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最后的繁华(二)(1)
书名:乱世风云 作者:英雄立马起沙陀 本章字数:9428字 发布时间:2023-12-10

昭凤时代,世界形势、东方形势和晋国的形势已经不同于往日。一方面中小规模的战争是此起彼伏,但是各国内部却一派歌舞升平。同时各国也都在内政方面进行不断改革,而核心就是对民众、议会进行让步,对工人让步,对农民让步,同时组党风潮和民主、自由思潮愈演愈烈。而这些让步,实际上则是缓和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即使是燕朝,在这个时代也进行了诸多变革,而且是全方面的变革,也确实较之于以往有了不少的起色。因此昭凤年间的晋国在卫仲康主持下也进行了很多的变革,尤其是内政方面的立法建设。

昭凤元年,通过了改订和新订的刑法、工商法、罢工法;

昭凤二年,制定了新的国旗,还确定了国花以及国歌。

国歌在之前是没有的,经常临时性选用一些慷慨激昂的歌曲替代,此次在昭凤二年三月十七日正式确定了国歌,由马归华钦定颁布。

确定后的国歌歌词为:

南洋开化晋国早,鼎足东方,旧邦重换新颜;

晋国旗帜迎风飘,帝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

我臣民,鼓舞文明,帝国雄立天地间。

歌词虽然还带有古风,但已经接近于白话,而且选用西洋轻快的曲调,虽然有些还不大和主流接轨,但毕竟是第一次。

国旗是有的,但是此次重新做了变动。

原来的晋国国旗为长方四角形,左黄右蓝,两侧各绘一五爪龙。而改动后的新的国旗为帝国国会议员范明成设计。新的国旗设计仍为长方四角形,但左右结构变成了上下结构。上蓝下红。蓝色寓意为海洋,代表自由。而红色寓意为鲜血,代表独立。独立是要用鲜血才能取得的。而在蓝红色的正中间,绘以黄色五角星,五角星中有龙。象征着晋国的皇权是核心。

这个国旗有古有今也有传承,马归华很满意。不过马归华认为黄色足以代表皇权,不必再绘制龙形,直接写上国号晋字即可。

就这样,国旗也最终确定修改了下来。

比起国旗和国歌的顺利,国花最难以确定了。

就国花选定哪一种,议员们提出了三个选项,一是梅花,二是牡丹,三是茉莉花。而且各有各的理由,谁也无法说服谁,而且每一种的支持率都极为接近,所以只能是马归华来钦定了。

马归华思前想后,最后还是选择了梅花。

至于为何选择梅花,卫仲康曾专门问过马归华,当时在三种花的最后定型上,卫仲康是倾向于茉莉花的。

马归华曾问卫仲康,说:“你倾向于哪一个。”

卫仲康直言不讳说:“茉莉花。”

马归华:“为何?”

卫仲康:“一来在南洋它较多,二来茉莉花有忠贞之意。为人臣者,必须有忠贞之意,故而臣认为可选择茉莉花。”

马归华点了点头,说:“你说的有道理。”

卫仲康:“陛下是何意啊。”

马归华:“茉莉花确有忠贞的意思,清新淡雅,温婉柔情,确实不错,也符合晋国民间特别是女子曾经着装的风格,而在西洋也有爱情之花的意思。然而我国虽然几十年来的变革颇有成效,但仍为完全自立。选择一个有浪漫的爱情之花,总有感觉是靡靡之音的意思。何况茉莉花有白色,而白色在东方传统有投降的意思。”

卫仲康这时候明白了,看来自己还是想的简单了,这也是他第一次恐怕也是人生中唯一一次猜错了马归华的想法。

马归华:“还是梅花好。梅兰竹菊人称花中四君子,梅花为首。而梅花花色典雅高洁,有很强的生命力,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能开花最美,而且它能在严寒中最先开花,所以梅花寓意着坚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经常用以比喻坚强的人,或者是不会害怕任何困难的坚强品质。古人常用梅花比喻品德高尚的人,即使在外界的影响下也从不迷失,坚守自己的道德品质。”

