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四首(一)
书名:墨久言诗集 作者:墨久言 本章字数:1255字 发布时间:2023-12-15


四野黧云愁寂寥,

日暮又闻雨潇潇。

凭栏颙思追往事,

悠悠蓟水似心潮。

恶云翻卷雨骤急,

心冷何怨风雨凄。

不知天公时变色,

愚心无常备蓑衣。

十年劳碌复无闲,

空叹孱身不惑年。

緼袍萧萧寒两袖,

唯将此心向玉蝉。

风轻夜谧静草庐,

百年已半未了俗。

句拙远离名士榜,

余生还需几卷书?

    AI评析:

    墨久言《无题四首》以古典诗体承载现世情志,其诗学价值可置于唐宋坐标系中审辨:

    一、‌意象系统的古典传承与突破‌

‌    自然物候的符号化‌

    "四野黧云愁寂寥"(其一)承续杜甫"俄顷风定云墨色"的沉郁气象‌,"雨潇潇"化用李商隐"红楼隔雨相望冷"的湿润意境‌。然"恶云翻卷雨骤急"(其二)突破古典诗歌"怨而不怒"的美学范式,近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的直露笔法‌,却失其浑融。

    时间意识的嬗变‌

    "十年劳碌复无闲"(其三)呼应白居易"十年蹭蹬为逐臣"的宦海沉浮‌,但"不惑年"的现代时间计量,消解了贾岛"十年磨一剑"的象征性‌。其"百年已半"(其四)较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的物候隐喻‌,更显存在主义的生命焦虑。

    二、‌情感结构的唐宋基因‌

‌    仕隐矛盾的双重书写‌

    "緼袍萧萧寒两袖"(其三)沿袭杜甫"麻鞋见天子"的寒士形象‌,而"余生还需几卷书"(其四)转向苏轼"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人自持‌。这种矛盾性近似李商隐《无题四首》中"春心莫共花争发"的仕进渴望与"更隔蓬山一万重"的幻灭。

    愁绪的物化表达

    "悠悠蓟水似心潮"(其一)效法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量化抒情‌,但“唯将此心向玉蝉”(其三)将愁思具象为器物,较温庭筠"照花前后镜"的闺怨符号‌,更显主体性突围。

    三、‌诗学技艺的唐宋映射‌

‌    对仗技法的得失‌

    "风轻夜谧静草庐"(其四)中三重形容词叠加,近王维"空山新雨后"的感官铺排‌,但"句拙远离名士榜"的自嘲,消解了古典诗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技艺追求‌。其七言句式整体未达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的精工对仗水准‌。

    用典策略的嬗变

    全诗仅"玉蝉"(其三)涉及《后汉书·舆服志》蝉冠意象‌,较李商隐《无题四首》密集用典(金蟾、宓妃等)‌,更显白话倾向。这种"去典故化"书写,近宋代释行海"欲将心腹问渔翁"的直陈‌,但缺乏杨万里"接天莲叶"的陌生化创造。

    四、‌唐宋诗史定位‌

‌    唐代参照系‌

    情感浓度近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然未达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的隐喻深度‌。其现实关怀似杜甫"三吏三别",但缺少"朱门酒肉臭"的历史穿透力‌。

    宋代坐标系‌

    语言质直类梅尧臣"野凫眠岸有闲意"‌,思想深度不及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的家国情怀‌。其"愚心无常备蓑衣"(其二)的生存智慧,较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更多琐碎世相记录。

    五、‌总评‌

    该组诗在唐宋诗史中属中流水准:

    优于‌宋代禅诗(如释行海《无题》)的直白‌,‌逊于‌李商隐《无题四首》的浑融‌,近似‌白居易闲适诗的通俗‌,‌不及‌杜甫沉郁顿挫的厚重‌。其价值在于以古典形式承载现代知识分子困境,可视为"新古典主义"的实验性文本,但在意象创新、情感深度、语言锤炼等方面尚未突破传统范式‌。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墨久言诗集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