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
书名:生如夏花 作者:止立言 本章字数:5129字 发布时间:2023-12-12

陈天胜终于盼来了他想尽一切办法争取的结果,但此刻的他却完全没有如愿以偿的喜悦感。他感到自己仿佛陷入了虚无飘渺的梦境,梦醒后才发现原来是南柯一梦。是的,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没有一方是真正的胜利者。正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何况双方都是自己至亲的人,最终竟落得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陈天胜原本可以算是陈华村最幸福的老人之一。他今年将近七十岁,但身体却十分地硬朗,说话响亮,思维清晰,动作敏捷,完全看不出是一个古稀老人。他在陈华村最让人羡慕的是成功培养出两个大学生儿子。大儿子毕业后当了一名医生,小儿子毕业后当了一名教师。两个儿子出来工作几年后,都各自在本单位找到了媳妇,并且各自为他添了一个可爱的孙子。陈天胜和妻子刘美云于是兵分两路,陈天胜在村子里为小儿子带孩子,刘美云到城里帮大儿子看孩子。儿子和媳妇都有固定的工作,加上孙子绕膝,陈天胜的晚年生活在外人看来是相当滋润的。

陈天胜也挺满足于现状,安安心心地帮小儿子操持家务,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他和小儿媳妇张春玉相处得十分融洽,简直像父女一样。张春玉知书达理、热情开朗、心胸开阔,从不和老人斤斤计较。她很放心让老人家操持家务和照看孙子,从不对老人做的饭菜及家务活挑三拣四,从不对老人家照顾孙子说三道四。相反,她还经常主动给老人家添置各种季节的新衣服,甚至还主动把丈夫的工资存折交到公公的手里,让公公管理全家的开支。她从不对公公的用钱指手划脚,反而经常劝公公大胆花钱,不要那么节俭。陈天胜也不负重托,他曾经当过会计,能打会算,把家里的每一笔开支都作了精心的安排;他曾经当过厨师,炒得一手好菜,每顿饭都让儿子、媳妇和孙子吃得油光水滑。陈天胜与小儿媳的和睦相处,一时成为村里的佳话,简直羡煞旁人。

可婆婆刘美云却和大儿媳冯秀好相处得磕磕绊绊,有时甚至还爆发激烈的冲突。

冯秀好是一名妇科医生,可能是由于职业的原因吧,十分讲究饮食和家庭卫生清洁。可婆婆毕竟是来自农村,做起家务活是大手大脚,从来不注意细枝末节,加上一辈子节俭惯了,于是双方便开始在生活上产生了一些小摩擦。煮饭时,由于怕浪费水,她从来不会把米多洗几次。有时煮出来的饭还有点黄,甚至带点砂子。冯秀好便善意地提醒道:“妈,要注意多洗几次米,不然吃了不健康。”刘美云表面若无其事地答应着,但心里却在嘀咕:“我的两个儿子不都是吃我做的饭长大,现在不一样健壮如牛吗?就你身娇玉贵。”洗碗时,由于怕浪费自来水和洗洁精,往往一盆水洗了又洗,用了又用,碗碟经常还黏有些油渍和污迹。冯秀好便又再三提醒道:“妈,碗碟洗得不干净,用了很容易会拉肚子的。”刘美云表面风平浪静地应答着,但心里渐渐便有点不舒服:“假干净,我们一家人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又不见我们天天拉肚子。”拖地时,刘美云为了节约用水和清洁剂,经常是草草打扫几下便收场,同时由于不爱收拾,家里的物品经常随意摆放。冯秀好看着不顺眼,便忍不住提醒道:“妈,打扫卫生时要仔细点,物品摆放要整齐些,不然有朋友上门会有失体面的。”刘美云表面上唯唯诺诺地应答着,但心里便渐渐开始有根刺:“还不是嫌我老了,影响了她的面子?”家里有剩饭剩菜时,刘美云总舍不得丢掉,经常把冰箱塞得满满的。冯秀好实在受不了,便提醒道:“妈,剩饭剩菜吃多了不健康,该倒就倒了吧!”刘美云表面不动声色地答应了,心里却十分反感:“你们还没穷过,想当初我们吃的还没有现在的剩饭剩菜好。浪费食物,是要遭天谴的。”

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无论冯秀好怎么劝说婆婆改掉生活上的不良习惯,可刘美云总是我行我素,涛声依旧。见说不动婆婆,冯秀好干脆抢着把家务活包揽了下来。饭抢着煮,碗碟抢着洗,地抢着拖,剩饭剩菜抢着倒……总之婆婆做过的家务活,她都要重新再做一遍才舒服。本来不用做家务活,乐得坐享其成,对于许多人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情,可刘美云却钻起了牛角尖:“你这样做算是什么意思呢?难道不是嫌我老、嫌我脏、嫌我不会做家务活吗?”她开始有一种被轻视的感觉。如果这种被轻视还能忍受,那么对于孙子的教育问题,更是点燃了婆媳纷争的导火索。

