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褚到家跟前一看,几十个山村邻居们围在那火场周围,有的衣衫破了,有的脸上还有烟黑印子,看样子他们扑救了一阵子火,终没能扑灭火势,都站在火场外,痛心疾首地大骂官府。
二褚急急问:“我爹我妈呢?”
邻居们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说。
二褚很快听明白了,官府兵丁已经将他的爹和娘抓走了。
二褚问了问走的方向,推开众人。
男男女女一下子倒了七八个。
二褚连声道“对不住对不住老少爷们婶婶们”,脚下却是丝毫不慢,直窜到火场后面山坡上,一猫腰,挪动一块不知哪一年什么人放置的巨大的倒了的石碑。
石碑当有一两千斤之重,在二褚发力之下,被挪了开来。
碑下地面有个石坑,里面放了油布包裹的两支步枪。
这正是大褚二褚的爹,当年在那一场生死之战中,从官府兵丁手里夺来的。
夺来的步枪一共三支,平时有一支放在屋里。二褚现在也不知那枪是被二褚爹反抗时候打光了子弹,还是没等用上,就被官府军缴走了,又或者就在屋内被烧了。
二褚打开油布,将一支步枪背到背上,另一支提在手里。
他如风下坡,问乡亲:“刚才官兵来时候,听到响枪没有?”
乡亲们都说:“没有响枪,就听到你爹骂他们。我们出来想拦----兵们有上十杆硬火。”
一个老头说:“你爹要我们不要拦——”
二褚立刻明白了爹不反抗的缘由——这年头,军队丘八们在这小山村被惹火了,可能大杀大烧。
二褚说:“我爹不愿乡亲们受牵连。好,各位乡亲,我走了。这里有什么收拾的事情,就烦请各位帮我做主办了就是。二褚我以后再谢。”
乡亲们纷纷应承,就见二褚已经飞步出了村口,消失不见。
带队来捉人的是个排长,身躯高大而肥胖,背了支手枪,走得满头大汗,上衣都脱了。
十个兵,两个兵精瘦,腿脚好,走在最前面,兼带探路。
两个兵跟着辆牛车。牛车上躺着二褚的娘。二褚的爹赶着牛车走。
其余六个兵,都大背了枪,跟在排长身后,落在牛车后面好远。
看看到了一段曲曲弯弯的长坡下。探路的两个兵刚刚到了长坡上面尽头,站在那里。
中间两个兵押着牛车到了长坡中段。
坡下,带兵班长说:“排长,您老人家看看,咱们是不是歇会儿?”
排长笑骂道:“他妈的,你们比老子年轻好多,这点路走下来,都不行了?以后还得多出操跑步!”
说着,他自己腿一软,差点蹲倒,赶紧站住了。
那班长说:“那是,排长,您老人家说得对。我们哪里能跟您老人家比?
听说有一次,您老人家捉拿一个横扫半省的江洋大盗,硬追了他三十多里,把那小子累得吐血,俯首就擒。”
排长呵呵笑:“他妈的,老子干这样的事,不止一次。
不过倒是记得那一次,就是那次,老子升了班长。”
班长说:“您老人家凭军功升职,哪里像我们这些,全靠排长您老人家提携。排长,咱们歇会儿?”
排长说:“弟兄们都挺辛苦,不容易,好吧,就歇一会儿!”
班长立刻下令:“弟兄们,排长说了,大家辛苦了,先歇一会儿!”
兵们七嘴八舌道:“谢谢长官!”却都并不立刻散开,都看排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