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令兵是王参谋长手下,洎江警备司令部直属部队的兵,当然知道姜贵大队长是何许人。
他不敢撒谎,说:“姜大队长,赤匪枪手就在亮土坡右边山坡上开枪,不知有几个人,只打了两枪,第一枪打死圆墩——我没亲眼看见圆墩死,看见圆墩的马,追上我的马,跑了几步才离开——第二枪,细腿子落马了,我的胳膊——”
传令兵看着姜贵的面容,不再说了。
姜贵点点头:“好,知道了,你好好养伤。”
转过去走几步,到了王参谋长跟前。
王参谋长看看地图,又看看手表,叹一口气:“来不及了!”
姜贵知道,王参谋长这话说的是“救援左队,来不及了”。
就听王参谋长继续道:“赤匪是从哪里来的这么一支正规部队?
按照梨花木的情报,赤匪主力都在数百里之外的匪区南部,一时不能赶过来。
没有一个星期的急行军,休想赶到这里。而这边报过去情况,也得花时间在路上---”
姜贵想着上司黎科长的行前详细叮嘱,考虑:“怎么向王参谋长提出建议?”
-----当时,黎之虎科长的眼镜片后,目光沉静:“----姜老弟,你此行任务,随特别派遣奔袭支队去,紧要关头,除了发挥你神枪之威,还要在需要说话的时候,大胆说话!
王参谋长算是儒将,有勇有谋,不过,”
黎科长略沉吟,“正规军人有时候在战斗中,这个,容易上火,尤其对赤匪不守常规的战法-----
兵分三路,乃是何司令与王参谋长特地商量出的行军方针。实际任务是两个,一是接应派遣人员,绰号‘梨花木’的上尉同志,哦,不,他现在已经升职了,少校军衔了——
利用这‘梨花木’掌握的进一步情报,打击赤匪建立交通线的力量,找机会彻底拔起几个交通站。
其二,利用‘梨花木’掌握的有关当地匪政权机构人员情报,坚决摧毁杀伤匪政权,这是要在相当范围内,挽回政府上一次大围剿最终失利的脸面----”
姜贵当时完全听懂并且记住了,点头表示了领悟。
黎科长继续道;“-----南京方面,掌握全盘,不能像某些地方军阀那样,不顾政府和全体民众利益——
这些某些地方军阀,只要赤匪损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就和赤匪死拼;
赤匪不进他们的地盘,他们就装聋作哑,装瞎子看不见赤匪正在壮大——简直是混账!”
黎科长冒出少见的一句粗口,立刻语调又沉稳了。
“----目前,如果能够在大围剿活动之外,给赤匪一些教训打击,对各方面就都是一个‘利好’消息。
这是生意场上的话,我这里借用一下,让姜老弟心里有个数。其实打仗也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做生意,如果常常得利,少有亏损,国民革命事业,就会越来越大大兴旺!
姜老弟,你尤其要留意一下,不要和赤匪高手轻易对抗。
这是一种不公平的争斗,赤匪在暗,我们在明,赤匪不跟我们作正面对抗,他们的战法,极为讨厌。
这些我就不细说了,何司令还有王参谋长是战场上的专家,最有体会----
你姜老弟,能忍时候,一定要忍。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