冯秀好是一位虎妈,对儿子的要求十分严格。她的儿子陈云杰今年六岁,长得虎头虎脑,聪明伶俐,十分讨人喜爱。为了能培养儿子成才,冯秀好制定了十分严格的育儿计划。在生活、饮食和学习上都作出了详细的安排,不允许儿子娇生惯养,不允许儿子买零食,不允许儿子长时间看电视,不允许儿子随便玩手机。在家务上,他要求儿子一定要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整理书架,收拾床铺,倒垃圾等;在生活上,她要求儿子早早学会独立,如学会洗衣做饭,学会洗菜洗碗;在学习上,她要求儿子多看书,还为他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如书画、武术、钢琴等。可刘美云却把孙子看作是掌上明珠,看不得孙子受半点累,受半点委屈。于是,便暗暗和媳妇唱起了对台戏。你不是不让儿子吃零食吗?我偏偏要满足孙子的胃口。小孩子哪有不贪嘴的?每次到幼儿园接送孙子的路上,刘美云总要满足孙子各种各样的要求:雪糕、牛奶、糖果、汉堡包……只要孙子想吃的,她都全部满足。为了瞒住冯秀好,她还教孙子撒谎。可孙子吃饱了零食,回到家里就不愿意吃饭,一下子就露出了马脚。刚开始,冯秀好还能和颜悦色地劝婆婆:“妈,不要买零他吃了,零食吃多了对身体不好。”但见婆婆总是把自己的话当成了耳边风,于是便有点生气了。但又不敢指责婆婆,只好把矛头对准了儿子。只要一发现儿子吃了零食又不吃饭,冯秀好拿出准备好的棍子,狠狠地朝儿子的屁股上打上几棍。边打边教训道:“以后再让奶奶买零食,看我不打死你。”在妈妈棍棒的威胁下,孙子以后再也不敢让奶奶买零食了。见孙子因为吃零食而挨了打,刘美云的心里也不是滋味:“打狗还需看主人面,你这样做,分明就是不给我面子。”

很多时候,吃完饭后,冯秀好都要求儿子收拾碗筷,可刘美云却看不下去,抢着要帮忙。刚开始,冯秀好还心平气和地劝说:“妈,你不要把他宠坏了,还是让他学着干点家务吧!”可后来见婆婆总是不听劝告,于是,冯秀好便命令儿子:“不准奶奶帮忙,不然有你好受的。”陈云杰只好哭着说:“奶奶,你不要帮忙了,不然我会挨打的。”刘美云心里痛惜道:“我两个儿子这个年龄我还没让他干过这样的活呢,又没见他们会被宠坏?分明是看我不顺眼。”

小时候,每天晚上都是刘美云替孙子洗澡。随着年龄的增长,冯秀好便要求儿子自己洗澡。可刘美云每次总是帮孙子找好衣服、调好水温,擦洗身子,穿好衣服,把一切都包办代替了。刚开始,冯秀好还能耐心地劝说婆婆:“妈,孩子大了,要让他自己学会独立。不要样样都包办代替,不然将来会成二世祖的。”但见婆婆依然是我行我素,于是便再次威胁儿子,让儿子提出不让奶奶帮忙。

就这样,随着各种摩擦的频频发生,婆媳之间误会的鸿沟也变得越来越深。不管做什么事,他们都不能想到同一个频道。冯秀好渐渐认为婆婆思想落后,蛮不讲理,住在一起只会碍手碍脚。刘美云也认为媳妇总是和自己作对,分明就是不想和自己住在一起。双方各怀心事,开始感觉到住在一起很不自在,还经常为了一些小事吵了起来。有一天,终于因一件事,双方的矛盾彻底激化了。

冯秀好住的是三房一厅的房子,夫妻住一间,儿子住一间,婆婆住一间,再也容不下其他人了。这天,冯秀好想到自己的爸妈很长时间都没有来过家里了,又想到婆婆也很长时间没有回乡下和公公团聚了。于是便对婆婆提出:“妈,我的爸妈想过来住几天,刚好你也很长时间没回乡下了,不如你回去乡下住几天!”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刘美云一听,心里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种不好的念想:“终于下逐客令了!”她表面装着若无其事,谁知却回房间偷偷地哭了一场。

当刘美云拎着行李回到乡下的时候,面对着丈夫的反复追问,她再也无法忍受心中的委屈,像竹筒倒豆子似的历数大儿媳的种种不是。陈天胜天生脾气火爆,听完妻子的满肚子苦水,不禁勃然大怒。想到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居然娶了媳妇忘了娘。于是,不顾小儿媳的劝阻,也不问青红皂白,立即打通了大儿子的电话,劈头盖脸地骂了起来:“力刚,你这个忤逆儿忘本了,完全不记得我们当初是怎样辛辛苦苦地供你上大学的吗?现在居然全听媳妇的话,要丈母娘不要亲娘了。”陈力刚听得是一头雾水,连忙劝父亲先冷静下来,把事情说清楚。陈天胜便把刘美云被大媳妇“赶”回家的事说了一遍。听完父亲的回答,陈力刚才知道产生了误会,便把缘由详详细细地解释了一遍,并保证绝对没有这么一回事。听完了儿子的解释,陈天胜的怒火便熄了一大半。本以为风波就这样会平息了,没想到陈力刚接电话的时候,刚好妻子和岳父岳母都在。陈力刚的岳父岳母见自己的到来居然惹出了这么大的误会,于是便提出让力刚赶紧把自己的母亲接回来,他们马上就回家乡。冯秀好见自己的父母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却被婆婆的无理取闹气跑了。心里立刻连对婆婆保存的最后点好感都抹平了。虽然勉强听从丈夫的话,到乡下接回了婆婆,但从此婆媳之间的关系一下子跌落到了冰点。

