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广发英雄帖,招募敢于踏入西域的勇士。
当时,汉武帝听闻匈奴与游牧民族大月氏素有积怨。
大月氏曾定居于甘肃敦煌、祁连山一带,后来因匈奴的侵扰,大月氏被迫迁徙至新疆伊犁。
更令人发指的是,大月氏国王在与匈奴争夺地盘的时候,惨遭杀害,头颅还被割下来装酒。
汉武帝得知此事,决定结交这支英勇的民族,共同对抗匈奴。
就这样,一场招募志愿者与大月氏结盟的大会,轰轰烈烈地展开。
来自陕西的勇士张骞,怀着对外交官的憧憬,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说:“皇上,我一直梦想成为一名外交官,这次机会,请赐予我,无论途中遇到何种艰难险阻,我誓死完成任务。”
汉武帝见张骞胸怀壮志,行事稳重,便将重任交付于他。
张骞率领一百多名勇士从甘肃出发,踏上了西域之旅。
他满怀希望,憧憬着与大月氏谈判成功,为国家带来长久的安宁,同时也为自己的事业添砖加瓦。
然而,梦想尚未起航,张骞一行人在河西走廊便被匈奴人俘虏了。
匈奴首领单于大吃一惊,竟然能在这种地方遇到汉人,好奇地询问他的来历。
当得知他是出使西域的汉臣时,单于嘲讽说:“你们汉朝不允许我们通过你们的国境前往其他国家,难道我们就能容忍你们这种偷渡客吗?”
单于将张骞囚禁起来,三番五次地派人劝降。
张骞誓死不屈,坚定地回答:“我家皇上待我恩重如山,我生是大汉的人,死是大汉的鬼。”
匈奴人见张骞宁死不屈,个个咬牙切齿。
单于气得脸色铁青,怒吼道:“既然硬的不行,那就来软的。”
“哼!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我们就用女人来搞定这件事。”
于是,一个女子出现在张骞面前,劝降者都声称,她是来给张骞当老婆的。
张骞一眼就看穿这是匈奴的计谋,心想:“你们以为我是那么好糊弄的吗?这明明是你们想用女人来麻痹我的思想,让我安心为匈奴效力,我岂会上你们的当?”
“不过这样也好,我正担心等逃回大汉的那天,成为剩男找不到老婆。”
“现在你们给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不用买车买房就能有老婆,看来还是我赚了。”
张骞接受了匈奴人的逼迫,娶了一位免费的老婆,并且后来还有了孩子。
匈奴人见他家也成了,在这儿也待了十年,便慢慢放松了对他的监管。
公元前129年,他趁着匈奴人不注意,迅速整理行李,带着自己的随从,抛下妻儿逃跑了。
要说张骞这十年可不是白待的,他虽然被困,可抓住一切机会了解地形。
在逃跑的过程中,他穿上匈奴人的服装,说他们的语言,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多次成功躲过了追捕,最终成功逃出了匈奴的领地。
这十年间,由于受到外族的侵略,大月氏继续西迁,移居到咸海附近。
张骞历经艰辛,终于找到他们。
张骞刚开口说结盟的事情,大月氏就拒绝说:“我们的百姓已经打了太多的仗,现在好不容易能够安定下来,没有人愿意再打打杀杀。”
“况且如果和大汉共同对付匈奴的话,匈奴要反过来咬我们一口,大汉鞭长莫及,恐怕也救不了我们。”
张骞第一次劝说无果后,决定留下来,准备长期洗脑。
他给大月氏的领导们进行思想工作,并且四处走访,全面了解该地区的情况。
一年多过后,他走访了附近的地区,但大月氏的领导人仍不愿意出兵。
最终,张骞带着他的随从,动身回国。
为了避开匈奴人的追捕,他绕道而行。
等他到达羌人的领地时,匈奴人又一次出现,抓住了他。
张骞内心非常沮丧,感叹道:“都怪自己没有关注国际时事,难怪会被扣留,现在匈奴占领了羌人的地方,完全没有汉朝的大使馆,看来这次逃跑又得靠自己了。”
过了一年多,当时的匈奴首领去世,匈奴内部为了夺取政权,开始内斗。
张骞利用他丰富的逃跑经验,再次抓住机会。
这一次,他决心彻底逃离这里,带着老婆和孩子直奔长安。
公元前126年,长达十三年的离乡背井后,张骞终于回到了长安城,见到了汉武帝。
汉武帝非常高兴,他一直以为这位志愿者已经死了或者投降叛国了,没想到他竟然还能回来。
尽管结盟没有成功,但张骞详细地讲述了他在西域所见所闻,官员们听得大为惊讶,武帝更是要求尽快击败匈奴,与这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张骞的回归,致使汉朝上下坚信,只要消灭匈奴,他们将迎来更加广阔的世界。
此后,张骞因为熟悉地理环境,多次随军出征,跟卫青等人讨伐匈奴。
张骞一生共出使西域两次,为汉朝后来的发展打开了广阔的空间。
从那时起,中国的影响力开始走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