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里的散发着一种淡淡的茶香,随着茶杯里冒出来的热气逐渐在书房里扩散开来。
齐王府的书房足够大,存书也足够多,沈宁喜欢读书,喜欢写字。
小时候逃亡路上,他闲极无聊也会在地上用木棍胡乱写一气。
后来身份日渐尊贵,书房里的砚台也换成了两梯足的箕型端砚,纸张也是最好的,笔就有九种,但写字的心态却依然不变。
至于读书,凡是文字对于他来说便有一些吸引力。
无事的时候,沈宁便会坐在书房里看齐王府的存书。
这些书册大多还很新,显然曾经的主人似乎对书册没有什么兴趣,这些东西也不过是寻来做样子的,倒是便宜了沈宁。
放下手里的书册,沈宁看了一眼聂夺和伍招。
“今日刘政会来府里坐了坐,说起沈世永。”
沈宁抿了一口茶淡淡的说道:“刘政会说,沈孝恭率军追进西城郡,但沈世永麾下已经得了姜诩的援军,又在西城郡搜景了不少人马。”
“沈孝恭手下兵力不足难以为继,不得不派人星夜兼程赶回大业报信,沈原打算派兵去支援沈孝恭。”
“说起来,沈世永倒是个胆子足够大的,刚刚得了姜诩的兵马竟然就敢跑去和萧铣抢地盘……萧铣手里可是有四十万大军的。”
沈宁笑了笑道:“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自信。”
“算来算去他部下也就姜诩手中那两万多人,再加上招募来的两三万郡兵和民勇,这样的兵力竟是似乎完全不把萧铣放在眼里似的。”
伍招和聂夺不知道沈宁的意思,所以只是静静的听着。
萧铣占据荆襄之地,西临川蜀,比起杜伏威来还要强大不知几倍。
此人乃是陈朝皇室后裔,他的姨母便是刘武的妻子慕皇后。
他在兴业十三年起兵反周,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挫折便成就了一番事业。
大唐立国之后他也在江陵建立了梁国,按照陈朝的旧制置百官,设郡县。
沈宁停顿了一下说道:“刘政会来这里和我说这些,无非是替沈原来探我的意思。”
“如今沈原手下的兵力也捉襟见肘,大业城里的禁军,城防军,河东郡的兵马加起来倒是不少,不下八九万。”
“但有咱们的人在大业北面沈原怎么敢随意调动大业兵马驰援沈孝恭?”
“还不是安着让我南下的心思,想的倒是真美。”
“我若是带着锐金营和水师兵马南下,咱们宁军的兵力就算彻底分散开了。”
“军师的人马,司徒惊云的人马,再加上我的亲卫营和锐金营各处一方。”
“待我南下之后沈原自然会调集人马将我归来的路堵住,然后再想办法将军师和司徒惊云解决掉……”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嘴角上一直带着淡淡的嘲讽之意。
“沈原跟我做足了戏,本打算是让我带兵去和窦士城拼个你死我活,但沈世永的事打乱了他的部署,他便借机想将宁军拆散分开。”
伍招想了想说道:“沈原并不知道军师已经得胜归来,更不会知道军师已经率军直逼河东。”
“若是他知道的话,现在便已经是撕破脸的时候了。”
“所以他有这个想法并不是什么坏事,最起码说明他还不知道军师的动向。”
沈宁点了点头道:“算计着军师拿下河东郡还需要一些时日,只要河东郡拿下,沈原在太原留下的兵马想要南下大业便没那么容易。”
“只需遣一善守的良将,率军数万镇守河东,大业便差不多就是一座孤城……”
“至于窦士城,密探传回来的消息说,他确实试探了几次准备渡河南下,却被苏胜才带兵挡住。”
“来渊说的不错,苏胜才是个善守的将军。”
“大周水师本来分成三部,来渊一部,苏胜才一部,还有一部分投降了杜伏威。”
“如今三部俱在我手中,这也是沈原不知道的。”
“军师走水路带着的是杜伏威的水师所以进展速度不慢,而有苏胜才和司徒惊云挡住窦士城也不是什么难事。”
他将现在的状况分析了一遍后说道:“我现在的胜算就在于,沈原有太多的不知道。”
“可是主公……”
聂夺微微皱眉问道:“刘政会既然来试探,想来用不了多久沈原便会自己和您来说。”
“属下觉着,倒是恰好利用这个机会出城去。”
“这不重要。”
沈宁摆了摆手道:“重要的是刘政会今日给我送来一些新茶,提到了一句连他自己都不在意的事,但我却不得不在意……”
沈宁顿了一下说道:“新茶已经到了大业,刘政会随口说了一句是走陆路送来的……”
“按理说走水路的新茶应该先到,但陆路的反而先到了……想来军师在河道上杀的太狠了些,反而漏了些马脚。”
“若是有心人仔细想一下便会猜到,水路上一定是出了问题。”
“沈原是个非常谨慎的人,他现在还烦着没心思计较这些小事,但我也不能不在意,所以你们得抓紧些。”
沈宁吩咐道:“大业城必须再乱一些,越乱越好,越快乱起来越好。”
“不能让沈原有心思有时间去想旁的事,让他整日为了大业城里的事焦头烂额,替军师多拖几日是几日……所以该杀的你们就尽快去杀。”
“可是杀宋宇才几天,是不是太紧凑了些?”