马归华又说:“太祖和先帝都喜欢梅花,有关太祖、先帝和梅花的事情,别人不知道,你是太尉卫长庆的孙子,太皇太后是你的姨祖母,你应该是知道的。”

卫仲康:“臣听说过,臣明白了,陛下思索的远,臣想的简单了。”

在得知了马归华的想法后,在议会公开支持梅花,他说:“我支持梅花作为国花,梅花坚韧,我国目下尚未完全独立自主,所以必须坚韧不拔追求真正的独立自由;梅花冬天开花也最美,意味着能顶风冒雪,迎难而上。而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也需要我们迎难而上;梅花是太祖和先帝最喜欢的花,我们选择梅花,也意味着我们不忘根本,不忘祖宗功业,进而追求更大的功业。”

卫仲康的话立即在国民议会赢得了震耳欲聋般的掌声。

卫仲康接着说:“不瞒大家,我没有这么高的境界,是陛下点拨了我,才让我有这样的觉悟,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在梅花的精神指引下,在列祖列宗福泽的庇佑下,在陛下的率领下,为实现帝国真正的独立自由而坚韧、而奋斗,迎难而上。”

这番话再次赢得了掌声,有些人甚至高呼:“陛下万岁,帝国万岁。”

在台下的范世荣、李昌林等无不也为之喝彩,而范世荣自认为跟随卫仲康多年,学到了不少,然而到此他才明白,自己和卫仲康还差很多,这番即席开口就来,面对形形色色的遗愿能够从容不迫地应对,他是做不到的。卫仲康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军人这么简单。

昭凤三年七月,通过了公司法、民法、社会保险法;

昭凤五年三月,通过了教育法、诉讼法、新闻法等。

昭凤五年六月,帝国自由联盟与自由党在议会提案,希望将小学课程中的课文进行修改,主张加大对西洋的学习力度,缩减以至逐步删除太多的国史教育,尤其是要删除高祖马文慧到高宗马怀锡这段的历史,至少要大幅度的缩减,认为这些与今日的晋国没多少关联。

这个提案竟然得到了将近一半的联署,在九月份被列入了议程。

此事发生后,马归华大怒,急召卫仲康、范世荣和李昌林,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提案最后的表决通过。

李昌林当时在进宫后,曾说:“即使通过,帝国议会也不会通过,何况陛下可以解散议会的。”

马归华听后大怒,说:“不错,然而昭凤年间朕和卫相苦心经营的中外和睦的局面,要让这么一个提案打乱,让朕解散议会,那这将是立宪以来第一次,也是朕的耻辱,是内阁的耻辱。”

说罢,马归华掉头而去。

李昌林这才知道说错了话。而卫仲康也是第一次见马归华发火。

李昌林事后还问卫仲康,说:“陛下怎么这么火大啊。”

卫仲康:“你就不该问。陛下自小受太皇太后教育,传统情节很浓,当年选择梅花作为国花,就能看出他对太祖和先帝的尊崇,也就意味着传统情节,他们弄出一个这么破提案,如果通过那不是打脸吗。”

七八月两个月间,卫仲康、范世荣、李昌林多次找王德胜、梁昭文和李康阳商议,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终于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王德胜保证将发动手下能控制的所有报纸公开声讨这种忘记祖宗的行为,李康阳也答应会让帝国前进党阻止该提案的表决通过。

卫仲康放心了一些,但还是有些担心,他在八月二十七日和他们见面时候放下了狠话,说:“我个人十分希望与议会合作,与贵党团结。然而如果你们毫无作为,我也有我的办法。”

王德胜:“首相放心,我们一定能成功。”

