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近绝望之时,张应练来信了!
张应练在信中说,他离开了舅舅家,紧赶慢赶往山外走,往上海方向走。不料因在山中受了些风寒,终于在旅途中病倒,这一病就是两三个月,一直不见好。
又怕家中担忧,就没给家中写信。
直到前不久,身体好了许多,已经可以上路了。但是,因为上海商行那边,东家生意不怎么好,已经将自己职位降低到底,如果回去,自己收入已经无法养活家小----
自己在旅途上得到好心人帮助,基本摆脱了病魔,也在山边小城找了一份工作,就是替救助了自己的好心人打工。
救助了自己的好心人开的生意不小,在西北那边城市都有生意。现在西北那边的生意遇到大困难,急需可靠的人去帮手解困。
自己是商行出身,算是懂得一些。为报好心大老板救命之恩,自己决心出这份力。
此信特地向家里人报平安,希望家里老人安好,勿以他为念,并适当关照他的妻子孩子。希望妻子带好孩子----适当时候,他会赶回家乡来----
城乡家里,老人和妻子都看信一遍又一遍,确信张应练还活着,便都哭一哭,笑一笑,好久才渐渐平静了些。
能说什么?张应练连个让这边回信的地址都没写。
等吧。
这年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无数。
男人出门做事,突然不见,从此杳如黄鹤的,无数。
张应练这算是不错的了。
等。
其实要仔细琢磨,可以发现张应练的信中,有说得对不上的漏洞,还不知一两个。
对家人来说,这并不是重要的。
重要的,是张应练还活着,以后会回来。
----这些,都是张应练,后来改名为练之猷之后好久,自己告诉小老汪的。
小老汪现在是在转述张应练——练之猷向他讲述的过去经历。
张应练的后来经历,据他说,是这样的——
----那天他走到一个山间小镇,又饥又渴,进了小镇上一家饭馆,要了菜和饭,坐下就狼吞虎咽起来。
正吃着,进来两个男人。一个背了支匣枪,另一个背了支步枪。
饭馆老板见了,连忙上去迎接。
“镇长,您老人家来了,要吃点什么?”
张应练看看那镇长,也就三十多岁年纪。
不过他见世面还算多,知道饭馆老板是客气话,也不在意,自己继续吃饭。
他吃着,觉得好像周围的食客好些都起身了一下。
他正犹豫,自己是不是也要抬抬屁股,表示一下对这小镇最高长官的尊敬?
他从上海大地方来,平常见佩枪配武装带的军警,以及配哨子提警棍的巡捕,都见得多了。
至于当官的,自然也见得不少。
不过,“在这山里,这镇长就不小了,我得起身----”
正要起身,就听得“砰”地一声。
背了匣枪的镇长,在紧邻张应练坐的这张桌子边上,另一张桌子面上,用力拍了一掌!
张应练心中猛一惊,刚刚抬起来的屁股,不由自主又坐了下去。
也顾不上吃饭了,看着背对着自己的镇长。
背了支步枪的镇上团丁,倒是看着张应练这边,脸上似笑非笑。
张应练心中忐忑,尽量平静地看向团丁。
他想:“不要惹出什么麻烦,早点出山下河,早点赶回上海那边去,家里人还等着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