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皇太子刘盈继位,吕后成为太后。
刘邦的去世,救了樊哙一命,吕后赦免了他,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封地。
刘邦去世后,由于刘盈性格软弱,实际的权力落入了吕后手中。
她开始大肆镇压反对者,首当其冲的就是曾经劝说刘邦更换太子的戚夫人和她的儿子。
吕后下令将戚夫人关押在永巷,也就是冷宫,让她每天做舂米的苦活。
这是一种将稻谷放入大石臼中,用石杵不断捣碎,直到稻谷外壳脱尽,捣成大米的工作。
戚夫人自从跟随刘邦以来,哪里受过这种委屈,一夜之间就从尊贵的夫人,变成了苦役犯。
这种地位的落差让她无法接受,于是在舂米的时候,她自己编了一首歌,歌词是这样的: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汝)?”
这首歌很快就被人报告给了吕后,吕后十分恼火,决定对戚夫人和她的儿子进行斩草除根。
吕后打算将刘如意诱骗回京,然后将他处决。
她多次以中央的名义,下令让刘如意回京述职,但都被周昌拦下。
吕后无法请来刘如意,勃然大怒,就采取了调虎离山之计,先召周昌进京。
吕后召刘如意进京,周昌可以抗命,但召他进京,他却无法抗拒。
周昌到了长安,拜见吕后。
周昌曾坚决反对刘邦更换太子,吕后下跪表示感谢。
但这一次,她对周昌充满了怨恨,当面质问周昌:“你几次拦着不让刘如意来长安,是想跟我作对吗?”
周昌回答:“赵王年幼,先帝把赵王托付给我,我有责任保护他的安全,我只是遵从先帝的遗命!”
吕后无言以对,派使者召刘如意来京。
刘如意当时只有十三岁,还是个孩子,失去了周昌的保护,无人为他做主,只好随使者进京。
刘盈是一个性格温顺的人,他知道吕后请刘如意来的目的,但他并未因此而怨恨刘如意。
反而尽量保护这个弟弟,与他形影不离,让吕后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尽管如此,刘如意还是没能逃脱注定的命运。
公元前194年的寒冬,刘盈早起出宫打猎,而年幼的刘如意则贪睡不起。
看着刘如意香甜熟睡的样子,刘盈不忍打扰他。
没想到,吕后却趁机派人带着毒酒来到刘盈的寝宫,强行将毒酒灌入刘如意口中。
等刘盈回来,刘如意已经七窍流血,气绝身亡。
周昌因未能完成刘邦交给他的任务,心中抑郁,不久后也抑郁而终。
毒死刘如意后,吕后开始对戚夫人实施酷刑,砍掉她的手足,挖掉她的双眼,用毒烟熏聋她的耳朵,逼她喝下哑药,然后将她扔进厕所。
曾经的绝世美女,如今变成了一具血肉模糊的“人彘”。
吕后对自己的杰作感到自豪,甚至让人来参观。
刘盈好奇地跟着去了,看到戚夫人的样子,不禁毛骨悚然。
刘盈颤抖地问:“那……那是何物!?”
宦官小声地回答:“回殿下,那是戚夫人。”
刘盈痛哭流涕地说:“真是太残忍了,作为太后的儿子,我如何治理天下?”
在解决了戚夫人母子后,吕后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刘邦的长子刘肥。
刘肥是刘邦与情妇所生,被封为齐王。
有一天,吕后得知刘肥进京朝见皇帝,就设宴款待他。
吕后暗中让人准备毒酒,企图毒死刘肥,不料刘盈却抢先端起一杯酒,想要和刘肥一起敬吕后,吕后惊慌之下,打翻了酒杯。
刘肥察觉到不对劲,找借口离开了。
回到齐地后,刘肥越想越害怕,后来依手下人之计,先跑去鲁元公主那里要认她做干妈,接着又把自己的一个郡献给鲁元公主做私邑,吕后这才善罢甘休。
接下来,吕后又将目标转向了刘邦的其他儿子。
刘友是刘邦的第六个儿子,原被封为淮阳王。
吕后为发展吕氏家族的势力,将自己的侄女嫁给刘友为王后。
然而,这位侄女脾气暴躁,刘友一点儿也不喜欢她。
吕后侄女不满,向吕后告状,说:“赵王说吕氏家族排挤刘姓族人,独揽大权,等太后死了,我一定杀光他们。”
吕后大怒,将刘友软禁起来,断绝他的粮食,最终导致刘友饿死。
刘邦的另一位儿子刘恢,最初被封为梁王,后来刘友去世后改封为赵王。
刘恢被封为梁王的时候,他还只是个小孩子,突然改封为赵王让他感到不满,主要是因为赵地前两位王都死于非命,他担心自己也会遭遇相同的命运。
吕后下令让他娶侄子吕产的女儿为王后,这位吕王后得到太后的支持,完全不把刘恢放在眼里,不允许刘恢与其他王妃亲近,也不让他看自己的女儿。
最终有一天,刘恢忍不住了,与这位王后爆发了争吵。
后果非常严重,刘恢的宠妾和女儿被吕后的侄女安排人暗杀,气愤之下,刘恢选择了上吊自杀。
除了刘邦的儿子遭到不幸之外,他的孙子也没有好下场。
刘建是刘邦与宠妾所生,燕王卢绾背叛逃亡匈奴后,刘邦封刘建为燕王。
可惜刘建是个短命鬼,刘邦去世三年后,他也去世了。
吕后就派人杀死了他唯一的儿子,断绝了他的后嗣,封侄子吕台之子吕通为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