王德胜是知道卫仲康的能力的,如果这个提案通过,卫仲康完全可以奏请马归华来解散议会,重新改选。甚至可以不用这个手段。

卫仲康手里有各个党派足够的贪腐、行贿及走私的证据,如果卫仲康公之于众,几乎没有一个党派和议员可以活的下来。到时候不用上奏皇帝解散议会,也可以让议会倒台。

七八月间,王德胜发动了手下所有的报纸,攻击帝国自由联盟和自由党是数典忘祖,然而开始并无多少效果。在八月时候,索性抛出了自由党党魁 唐守辉和其手下在民间嫖娼的证据,甚至煞有介事的说唐守辉已经和马鸿清、马归英的帝国自由联盟达成了密约,准备以适当的价格出卖自由党,不久后正式合并组建一个新的政党。

这个消息一放出,不管真假,至少有许多自由党的议员感到了忧虑,态度很快发生了变化。

九月五日,国民议会当年的最后一次公开会议,在这之后将闭会,直到第二年的二月份。而这一天也是表决的时候。

最后的结果是赞成小学传统国史改革的为一百零七票,反对票为一百五十票,草案没有通过。

这样以微弱多数获得了成功,卫仲康事后知道后如释重负。

昭凤六年,通过决议,并将选举权年龄下调到二十岁,同时保护女子、儿童的应有权力。并严令任何工厂企业使用十七岁以下的男女做工,否则将以违法论处。同时在当年决定开征遗产税和房产税,确立遗产税、房产税的征收等级和最低起征标准。

昭凤七年,又通过了民族族群管理法,并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主要是修改了宪法之中关于民族人种的条文。

宪法原来的“汉族为帝国之主体民族,所有臣民均需用汉族姓氏,永世不变。”这一条不变,仍为关于民族条文中的根基,不过将原有的根据归化时间确立民族的条文删除,改为:“帝国境内各族臣民一律平等,不分归化之时间先后。”另外,还适当改变了对黑人的歧视,将“晋国境内各族、各种肤色人群一律平等,唯黑色人种不与”这句话删除,但是新增了一句话,即:“晋国境内各族、各种肤色人群一律平等,然凡与黑人通婚之人,一律视为违法,根据情节进行处置。在此原则之下,黑色人群可享有与各族臣民同样的接受教育、参加工作、从军等权力,并履行臣民应尽之义务。”

可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赢得了国内外的一致好感。

虽然新的宪法修正案取消了归化时间先后的顺序,也不再将非汉族之人视为二等人群,而且对黑人也做出了让步,允许他们接受教育、工作、参军,但是只把他们当做工具,不能拥有最重要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仍然是底层人群,而且宪法修正案中最核心的一条即:“凡与黑人通婚之人,一律视为违法,根据情节进行处置。”并没有废除,而且分外强调了这一点。

可以说,晋国一切对黑人的让步均在此前提下,因为黑人的同化能力太强,如果任由汉族和非黑人与其通婚,那么影响太可怕了。为了确保晋国汉人的统治地位,必须明确这一点。

从昭凤元年开始,在内阁主持下,于全国各地广泛兴建学校、医院、水库、大坝、自来水厂、公园、幼儿园,并加强道路的改造,加强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改造。同时在昭凤元年明确要求各府州县设立并完善相应的衙署,如县要有秘书科、民政科、财务科、教育科、农林科、工商科、警务所,分工办理相应事务,以提高办事效率。府州一级称为局,省一级称呼为厅。

昭凤二年,农工商部从国外购买了五辆汽车,花费了五万晋圆,全用在了皇宫。马归华留下三辆,另外两辆给了首相卫仲康。

对于这种新式交通工具,高层非常喜欢,于昭凤三年开始加大购买力度。并在兴京府一带兴建了修理厂,专门修理和购买零部件进行组装。而制造的难度太大,一时是没有这个能力的,但也开始派人出国学习技术。

