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有的时候,却也未必。解耀先知道军统一处副处长兼军情科科长,绰号“活二阎王”的余震铎中校陷入绝境之后,殚精竭虑的想办法营救,可是哪里有什么好办法。那个该死的“白毛老狐狸”一句老板说了“静观其变”!就他娘的把自己打发了。唉,哪怕是灭口也中呀。不过,“连翘”陆学良说的情况却让解耀先亦喜亦忧,心中说不出什么感觉。解耀先忘了什么人说的:“希望如火,失望如烟。生活一边点着火,一边冒着烟。”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有喜就有忧”。因为火生烟,烟助火,烟火是注定分不开的!
解耀先从回春 堂回来,心事重重的骑着“獠牙”赵剑芷除了铃不响哪儿都响的自行车边往三十六棚的周老太太家走,边皱着眉头回忆着他在回春堂和陆学良会面时的一幕。
解耀先按规定的时间来到回春 堂中药铺,只见陆学良坐在诊台后面,闭着眼睛,晃着脑袋,嘴里不知叨咕些什么。叨咕几句,还不忘了举起左手,把烟袋嘴儿塞到嘴里“吧嗒”几口。解耀先感觉到好笑,他走到陆学良对面,坐在凳子上,笑眯眯的把手腕子伸出去。
陆学良的眼睛睁开了一条缝,刺了解耀先一下,把右手的三根手指搭到解耀先的寸关尺脉门上,又闭上了眼睛,就像是大病初愈一般,有气无力的叹了口气说道:“你来了!”
解耀先抹搭了陆学良一眼,心中暗想道:“乖乖隆嘚咚,猪油炒大葱!你咋不像一个有话痨的老婆婆一样嘚啵了呢?真能装犊子!你当你是‘猪坚强’咋的?”
解耀先半晌无语,陆学良反倒沉不住气了,他又叹了口气说道:“唉……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需生入关。莫遣只轮回海窟,仍留一箭在天山。嘿嘿……战先生好文采呀!”
解耀先愣了愣:这不是他在工人夜校给工友们讲的唐朝李益的《塞下曲》吗?
陆学良眼睛依然闭着,举起左手的烟袋锅子,把烟袋嘴儿塞到嘴里“吧嗒”两口说道:“你个龟儿子咋就记吃不记打?老子给你说过多少次了,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驶得万年船。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蠢货!你个可以进博物馆的蠢货!还得让老子给你揩多少次腚沟子?”
“佛灯”宋笑貋带来的余震铎的消息让解耀先很压抑,甚至有些沮丧。陆学良这么急着叫他来,他本来期望着能从陆学良那里听到令他振奋的好消息。“希望如火,失望如烟”嘛。可没想到,他屁股还没坐稳呢,陆学良就阴阳怪气的数落起他来。这可比劈头盖脸的臭骂他一顿还令他不高兴。再加上从陆学良的嘴里喷出来的烟几乎令他窒息,解耀先心中怒气渐生,但他还是嬉皮笑脸的对陆学良说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嘿嘿……你个瘪犊子一句话,俺犹如急奉祖师茅山令,屁颠儿屁颠儿的跑来了,就为了听你骂呀?”
陆学良的眼精又睁开了一条缝,亮度立刻又四十瓦变成了二十五瓦,然后又闭上了,叹了口气说道:“唉……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老子上辈子也不知道欠了你什么,你来哈尔滨之后,老子就没完没了的为你个龟儿子担惊受怕、揩腚沟子!”
解耀先想一想不免觉得好笑,这个陆学良挺有意思的,非得和自己叽咯浪够了,这才说正经事儿。不过,陆学良说的没错,自己又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在工人夜校给工友们讲课时,讲到兴致高时,竟然顺嘴吟起了唐朝李益的《塞下曲》。这首诗通过东汉马援、班超和唐初薛仁贵的故事,讴歌了将士们激昂慷慨、视死如归、坚决消灭来犯之敌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反映了当时人民要安边定远的心愿,是激励人们舍身报国的豪迈诗篇。
可是,李益的这首《塞下曲》如果上纲上线的话,就会像施耐庵老先生的《水浒传》中宋江在浔阳楼所题的反诗,就只差有一个像揭发宋江那样的阿谀谄佞之徒,闲住的“在闲通判”黄文炳了。《水浒传》中描写,黄文炳这个人“心地褊窄,只要嫉贤妒能,胜如已者害之,不如已者弄之,专在乡里害人,心里只想害人,惯行歹事,无为军都叫他做‘黄蜂刺’。”
细节决定成败!解耀先来到哈尔滨这几天已经充分暴露出他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性格。不!应该说是战智湛。解耀先是一个优秀特工,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可战智湛的这种性格在和平时期,别人还愿意和他交朋友,心无城府嘛。可是对待敌人,那就是缺点了,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特工的致命伤。他的确为信口吟出李益的这首《塞下曲》感到后怕。就像陆学良所说的,工人夜校中有潜伏的特务这是没有异议的。如果这个潜伏的特务像《水浒传》中的黄文炳那样歹毒,那么,他可就有暴露的危险了。他就算为此丧命,也不稀奇。
经陆学良提醒,解耀先知道自己又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如果不是有同志暗中相助,十个解耀先也丧命了。解耀先也觉得自己的运气真不错,他接连犯错,却得能不死,真是奇迹。也许,真的犹如宋笑貋所给自己抽取的《吕祖百签》上说的,所谋之事虽有波折,但有贵人相助,准成!“人心叵测却难防,幸有神明鉴在旁;若使坚持心不改,一生偃蹇理应当。”
这时,战智湛反而希望解耀先的灵魂别总在自己脑海的深处转悠不出声,在紧关节要前儿到是提醒一下共用一个躯壳的人呀。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天生的特工!自己只要能在包括解耀先灵魂在内,在同志们的帮助下度过这艰难的时刻,他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