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队刚到这个驻地时候,卜志亮就按照习惯,悄悄看好了周围各处。他每天还都留意哨兵位置。
这会儿他在暗色中,沿河边,溜到了后院墙外。
这是唯一可以接近连部而不让人发现的可能路径。
涨上来的河水的流淌声,盖住了他不大的行动声响。
连部院门外,有岗哨,五六十公尺外几幢农舍里,驻扎了一排。
连部堂屋挺大,能开班长会,坐十几个人没问题。
堂屋两边厢房,一边住了连长,另一边住了连副。
两个耳房,一间住了连部文书,另一间住了连部两个兵,传令兵和勤务兵。
这院主人老财主一家早就住到县城去了,留了个老长工看院子,还给估计要来驻扎的国民革命军留了一纸书信。
“----国民革命洪流滚滚,百姓箪食壶浆以迎大军----吾中华统一大业可成,小老民衷心拥护----若不嫌旧院陋室,大军尽可占用,此乃小老民寸心之表,未能面谢劳军,遥念惶恐,祝大军养神蓄精,兵锋到处,割据军阀望风披靡----小老民叩首再拜。”
当时连长听文书连念带说,明白了留言之意思,笑骂道:“他妈的,这老财主倒懂不少,就是没想着给老子留个什么好看女人之类的——”
看看脸上浮上惊恐的老长工,连长大笑:“他妈的,老子说笑话哪!要是你的老东家真地那样干了,老子也干了,上面知道了,老子的脑袋不知能不能保住,起码这连长是干不成啦!
行了,你就住在这院里不用走,你住靠后面----给你老东家带个话,就说,国民革命军,这个,对他老人家,甚为感谢!这个,革命成功,也有他的功劳,哈哈哈!-----”
连部就占了前面的一进,第二进大多空着,最后一个耳房里,住了那老长工。
平时,除了大夏天极热时节,第一进前门大开,后门虚掩。
第二进,则很少开前后正门,多开两边侧小门,也不关锁。
这是一些财主家的习惯。据说是“通和风,透清气,不散财”。
正好符合这个国民革命军连长的需要。
前门有岗哨,后面,传令兵和勤务兵就兼着连部防卫,所住耳房门永远不关,枪跟着人走。
卜志亮早就摸清了连部大院的内情。
他轻轻翻过后院墙,将驳壳枪机头打开,提在手里,快步急进,从后向前,过了第二进,到了第一进的后门处。
他看出,今晚第一进后门从里面插上了!
悄悄到两侧小门一试,也都关锁着。
“这是因为这几天情势紧张----妈的,王八蛋反动派。”
卜志亮回到第一进正后门,用手轻轻试试,心中有了数:“插上了门栓。这门栓,哼——”
这时候,就听得这一进后门里面有人说话。
“他妈的,老子正睡觉做美梦哪,四班副,你小子有什么事情,你他妈的慌慌张张的样子?”
“连长,我想了又想,还是要来报告一声为好。”
“有什么事情,不能明天说?他妈的,嗯?是不是跟赤党的事情有关?”
连长的声音,骤然提高了些。
清党行动,让他的神经紧张了好些,声音里,睡意全无。
“是,不是,这个。”
四班副的声音有些迟疑。
连副的声音响起来:“是不是我在这里,四班副你不方便说?要不,连长,我出去一下?”
连长不耐烦地说:“你就在这里,一起听!
他妈的,老子告诉你四班副,你知道团部的曾副官吧?他就是个赤党!
你面前的连副长官,一连朝曾副官后脑勺上开了三枪!一枪打倒了,又补了两枪!
有什么不方便的?
说!”
四班副道:“是,连长,连副,两位长官,这个——”
他居然又停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