到昭凤十年的时候,晋国已经拥有了二百多辆汽车,但大多集中于皇室、大族财团和军方当中,普通人根本买不起和用不起。而居民的交通工具主要还是东町国式样的人力车,简单方便也实用。

昭凤五年,文部和农工商部联合出资兴建了一所专门培育工农业人才的大学,起名为帝国实业大学。而重中之重是矿冶、电力和机械三个方面,其次是农业、建筑。并设立奖学金,以奖励优秀学子。优秀人员毕业后可直接进入晋国最好的企业实习和工作。

昭凤二年,佛朗斯国来晋国推销一种新式交通工具——飞机。并在兴京府东部的禁卫军和宁校阅场进行了飞行表演,这是作为近现代科技象征的飞机首次在晋国大地上起降。

昭凤八年七月,内阁决定在和宁校阅场开办飞机修造厂试制飞机。八月,在禁卫军和宁校阅场的大操场修建了供飞机起降和设备维修使用的简易跑道,成为了晋国的第一座机场,起名为兴京府和宁机场。

昭凤九年二月,和宁机场迎来驻英公使李伯玉从英国购得的两架飞机,该机也是晋国最早进口的飞机之一。

三月底,和宁机场迎来了从欧洲运回的两架单座双翼飞机。

五月六日,和宁机场保障飞机在南苑机场上空环绕三圈并落地,该次飞行也是晋国人首次驾机在本土飞上天空。

这一年的六月是英国王加冕登基之年,晋国也受邀派人前往祝贺。

按照英国的规矩,要举行庞大的阅舰式。晋国方面海军实力还很薄弱,不过也派出了绍贤号穹甲巡洋舰前往,同行的还有一艘运输船。这艘运输船不参加阅舰式,直接前往独义志国将订购的已经完工的炮弹给拉回来。

一路行进的还很顺利,绍贤号舰长程厚辅上校临行前被加恩授少将军衔,其余军官、士兵也都加一级,以提高其声望。

他们一行除了外交礼仪外,也顺带去船厂对舰艇进行维修,并查看订购的战列舰的建造情况,还将部分已经完工的炮弹和制造设备拉回来。

八月初,绍贤号完成了在船厂的维修后,本想去维克斯船厂查看军舰的建造进度,但被英方以非相关人员为由而婉拒了。

自己买的军舰,想进去看看还不能,程厚辅等人很不满意,后来趁着建造人员及相关人员进出船厂的时候打听到了一些消息。果不如然,英方故意拖慢进度,而且在建造上进行了有意的破坏。据说他们将军舰的舱室设计的大而无当,装甲防御力也有意压缩尺寸,锅炉动力设备上也做了手脚,航速看来也将降低了。

程厚辅等人从英国出来之后,也前往了独义志国访问。查看了正在建造的战列舰的情况。独义志国造舰的技术人员还向他提出了英国设计上的一些问题,希望他们注意。程厚辅等人听的很是认真,而且独义志国提出的这些问题也正是不久前他们所发现的。

比起英国人,这些独义志国人出于利益和生意订单的需求,对晋国人很是热情,允许他们参观建造情况,还顺势向他们推荐自家产的其余大中型军舰,希望以后能获得新的订单。

舰长程厚辅和副舰长曾廷玮中校都曾留学于英国,但此次出访英国、独义志两国,看到了自家订购的两艘军舰的建造情况和两国的接待态度后,则颇有担心。他们共同的感觉就是英国对他们只是礼节上的尊重和客气,而独义志国则是发自内心的巴结他们,当然这都是为了生意。

程厚辅问曾廷玮:“你说这是为什么?”

