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仓颉造字
书名:中华小故事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848字 发布时间:2023-12-11

上古时期,仓颉是的黄帝史官,曾用祖先传承的结绳记事法为黄帝记录历史。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绳子上的结越来越多,仓颉自己也无法分辨每个结所代表的含义。


这让他深感困扰,于是他开始寻找新的解决办法。


他采用不同颜色的贝壳代替结,巧妙地避免了混乱。


起初,仓颉用贝壳记事的效果非常好,各项事务都记录得清清楚楚,黄帝对此非常满意,于是将记录的工作交给了他。


但有一次,黄帝吩咐仓颉整理近几年炎帝部落杀害黄帝部落民众的数量和证据。


接到命令后,仓颉跑到库房中将记录这类事情的绳结和贝壳拿出来看。


可是,由于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很多绳结和贝壳记录的事情仓颉都已经忘记了。


黄帝对此非常生气,严厉地批评了仓颉,他的失误给部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这让他深感内疚。


仓颉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一种方法来改变这种状况,他不能允许自己再犯这种错误。


他在苦思冥想,究竟怎样的方法才能不出差错呢?


有一天,他参加部落的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猎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


一个猎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猎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而一个猎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会对部落造成很大威胁。


仓颉听见他们的争吵,觉得很奇怪,他们是怎么知道每条路上都有什么动物的呢?


带着疑问,仓颉向猎人们请教,猎人们告诉他,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脚印,根据脚印可以判断出什么地方有猎物,有什么猎物。


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


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仿照万物生灵的形态,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


为了叫起来方便,他给这些符号取了名字,称为“字”。


“日”字,是他依照太阳圆圆的形状和其发光的样子创造的。


“月”字,是他看见月牙之后,根据月牙的形态创造的。


“水”字,是他观察流水的形态而创造的……


这些字体都比较形象,所以记忆起来比较容易。


见到黄帝之后,仓颉告诉黄帝自己创造的字。


黄帝听完后十分高兴,命令仓颉向各个部落的百姓教授那些字。


就这样,仓颉创造的字在黄帝部落流传开来,传遍了华夏大地。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中华小故事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