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勇敢是什么?无论内心有何感受,经历了多么大的挫折,都能不乱阵脚,依然奋勇向前。
毫无疑问,父亲泰德是勇敢的人。
无论是大兵压境之时,还是面临重大的生死抉择,他始终敢于直面面对。正是这样坚强的性格,父亲才能够锻造出雪地熊团,击败不可一世的熊族辫子军,保护辽阔的黑土地,成为北靖六镇的一面旗帜。
少年之时,泰平不理解父亲,甚至认为父亲只看重泰安,并不喜欢他。如今想来,泰平深深地陷入悔恨之中。更令他难过的是,自己再无机会向父亲表达歉意,体会父亲的谆谆教导,重温他严厉而充满期待的表情。
泰平与皮冬三人分手,坐上方云杰的船,顺利地渡过银河。方云杰对泰平说,太乙山白峰、黑峰虽是求索圣地,也是藏龙卧虎的所在,万事都要小心谨慎。
对于三位与北靖有关的侠义之人,泰平除了感恩之外,亦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尤其是办事稳妥的皮冬,更让他获益匪浅。
当晚,泰平住在银河南岸的小村落。第二天,泰平收拾妥当,沿着曲沃平原的王国大道南行,朝着曲江渡口走去。
曲沃平原是银夏帝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地,物产丰富,沃野千里,稻米产量丰富,供养着周边花间、曲津、银铃和灵犀等封城。
过了曲江口岸,一路沿王国大道南行,不几日便可直达勤岭。方云杰亦对泰平说过,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先到学城走走看看。
通向曲江的王国大道,不是十分宽阔,可供四马并行,属于帝国建造大道的第三等级。
即便如此,大道比元世纪初形成的粮马古道宽了许多,而且还是输送战备物资重要的通道。今年寒冷远胜往昔,雪下得更早更大。王国大道两边的田地被雪覆盖,只有几座小山丘,突兀地立在冰雪之中,还有一些并不连片的小树林,里面有猎人搭的草棚。
靠近大道的树上,落着乌鸦和雪鹰,注视着空空荡荡的大地,就连天空也显得空空荡荡,给人一种莫名的悲凉之感。
纵然如此,曲沃平原的雪仍无法与北靖相提并论。北靖的雪漫无天际,给人一种旷达的感觉,使泰平感受到苍茫的魅力。曲沃平原的雪像恩赐,北靖的雪更像是赋予,赋予北方汉子苍凉无畏的性格。
泰平一边走,一边思索北方的局势。
熊族言答被害死,无疑会激怒向昭阳寻求生机的北方熊族,如果他们乘着风雪冲出大柏岭,南下攻入亚夏大陆的腹地,将给帝国极其沉重的打击。为了对抗血驼大军与猛犸象军,帝国定会调集诸国精锐,幽蓟和望海的精锐必然亦在其中,眼下看来只能留在本国防卫了。
扶垚对自己说过,帝王大殿发生变故之时,西伯周彰境也在现场。作为昭皇的弟弟,曾经与北方游牧部落战斗过的统帅,周彰难道不懂得保境的重要意义吗?假如帝国兵力分散,与熊族、血驼部两线作战,怎么可能有胜算?
或者说,对付北靖与泰氏一族也是周彰心中所想?泰平无法确定,默默地沉思前行。
王国大道上来来往往的人不少。除了百姓、商贩、乞丐,还有一些穿着帝国军装的士兵,押送辎重,运输粮食与物资。士兵们穿着厚厚冬衣,显得格外臃肿,明显是不适应突然而至的寒流与风雪。
泰平身上背着小包裹,里面是几件换洗衣裳,还有扶垚送的几本古书和典籍。为提防路上遇险,皮冬送了一柄配剑,让泰平留作防身之用。
极目远望,泰平看到一座大山,蜿蜒犹如长蛇,向南爬行,连绵不绝。那座大山就是沃岭。
沃岭是曲沃平原非常有名的一座山,与萧山余脉隔银河相望。大岭崛起于银河南岸,将连天楼和曲津两城分开。路上,泰平遇到一位说书的老先生,谈及沃岭并不太平,有一伙匪盗非常猖狂,经常劫掠官家与商队。
从古至今,匪患从未消失过,如同顽疾一样,深入骨髓,难以根治。匪盗之所以横行,无外乎两个原因:天灾与人祸。
泰平知道,父亲泰德执掌北靖六镇多年,境内鲜少有盗匪出没,劫掠北靖军民。这并非父亲手腕强硬,而是因为他善于安抚百姓,能够主动担负责任,解决百姓吃饭穿衣的问题。
尽管北靖天寒地冻,可怕的天灾却不多,若无强人引发刀兵,谁愿意将脑袋勒在裤腰带上,拼了性命去劫掠为生呢?
离开通天渡口的第三天,泰平渡过玉壶溪,到了乌鸦山的东坡。玉壶溪发端于沃岭玉壶峰,注入妙曲湖,是曲津境内的一条不大不小的河。
乌鸦山山势不高,植被覆盖却极好,古松翠柏参差不齐,巨杉鬼槐绕谷而邻。更难得的是东坡向阳一面,有一片胡杨林,树干通直,木质纤细柔软,树叶阔大清香。
夕阳西下,胡杨林金黄一片,如为乌鸦山披了一副金甲,与那些尚未完全失去绿意的树丛相比,反倒给人一种气势磅礴之感。
泰平离开王国大道,拐入一条通向乌鸦山脚下的小路。
小路两侧丛林稀疏,几座草屋点缀在荒野之中,仿佛画师意境高远的点睛之笔。袅袅炊烟升起,缓缓地飞向高空,如同仙子纱裙一样。说书的老先生对泰平说,乌鸦山脚有个村子,住着一位品格高雅的乡绅,名字叫做荆希。荆希愿意结交天下名士,还是一位剑术高手,据说曾跟随一位预言师修炼。
日暮天穷,寒风激荡。
泰平走入乌鸦山小村落之时,太阳已经下山,暮色四合,寒冷平常。他向一个村民打听荆希的宅子在哪,那人见泰平是个上了年纪的三弦琴手,便热情地领他到了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