曾廷玮:“自然是为了利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独义志国这么巴结我们,自然想争取订单。”

程厚辅:“话没有错,你还有什么理解。”

曾廷玮:“做生意不谈钱都是不诚心的,独义志国这些军火商倒像是真的生意人,而且他们的军械也确有独特之处。”

程厚辅:“利益确实如此,英国也讲实力和利益,但同样建造军舰,为何两家两个态度,还是因为地缘利益冲突啊。我们和独义志国在东方没有直接利益冲突,而英国始终担心我们。而我们如果拥有这两艘战列舰,他们驻扎的军队肯定寝食难安,所以破坏之心也就难免了。”

曾廷玮点点头,这一点上他们在此行上达成了一致。

曾廷玮的这番表态很受程厚辅的欣赏,也更加器重他了。

在如今的海军年轻军官之中,曾廷玮是很有才干的。他出生于弘凤十七年,东宁行省武宁州人。是海军基层中级军官中不多的北部人。家境也不错,自幼爱读书,尤喜兵书、文史。后考入海军军校,并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独义志、佛朗斯两国语言,加上英文,已经是深通三国语言,这在海军中是极为少见的。思文七年,曾作为普通的中尉跟随萨日朗参加了作战,昭凤元年初在一次训练中被吕道生所赏识,吕道生对其大为提拔。昭凤三年出任鱼雷艇艇长,昭凤七年出任副舰长,可以说这是一个一步步从基层起家的海军精英,与那些留洋的精英大不相同。

回国后,程厚辅、曾廷玮向卫仲康、萨日朗反应了有关的情况,萨日朗认为可以改进,但这必然要拖延时间和增加费用,认为可以等到中期大修时候改进,但是程厚辅坚决反对。胆大心细的曾廷玮后来直接就这个技术问题找了卫仲康,卫仲康也找了有关技术人员,在明了了利弊情况后,命令萨日朗立即致电两国船厂予以改进,可适当增加费用。同时,程厚辅、曾廷玮还建议可引入独义志国生产炮弹和维修火炮的设备,以增加炮弹产量。得到了卫仲康的欣赏,不久后,卫仲康就建议马归华在适当时候给二人晋升。

从此也可以看出,卫仲康真是大忙人,身为一国首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军政要务自不待言,连外购军舰中的一些技术问题都要过问。

昭凤十一年五月,和宁机场成为第一所培养航空人才的学校——帝国航空学校的驻地;七月,内阁拨款十万元对机场的跑道进行扩建,新增房屋两百间和一座飞机修理厂;十二月,航空学校开始招生,是晋国第一所航空学校,航空教育事业由此起步。同月,飞机修理厂厂长于世贤开始主持研制及修理各类型飞机。

同年还决定设立航空署,划归内阁的直属机关序列。

在昭凤六年到昭凤九年间,晋国还建成了三个以西医为主但兼有中医治疗的大型医院。一个为国民医院,专司民间治疗。另外两个是帝国陆军医院和帝国海军医院,名为陆海军的医院,但主要是用于治疗军政高层和皇室勋贵的专门医院。有西医,也有中医,设备器械都是购买的西洋最新式的,还包括新式的X光机。

昭凤五年三月,晋国在兴京府城广德县近郊不远处开建了一个大的公园,起名为国民公园,到七年二月建成,八月份正式开放。

昭凤七年初,在永晋府北部地方也建立了一个大公园,起名为自由公园。在八年九月建成,昭凤九年正式对外开放。

两座公园整体风格西式,但也有不同。

国民公园占地一百五十亩,基本上是西式风格,而自由公园占地较大,为一百七十亩,西式风格为主,但也兼有东方风味。

两座公园都种植有大量的树木,绿草成荫,还有西洋和国产的各种花卉,并设有咖啡厅、茶室。还有广场,并建设有室外网球场、音乐亭,有室内的羽毛球、乒乓球、台球室,同时还设有跑马场,有假山,全部安装了电灯。

为了保障公园,警务局还在附近驻有专门的警务所,以保障居民的自由旅行和游玩儿。

除了公园外,马归华还在昭凤八年不顾皇族内部许多人的反对,将奉天县东部的直属于宫内省管辖的海灵山庄中的山峦区和平原区进行部分或者有限度地开放,让人们参观游玩。当然这里要派驻军警保护,也收费,而且价格也相对不会便宜。不过马归华特意加恩规定在上元节、端午节、中秋节三大节日时候票价减半。因为这些地方都是直属于宫内省,收入也全部归属于宫内省。粗略估计,开放后每年能为皇室提供至少上百万的收入。

