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天上星空中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还有了各种鸟兽虫鱼,但却缺少人类。
这世界显得有些荒凉和寂寞。
直到有一天,出现了一位神通广大的女神,名叫女娲,据说她每天变化多达70次。
有一天,女娲走在原野上,看着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
她觉得在这个天地之间,应该增添一些东西,让它更加充满生机。
但她一时想不出来应该添加什么东西。
她一直走啊走,走得有些疲倦,于是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
透明的池水照见了她的容颜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倒影也向她笑;她皱眉,池水里的倒影也皱眉。
突然她醒悟了,这个天地之间不就是缺少像她一样的生物吗?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丰富这个世界呢?
这样想着,她随手抓起一团黄泥,加水揉捏,捏出一个娃娃般的小东西。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奇迹发生了,这个黏土捏成的小家伙一接触地面,立刻获得了生命,并且开口喊:“妈妈!”
然后兴高采烈地跳跃和欢呼,表现出对生命的喜悦。
女娲看着自己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听见它喊着“妈妈”,不由得感到开心满意。
她给这个可爱的小东西取名为“人”。
虽然人类的身体很小,但因为是神创造的,它们的相貌和举止与飞鸟和爬行动物不同,似乎更具有一种宇宙管理者的气魄。
女娲对自己创造的这个优美作品,感到非常满意。
于是,她继续用黄泥做出许多会说话、会走动的可爱小人儿。
这些小人儿在她周围欢呼跳跃,总是喊着“妈妈!妈妈!”这让她感到无比高兴和安慰。
从此,她不再感到孤独和寂寞。
她继续用黄泥做出许多可爱的小人儿。
她一直忙碌着,直到天色渐晚,星星和月亮照亮大地。
夜深了,她只能将头枕在山崖上稍作休息。
第二天,天刚微明,她迅速起来继续她的工作。
她一心想用这些灵动的小生物,充满整个大地。
但是,大地实在太广阔了,她一个人捏泥人的速度太慢,而且她也有些疲倦了。
她需要想出一种提高效率的方法。
她想了很久,终于想到一个好主意。
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根藤条,伸入泥潭里,搅动水使其变成混浊的泥浆,然后向地面挥洒。
泥点落下的地方,出现了许多小小的会喊会跳的小人儿,和之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没有两样。
他们也喊着“妈妈”,声音回荡在周围。
用这种方法工作,果然更简单省时。
一挥藤条,就有许多新的人类出现,大地很快被人类填满。
尽管大地上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并没有停止。
她思考着,人类终将会死去,如何让人类长久地生活在大地上呢?要等一批人消失再创造一批吗?这样太麻烦了。
后来,她想出了一个方法:“将那些小人儿分为男性和女性,让他们结合起来,自己创造后代,承担起照顾婴儿的责任。”
这样一来,人类的种子就世代流传下去,不断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