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年地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苏武一直在北海放羊。
那个代表朝廷的使节日夜没离开过他的手,这么多年来,使节的穗子早就掉光了。
尽管如此,苏武仍然视使节为自己的生命支撑,紧紧抓住这根使节杆子,思念汉武帝、朝廷和故国父母。
苏武有一个好朋友名叫李陵,他是名将李广的孙子。
在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汉武帝派李陵率领五千名步兵与匈奴作战。
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将李陵及其士兵团团围住。
尽管李陵带领士兵奋力抵抗,打了九天,杀了六七千名匈奴兵,但由于没有援军,粮食和箭矢耗尽,最终还是打了败仗,只剩下四百多人逃回来。
李陵自己被匈奴俘虏,留在了那边。
李陵留在匈奴的消息震惊了朝廷,汉武帝立刻将李陵的母亲和全家人投入大牢,并召集大臣们为李陵定罪。
大臣们大骂李陵,认为应该处死他和他的全家。
只有太史令司马迁站出来为李陵求情,说:“李陵一直忠心耿耿,虽然这一次打了败仗,但杀了这么多敌人,已经可以向全国人民交代了。”
“李陵没有自杀去死,肯定有他的计划,一定想找个机会,回报陛下。”
没想到汉武帝勃然大怒,责问司马迁说:“你怎么知道他有什么计划?是李陵告诉你的?难道是我叫他去投降的?”
“按照你的说法,谁都可以投降敌人了,你为李陵辩护,岂不是存心反对朝廷?”
他一声令下,将司马迁也投入大牢。
经过审讯,司马迁被定了死罪。
根据汉朝的规定,定了死罪的人,可以拿钱来赎罪,或是接受腐刑 (割去那里) 。
司马迁拿不出钱来,只好接受了刑罚,成为一个残废。
按照他的性格,他宁愿自杀,也不愿接受这样的耻辱。
然而,他在意识到自己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没有完成,所以不能死。
因为他正在编写一部历史书,即是后来的《史记》,决心忍受一切痛苦来完成这部著作。
果然,经过多年努力,司马迁终于完成了《史记》,至今我们仍然能够看到这本书。
汉武帝将李陵的家人都关进监狱,把司马迁办了罪。
后来有传言说:“李陵要帮助匈奴来攻打汉朝。”
汉武帝龙颜大怒,将李陵的全家人杀光。
得知全家被杀的消息,李陵哭得死去活来,终于决定心甘情愿投降了匈奴。
十几年过去了,这一次苏武不肯投降,单于得知李陵与苏武的交情,就派他前往北海劝说苏武。
李陵对苏武说:“单于听说咱们关系很好,特意派我来跟你说,他非常尊敬你,反正你不能回中原去了,为何还要在这里受苦呢?”
“不管你怎么忠心,又有谁知道呢?”
“现在皇上已经年迈,今天杀掉一个大臣,明天又会无缘无故地杀害另一个。”
“皇上和朝廷的做法令人心寒,你这么做,到底是为了谁呢?”
苏武回答说:“我是汉朝的臣子,我不能对不起我的祖宗,也不能对不起故土,请你不要再说了。”
过了一天,李陵再次对苏武说:“哥们,你能听听我的话吗?”
苏武板着脸说:“我早就做好了准备。如果大王您非要逼我投降,我就在您面前死去!”
李陵见苏武如此坚决,突然被称为“大王”,听起来很刺耳,他只能叹了口气,跟苏武告别了。
从苏武被匈奴扣留以来,汉朝和匈奴经常交战,汉武帝调动的兵力,有时几万,有时几十万。
每次打仗,匈奴总是死伤几万人,就连怀孕的牛、马、羊也流产,新生的幼畜因照料不周也大批大批死去。
这样一来,匈奴自然元气大伤。
后来,老单于去世,他的儿子继位成为新的单于,便派使者跟汉朝求和。
汉武帝同意了匈奴的要求,答应两国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