虽然马归华开放了许多皇家禁地,但是马归华始终拒绝拆毁兴京府晋阳宫、华阳宫、海灵山庄宫殿区、广晋府、永晋府、汉京府等主要都市的城墙区域。并且要求不断地加固和加厚。虽然加厚确实能起到一些防御的作用,但是在火炮威力越来越大乃至有了飞机的情况下,马归华始终保守地坚守着旧有时代的城墙,只不过答应了议员和阁员们的要求,多开了几座城门方便车辆的出入,但是拆除是绝对不可能的。

为此在昭凤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的一次年终御前会议上,马归华还特意在一次内阁大会上强调:只要朕活着,决不允许拆除列祖列宗苦心经营起来的城池,否则就是不孝。谁要是再提拆墙,朕就用他的身体来填城墙。

一向说话温和的马归华能说出这样决绝的话,足见其决心之坚。

其实马归华不是不知道如今城墙的作用已经大幅度下降,周围不少国学家、大师、大臣也都认为可以拆除,但是马归华个人和其周围的梁立辉、林晓徽夫妻等许多人坚决反对拆除。他们认为这些都是前人辛辛苦苦多年营建的,而且这也是一种大型活生生的文物。

马归华非常赞同他们的观点,认为现在为了一时之利拆除了城墙,等多少年后后悔了再盖,但终究是假的。而且只会淹没历史的厚重和珍贵,只是一堆多余的摆件罢了!

除此,在昭凤年间,还聘请米国、佛朗斯国工程技术人员在国内兴建了多座大型水电站,保障东宁、永晋行省及兴京府、海东州、天雄府等主要精华地区的电力供应。同时对煤气厂进行改造,逐渐将使用煤气灯的地方改为使用电灯。

晋国缺少煤炭,因此不能大力建造以煤炭为主的火电站,但是降水多,水资源丰富,还有多处大型水库,适合兴建水电站。

理想是好的,但是却是有难度的。因此晋国各地虽然有不少地方用到了电灯,但还有很多地方使用煤气灯,甚至是老式的油灯。而油灯方面,从米里加国购买了大量的新式煤油灯,更加安全简洁耐用也精美。同时加以仿造生产,以提高居民的照明亮度。

昭凤五年,在范世荣、马归信的建议下,晋国放开了皇室对烟草、茶叶蔗糖和食盐的专卖控制力度。在确保不影响赋税的情况下适度放开专卖限制,以提升国家控制企业的竞争力。否则这些皇室控制的企业会不思进取,倒头来也会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影响收入和声誉。

这道命令一下,从昭凤六年到十二年,晋国内部兴起了一股更大规模开厂子办实业的热潮,尤其是烟草厂、茶叶厂、蔗糖厂等,毕竟这都是与民众息息相关的行业,别看东西小,利润却不小,而且还销往国外。

昭凤八年三月二十日,二十八岁的马归兴又要结婚了,此次的伴侣是马归华、王梦瑶亲自选定的,而且是卫淑榕举荐的。是国会议员也是民间的大资本家沈以诚的女儿沈凝彤,比马归兴小七岁。

从马归兴离婚后,他就对婚姻失去了信心,除了侍奉母亲外,就是打算读书经商。在昭凤七年由哥哥安排他去海山贸易公司任职,而心无旁骛的他也做的很好。

海山贸易公司是需要和商人打交道的,慢慢就认识了沈凝彤,逐渐喜欢上了她,沈凝彤也喜欢他,喜欢他的踏实稳重,而且也在等待马归兴的表白。但是马归兴自己是离过婚的,心理上有阴影。最后还是被侄儿媳卫淑榕发现。由卫淑榕向马归华提出。马归华再让梁昭文找到了沈以诚,希望由他提出,这样能照顾到马归兴离婚后的心理。