“一开始咱们可以慢慢走,但现在必须跑起来。”
沈宁淡淡道:“也得让咱们的对手跟着跑起来。”
其实沈宁不是不明白为什么沈世永带着五六万并不精锐的人马,就敢对萧铣动心思。
他如今处在那个位置,除了夺萧铣的地盘和百姓扩充兵力之外他再也没有别的办法。
因为沈原没有选择的缘故,关于沈世永谋乱的通告朝廷并没有下发。
南边各郡县的官员还不知道沈世永造反,但沈孝恭就在他后面跟着。
在大唐的领地内,他已经没有能力再扩充实力。
沈孝恭咬的紧,虽然现在他兵多而沈孝恭兵少,但他却不能回过头去除掉沈孝恭。
那样一来南边郡县的官员就都会有所猜忌,沈孝恭也绝不会允许他再安心的招募兵勇。
大唐这边不能补充实力,川蜀之地又太难行,只怕打不下几个城池就会被沈孝恭追上,毫无疑问补充了兵力的沈孝恭可是不能小觑的。
可他若是对萧铣动兵,沈孝恭绝不敢在后面拖住他。
万一他出了什么闪失,沈孝恭在沈原面前绝没办法交待。
相反,若是他与萧铣激战,沈孝恭说不得无奈之下还要派兵增援。
沈世永这样做是为了扭转颓势,从被动变为主动。
只要他胜了萧铣,便能得荆襄富庶之地。
到时候也有和沈原对抗的资本,也给沈原一个将他迎回去的台阶。
平定萧铣,无论如何也算得上一件极大的功劳了。
沈原刚好以这个为借口,让沈世永返回大业。
最无奈的当属沈孝恭,他本是带兵追沈世永的。
现在沈世永将兵锋对准萧铣这个外人,他反而要处处为沈世永考虑。
沈世永兵力不足真要有什么危险,他还必须带兵冲上去救援。
而沈原打算将让沈宁带着人马去支援沈孝恭,一是可以分散宁军的力量,二是借与萧铣开战这个机会消耗沈宁的兵力。
沈孝恭和沈世永都不是笨蛋,沈宁只要带兵前往他们便会想办法让沈宁直面萧铣去作战。
看起来,沈原的算计和沈世永的算计都很妙。
只要沈宁和沈原一天没有撕破脸,沈宁现在扮演的角色也不能不遵从沈原的命令,那么沈原必然就是赢家。
这是一个大局,沈宁却想了一个不出大业城的小局来破了这大局。
而沈宁对于沈世永攻打萧铣没有什么担忧,相反,他知道沈世永只有这一条路可走。
所以他乐于看到沈世永去和萧铣硬碰硬,萧铣早晚都是要打的,既然现在沈世永先去打了,沈宁怎么会不乐见其成?
若是能让让沈世永沈孝恭的人马和萧铣拼一个两败俱伤,日后宁军南下攻打荆襄之地也能少费一些力气。
灭了杜伏威,江淮之地落入沈宁之手。
日后只要再灭了萧铣,占据荆襄,便可趁势西进川蜀。
这些都是必然要做的事,正如必然要灭掉河北的窦士城一样。
灭杜伏威,然后再灭萧铣,江淮,川蜀之地若平,整个江南便掌控在手里。
灭窦士城,占据河北之地,便能和涿郡连成一片,整个北方便算平定了八分。
剩下的便是关陇之地,而只要拿下大业,这就不是问题。
沈宁在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虽然看起来如今他在大业城内布小局,但眼光却放了长忆安外,放眼天下。
御书房
刘政会去了齐王府之后便直接来找沈原复命,只是这一趟走的有些没什么用处。
他和沈宁谈了足有一个时辰,他几次将话题引到南下的事上,沈宁又几次将话题偏开。
刘政会无奈,只得再找话题,然后循序渐进再给沈宁提醒。
可沈宁若是想装傻,怎么可能有人能让他变得聪明起来?
整整一个时辰,沈宁只说书法绘画,说花鸟鱼虫,甚至说起服饰,女子的首饰,偏偏关于南下的事一个字都不提。
沈原听了刘政会的回复,心里忍不住有些着急。
“明日朕将他召进宫里来,再听听他如何说。”
“若是他不愿领兵南下……朕便直接在朝堂上下旨。除非他现在就想反了,不然他没办法拒绝。”
沈原想了想说道。
“会不会太心急了些?”
刘政会提醒道:“若是陛下明旨,他表面上应承下来,带了兵便乘船返回大野泽,似乎没有办法拦得住他。”
“臣以为,还是应该想办法让他愿意去。”
“哪里有办法!”
沈原微恼的说道。
“不如臣拉上裴寂明日再去劝劝,若是再不成,陛下再下旨也罢。”
“就这样吧”
沈原揉了揉发酸的眉角,总觉得有些心神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