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刘氏起兵
书名:秦汉传奇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2884字 发布时间:2023-12-22

南阳春陵县,居住着一个汉朝的远房宗室刘钦,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八世孙。


刘钦有三个儿子,老大叫刘演,老二叫刘仲,老三叫刘秀,都是汉高祖的九世孙。


他们一直憎恨王莽篡位,渴望恢复刘家汉朝的统治。


大哥刘演勇敢坚强,敢说敢做;小弟刘秀谨慎稳重。


刘演经常嘲笑弟弟刘秀,说他没有出息,但刘秀对此并不在意。


他觉得想要成就大事,必须与那些官员交朋友。


长大后,他前往长安,进入太学,拜师学习,结识了一些名人。


后来回到家乡,他做起粮食买卖,成为一个大商人。


有一天,刘秀运着一些谷子到宛县去卖,在街上遇到了好朋友李通和李轶。


李通和李轶邀请刘秀到他们家里,对他说:“现在四方纷乱,王莽的统治日益岌岌可危,我们南阳地区,就数你们兄弟俩最有能力。”


“再说你们还是大汉宗室,为什么不趁机发动人马,夺取天下,恢复汉朝呢?”


刘秀一听,恰好符合自己的心愿。


三个人意见一致,就商定在南阳起义。


李通在宛县有一定势力,他发动起义,召集几百人并不困难。


李轶就叫李通留在宛县,自己跟着刘秀到春陵去见刘演。


刘演听说他们的计划,当然支持了。


有了李通和李轶这两位助手,刘演就召集了一百个豪强朋友。


刘演对他们说:“王莽暴虐,百姓们已经起义了,这是上天叫新朝灭亡,咱们平定天下、恢复汉高祖事业的时候到了。”


大家都赞成,立即分头到周围的县城发动亲戚朋友,一起起兵。


刘演公开在春陵号召南阳豪强们起兵反抗王莽,有些人害怕了,有的干脆躲开他,还说:“造反可不是闹着玩的,跟着刘演冒险出去,不仅可能丢掉性命,弄不好全家灭门!”


但后来他们见到一直小心谨慎的刘秀也穿上军装,拿着刀,毫不畏惧的样子,不由改变了主意,一下子就来了七八千人。


这会儿,就等着李通那边的人来会合。


等了几天,李通那边还没消息,刘演不得已派人去打听。


派去的人到了宛县城,在大街上听到人们议论纷纷。


经过询问,他才知道李通还没发动起义,就被官府发现了。


李通逃跑了,李家一门来不及逃跑的都被抓走,一共死了六十四人。


李通那一边黄了,刘演这边只有七八千人,势力不够大。


正好这时候,绿林军的新市兵和平林兵已经到达南阳。


刘演派人去见新市兵的首领王凤和平林兵的首领陈牧,劝他们共同行动,一起进攻长聚。


王凤他们一听,都同意了。


于是,南阳的人马与绿林军联合,三路军队一起向西进攻,第一场战斗取得了胜利,攻下了长聚。


之后,他们又攻下了棘阳,驻扎了军队。


刘演计划进攻宛县,在半路上遇到了王莽的大将甄阜和梁邱赐的大军。


刘演全都是步兵,连刀枪也不齐全,自然不是他们的对手。


这第二场仗,南阳军队惨败,只好退到棘阳驻守。


甄阜和梁邱赐不肯放弃,他们把粮食和军用物资留在兰乡,率领十万大军过沘水河,毁掉了桥,还放出话来,不消灭“绿林盗贼”决不回头。


听到这个消息,新市兵和平林兵的两位首领,前来见刘演和刘秀。


他们忧心忡忡地说:“甄阜和梁邱赐拥有十万兵马,我们如何抵挡得了?还不如放弃棘阳,退到别处去!”


刘演劝告他们不要害怕,可他自己也很着急。


就在此时,一个人突然进来说:“下江兵已经到了宜秋,我们联合起来一定能够打败敌人。”


刘演和刘秀一看,原来是李通。


刘秀兴奋地说:“太好了!你怎么来到这里的?”


李通回答道:“我从家逃出来,四处奔波,听说你们在这里遇到了困难,棘阳也许守不住,正好下江兵到了宜秋,所以我赶来报信。”


“下江兵的首领王常很了不起,你们可以请他帮助,他一定会支持的。”


刘演高兴极了,立刻带着刘秀和李通一起,亲自去宜秋见了王常。


接着,刘演向他说明了两路人马联合起来的好处。


王常爽快地说:“王莽已经失去了民心,讨伐他自然没得说,现在你们起事,我愿意做个助手。”


刘说:“如果大事成功了,我刘家不会忘了你?”