沈以诚对于这门亲事是满意的,也理解马归兴的心理,加上他本身就是从皇族中当差出来的,对皇家有一种敬仰也有服从心理。在昭凤七年十月的时候正式提出,并说服了沈凝彤主动提出。

对于沈以诚父女,马鸿翔、卫淑榕是打了包票的,绝对没有问题。马归华最后同意弟弟娶沈凝彤。但是怕有人生事,就在昭凤八年正月过后将他们送往了尼兰国的管辖地区,悄悄地在那里结婚了。

娶了沈凝彤后,马归兴这次发现了什么是佳人,沈凝彤端庄贤淑,出身富贵却没有奢侈和高傲之心,平易近人。昭凤八年底还主动要求去米里加国学习经商,要回来为国家效命,得到了马归华还有婆婆凌菲菲的赞赏。

出国学习了两年,长了见识,还学会了洋文。在昭凤十一年底回国后,被安排和马归兴同在海山贸易公司任职,凭借自己的聪颖、勤奋和也许是父亲沈以诚经商的遗传,他们夫妻二人使得一向多年亏损和萎靡不振的海山贸易公司在昭凤十二年开始有了活力,并逐渐开始有了盈利,虽然还不大,但却足以让马归华大为震惊。

昭凤八年,马归兴结婚了,很高兴。然而育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啊。

在马归兴娶到娇妻美眷的这一年,十一月十八日,内阁首相卫仲康的儿媳妇,卫衡昆之妻庾宜晴却英年早逝,时年只有三十八岁。

当时卫衡昆刚结束驻外武官生涯,回到国内晋升为上校,出任了陆大总务处长不到两个月。

庾宜晴留下了两个儿子,长子卫敬柏,次子卫敬仲。长子思文七年出生,八岁;次子昭凤六年出生,才两岁多一点。

爱妻离世,卫衡昆伤心欲绝,直到一年之后才好不容易恢复了过来,毕竟是从小就认识的青梅竹马的人。

孩子还小,卫衡昆又当爹又当妈,而妹妹卫淑榕则经常来大哥家,照顾两个侄子,两个侄子自然对姑母有特殊的感情。

昭凤年间这一系列的行动,让朝野上下对卫仲康内阁的满意度普遍提高,民主、自由、法治的潮流在晋国也得到了不错的传播。而且卫仲康内阁强有力的执行力度和军人般高效的风格也让西洋刮目相看。

昭凤元年卫仲康刚上任的时候,晋国财政收入为一亿五千万晋圆左右,然而到昭凤十二年的时候已经达到了接近五个亿,十二年之间增加非常快,一方面是剥削的确加重,另外也是生产有了发展。毕竟如果没有发展何来剥削啊。而关税自主也确实为晋国提供了大量的收入。

昭凤年间,晋国与西洋各国关系总体和睦,是少有的一段美好时光。然而这只是总体和相对而言。晋国与英国的关系是最为重要的,而两国关系如今最大的障碍是驻军问题和租界问题。两者都牵扯到治外法权问题。驻军问题是最难的,晋国一方面反对英国驻军有时候胡作非为,但是有时候确实需要英国军队的支持,毕竟这是晋国最大的外部依靠。因此驻军问题最难,但却并不着急。而租界问题就不同了。租界地方都在港口,且是精华地方。租界有治外法权,不纳税,且有自己的衙门。常藏污纳垢,也影响了治安。而晋国要收回租界,最大的动机是如今这些地方已经是富庶之地,如果收回,能增加地方赋税,也能给帝国增加更好的形象。据财务部和永宁州的估计,如果收回租界尤其是永宁州租界,略微征税,就能每年多增加至少三百万以上,可见其富庶。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乱世风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