冯秀好每天都不再给婆婆好脸色看了,家里的气氛沉闷到了极点。只要一回到家里,她便摆出一副冷冰冰的脸孔。看到婆婆在煮饭,她便一声不吭抢过来,自己重新洗米下锅;看到婆婆在拖地,她便一声不吭地抢过来,把地重新扫一遍;看到婆婆想逗弄一下孙子,她便一声不吭地抢过来,把孩子抱回房间。她还不允许自己的儿子和奶奶说一句话,只要孩子想和奶奶说半句话,她便怒目圆睁,吓得儿子马上闭嘴。刘美云既不用做家务,又不能带孩子,也没有人和她聊天,每天都看着媳妇的脸色做人。她感到极端的压抑,心里总像压着一块大石头。于是,便常常提出要回到乡下住。

小儿媳了解情况后,知道强扭的瓜不甜,便说服了公公陈天胜,把婆婆接回了家。刚回到家里,陈天胜也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可随着村里出现的流言蜚语,他的犟脾气又再次复发了。正可谓“相见好,同住难”,婆媳之间相处不下去的事情也常有听闻。但陈华村却把这件事当成了笑话来看待。村里暗暗流传起一阵说法:“陈天胜这回可是颜面扫地了。虽然养了两个有出色的儿子,可大儿子却连自己的老婆也管不好,成了老婆奴,连自己的老妈都被赶回乡下了。”听了甚嚣尘上的流言,一向爱面子的陈天胜气得是暴跳如雷。在他脑里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他刚好有两个儿子,每个儿子负责照顾一个老人是最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想到大儿子却做出如此忘恩负义的行径。他一边指责妻子当逃兵,不懂得和儿媳斗下去,一边打电话强烈要求大儿子把母亲接回去。大儿子陈力刚解释道:“爸爸,既然她们婆媳相处不下去,暂时分开一下也好。我会每个月定时给母亲生活费的。”谁知陈天胜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还威胁道:“我的面子都全让你丢尽了,如果你不把你妈接回去,我就去你单位告你,让你们两个人都解甲归田、身败名裂!”陈力刚无奈之下,只好答应了。

但刘美云此时却说什么也不肯回到大媳妇家里去,陈天胜见说服不了妻子,便扬言如果妻子不回去,他就跳河自尽。刚开始,妻子当他是开玩笑,没想到陈天胜真的说到做到。这天晚上已经过了12点钟,还不见陈天胜回家。刘美云和小儿媳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她们心中在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陈天胜不会真的是跳河自尽了吧?”于是,婆媳俩把打着手电筒,顶着漆黑的夜空,沿着东江河找了过去。可茫茫大河,又该到哪里寻找呢?正当她们准备失望而回的时候,忽然发现河堤上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她们连忙飞扑了过去,原来真的是陈天胜。刘美云哭着哀求道:“天胜,我答应你,你可千万不要做傻事!”见妻子终于答应了自己的要求,陈天胜才放弃了自杀的念头。

虚惊一场后,刘美云又无奈地回到了大媳妇家里。可她们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因此而有所改善,反而变得更加僵硬了。面对你冰山一样的大儿媳,刘美云整天闷闷不乐,抑郁的心情又无处诉说,很快便病倒了。无奈之下,她只好再次回到小儿媳身边。可很奇怪,一回到乡下,她很快便又生龙活虎过来。可村子里的谣言却越传越神,甚至还演变成婆媳间大打出手。村里的谣言再次引爆了陈天胜心中的火药桶,他决定来个孤注一掷。他威胁儿子道:“你作为一名大学生,连自己的老婆都管不好,让外人看笑话,真是软弱无能。娶妻求淑女,这样的不肖不孝的女人不要也罢。凭你的条件,还怕找不到好老婆吗?我和你媳妇是誓不两立,你要老婆还要父母,只能任选其中一方。如果你要老婆,我和你母亲就刎颈自杀。”面对着父亲的最后通牒,陈力刚只好苦苦哀求妻子看在他的份上向老人家认个错。可冯秀好也不是省油的灯,无论如何都坚决不肯承认错误。眼见再也无力调和婆媳间的矛盾,陈力刚最终只能选择了离婚。

终于达到了目的,但陈天胜却没有半点胜利的喜悦。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为了自己的面子,亲手拆散了自己儿子幸福的婚姻,这样的胜利只能算是惨胜。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生如夏花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