尽快走上正轨,陈勇还不时带领技术人员来到养殖场进行技术指导。在陈勇的帮助下,养殖场办得红红火火。
如何重现父慈子孝、夫和妻贤以及婆媳和谐的温馨画面呢?陈勇绞尽了脑汁,使出了各种招数。他首先在村子里建起了各种各样的宣传阵地。通过宣传标语、知识橱窗、乡村广播等手段,把孝老爱亲、夫妻相处之法、婆媳相处之道等知识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宣传,在村子里营造出无处不在的宣传环境。通过密不透风的宣传渗透,对村民进行了一番有效的“洗脑”。在村民进行全面“洗脑”的同时,陈勇还在村中不断地树立榜样。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此,陈勇挖掘了父子典型、夫妻典型和婆媳典型,让他们参镇、区、市的各类评比活动,以先进带动后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陈勇的一番努力下,村风有了明显的好转。
为了让村民们有充实的精神文明寄托,陈勇可下了不少苦功夫。他组织村里的大爷大妈跳起了广场舞。每天晚上,广场上灯火通明,热闹非凡,乐声飞扬。他还组织村里的青年男子开展了篮球赛。每当夜幕降临,球场上便人山人海,进行着激烈的比赛。他还通过引进资金,为陈华村建造了一个文化娱乐室,里面设有图书室、棋牌室和乒乓球室,使全体村民有了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如今,陈华村又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朝着涅槃重生的道路高歌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