刘演和王常当即签订了盟约。


王常送走了刘演他们,回来就将这件事告诉了另外两位首领成丹和张卬。


成丹和张卬起初不太同意,说:“大丈夫起兵,应该自己做主,不应该依靠别人,受制于人。”


但因为他们一直很佩服王常,而且王常很愿意联合,最终还是听从了他的话。


从那时起,农民起义军与刘演、刘秀他们合在一起了。


王常、成丹、张卬带领下江兵赶到棘阳,与南阳兵、新市兵、平林兵会合,并准备与甄阜他们一决雌雄。


刘演与各路将士签订盟约,举行了盛大的酒宴,休息了三天。


到了年末那天,刘演提出了他的作战计划,说:“咱们当天晚上袭击兰乡,切断官兵的粮草供应,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眼看快过年了,官兵怎么也想不到兰乡会被袭击,他们大吃大喝地庆祝除夕,大家伙儿都喝醉了,睡得死死的。


那天半夜,起义军已经悄悄逼近,他们还没来得及反抗,就被杀散了。


四路起义军将兰乡的士兵杀死,并将留在那里的粮草搬运到棘阳。


来不及搬运的粮草,则被放火烧毁。


第二天就是新年了,起义军继续进攻沘水。


沘水那边,甄阜和梁邱赐得知兰乡丢失后,早已惊慌失措,却没想到起义军如此迅速地来到了他们眼前。


他们手忙脚乱地抵挡一阵,死的死,逃的逃,甄阜和梁邱赐都给杀了,士兵损失了两万多人。


王莽派来援救的另一支大军,也被打败了。


紧接着,起义军趁势围困了宛县。


这时候,四路人马的总人数已经超过十万人,为了统一指挥,他们需要一个最高首领。


四路起义军的首领们,开始商议这个问题。


那些出身贵族的将领,利用农民对汉朝的向往,提出了一个口号:“人心思汉。”


他们说:“人们思念汉朝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我们必须立一个姓刘的人作为皇帝,这样才能符合人们的期望,才能够号召全国。”


然而,在军队中有很多姓刘的人,该立哪一个呢?


南阳兵和下江兵的首领王常,主张立刘演。


但是新市兵和平林兵的首领不愿意,他们担心刘演的势力太大,主张立无实权的刘玄,甚至连下江兵的张卬也同意。


最终,立刘玄这一派占了多数。


刘演心里不服气,可他的兵力不够,只好绕着弯子反对。


他说:“诸位想要立汉朝的后代,我们刘家的子孙非常感激。”


“现在赤眉军也有十多万人马,分布在青州和徐州,如果他们听说南阳立了一个宗室做皇帝,他们也会立一个宗室做皇帝,那怎么办呢?”


“王莽还没有被消灭,宗室与宗室互相对立,会让天下人产生怀疑,同时也削弱自己的力量,我们不如先立一个王。”


“有了王,我们也可以统一指挥了。”


“如果赤眉军拥立了一个明智的天子,我们可以归附于他,他决不会废去我们的爵位。”


“如果他们没有立,我们先消灭王莽,然后再回到东边去征服赤眉军,到那时候,再立一个天子也不迟。”


听到刘演这么说,其他人都没有吭声。


张卬拔出宝剑,砍向地上,大声说:“三心二意的人,成不了大事,今天已经做出了这个决定,不应该再有第二句话!”


刘演见他发火,不敢再反对了。


就这样,大家都同意拥立刘玄为皇帝。


公元23年初春,在淯水(即河南白河)举行了皇帝登基仪式,刘玄改元为“更始”。


更始皇帝刘玄拜王匡、王凤为上公,朱鲔为大司马,刘演为大司徒”,陈牧为大司空。


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相当于之前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统称为“三公”。


而三公之上,还有名位更高、没有实权的“上公”。


刘秀被任命为“太常偏将军”,其他将士们也分别有了各自的职位。


从那时起,绿林起义军就被称为“汉军”。


汉军的大权掌握在新市和平林的将领手中,这让春陵的刘家军很失望。


他们表面上没有说什么,但内心已经有了其他打算。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秦汉传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