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树大招风”,除了武帝之外,最容易招来风言风语的恐怕就是太子刘据了。
公元前91年,武帝在甘泉宫养病的时候,接到了一封密报,报告称:“太子在长安谋反!”
这可是个大新闻,皇帝的儿子迟早都会当上皇帝,他为何要谋反呢?是嫌自己的老爸活得太久,等不及要当皇帝了吗?
无论如何,太子发动叛乱是事实,武帝怒火难平,愤怒地在宫中吼道:“我二十九岁才生了这么个儿子,到头来居然是个不孝子!不能容忍,我一定要处理他,让他知道老子的厉害!”
于是,他吩咐丞相率兵围剿太子,而武帝后期的血腥屠杀就此展开。
其实,太子刘据天性仁厚,孝顺老爸,根本不可能谋反,这一切只不过是因为小人江充的挑拨。
有一天,汉武帝在梦中看见木头人手持棍棒向他冲来,将他打得遍体鳞伤。
他惊醒后,满头大汗,吓了他一跳。
从那时起,武帝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
汉朝对于巫蛊之事非常忌讳,汉武帝也不例外。
他本来就对这个噩梦念念不忘,江充等人得知后,就给他吹耳边风:“陛下洪福齐天,怎么可能做这种怪梦呢?说不定是有人做法术,想要害您。”
武帝勃然大怒:“谁这么胆大包天,竟敢害我!你去仔细查清楚!”
一声令下,江充带着官兵开始搜查。
因为该案与皇上有关,所以搜查范围之广,可谓史上最大。
江充命人在全国各地追查,从很多地方挖出了木头人。
他心想:“陛下赋予了我如此重要的任务,我必定好好利用一番,现在只要看谁不顺眼,就说他在搞巫蛊,企图谋害皇上。”
“哈哈哈,发财的机会来了!”
于是,江充一旦碰到他看不顺眼的人,就采取严刑逼供,甚至使用烙铁烙人,逼得许多无辜的人胡乱招供。
尽管如此,汉武帝的病情还是没有好转。
江充见状,继续劝说:“陛下,我已经尽力查处,如今只有您的家人我还没敢动。”
武帝轻声哼了一声:“好吧,只要能让我康复,你想查就去查吧!”
江充高兴地接过密旨,立刻开始在后宫中展开搜捕行动。
他一直与太子不和,随着汉武帝的年纪越来越大,他开始担心如果皇上突然病亡,太子登基,自己岂不是完蛋了。
因此,巫蛊案件交由江充处理,太子就注定会被牵扯进来。
当官兵们前往搜查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的住处时,彻底翻了个底朝天。
江充见什么证据都没有找到,就趁人不注意之际,拿出他事先准备好的木偶,大声吆喝:“太子他们搞巫蛊之术的证据就在这里,他分明心怀不轨,想要篡位,咱们现在就去告发他。”
太子无法辩解,无奈之下,听取了心腹大臣的建议,趁着汉武帝在甘泉宫养病,先行除掉江充等人。
他对官员们宣称:“江充明明是自己想造反,现在竟然陷害本太子,如果你们还打算与我共事,就帮我除掉他。”
随后,刘据还从军库里拿出武器,分放给士兵们。
长安城立刻传遍了谣言,武帝很快听说了儿子想要造反的消息。
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就这么杀了,有些于心不忍,就派使者去劝儿子收手。
谁知这个使者是个胆小鬼,心想:“太子都要谋反了,皇上还让我去劝,那我不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吗?”
“这种白白送死的活,我才没那么傻呢!”
他最终没有去见太子,而是在外面游荡了几天,随后匆忙回去跟武帝说:“皇上,您的儿子已经决意要造反了,他本来还想杀死我泄愤,幸亏我逃得快,否则我就没命见您了。”
武帝咬牙切齿地说:“既然这个不孝子不听劝告,那我也不留情面了。”
说完,他派出大军镇压叛乱。
太子那边看父亲动粗了,心中更是恐慌。
想想看,他一直对父亲敬畏有加,这次汉武帝竟然没有任何顾忌地要除掉他,心里怎么会不五味杂陈?
显然,他的心理素质和实力无法与汉武帝相比,很快就被打败了,趁乱逃亡。
朝中有一些官员实在看不下去,便出面劝阻武帝:“陛下,作为太子的亲生父亲,您难道不了解儿子的为人吗?”
“太子本性善良,并不想与人争夺什么,何况皇位迟早是他的,他又何必急于一时呢?”
“您身体不好,要追查巫蛊案也可以理解,但江充的话并不一定都是真的。”
“皇上,您都任职多年了,难道不明白做属下的,有时候为了自身利益而欺瞒上级吗?”
武帝听完这番劝告后,终于醒悟过来。
然而,一切都已经为时已晚,当官兵们找到太子时,他已经自杀身亡,而在此之前,皇后卫子夫也自缢了。
武帝悔恨不已,查明真相后,便将江充满门抄斩,并修建了一座宫殿以纪念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