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贵见科长写下了这几个字。
因为科长的前面谈话,姜贵对这道命令的后面八个字已经看懂,就是对头一个字不明白。他问道:“科长,这个‘升’字?是派遣人员的名字?”
黎之虎解释:“不是,他的真名字,连我都不知道。他的假名字嘛,联络人也不用知道。
这个升字,是通知他,他的职位级别,已经升了。请他不用担心这个。
他一看,或者一听,就会明白。”
姜贵稍稍迟疑一下,决定还是继续问个清楚。
科长的眼神告诉他,“有什么疑问,尽管问。”
这是科长对他的教导提携,也是任务需要。
科长刚才已经说得清晰:洎江,就他和科长两人知道任务细节!
“科长,您下达的这个命令,意思是要派遣人员相机行事?这个,这个,安全问题。”
科长并没结巴,倒是姜贵有些结巴了。
黎之虎微微一笑。
“老弟,前面我不是跟你还扯了些心理学什么的?意思就在这里了。”
黎之虎缓缓地说:“中国老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这句话的意思,说的在外执行任务的人员,其实是绝对忠于君主,只是因为当时当地情况不同,战场形势又瞬息万变,有时候还有绝对有利的战机,错过了,便是大损大不利-----
所以将在外,可以不接受君主上级下达的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命令,而自行其是。
但是,他做的,还是要保证君主的最大利益,是完全为君主着想的。至于有的戏里或者现实中,为了将领自己的私利而乱用这句话,那都是胡扯胡用这句中国老话了----”
姜贵点点头,表示理解了科长说的这一层意思。
黎之虎继续道:“-----现在这样下达命令,就是充分体谅到这位派遣人员的处境,以及可能遇到的巨大困难。
但是,同时必须想到,咱们估计的巨大困难,还只是一种猜测,一种根据猜测作出的推想,这种可能性,在咱们的严格保密手段措施下,也降到了很小程度。
所以,是不是让潜伏人员继续冒险,再坚持一段时间,以便掌握更多更重要的赤匪内部机密,以利咱们集中力量,大举出动,捣破赤党阴谋?
这个,就让这位潜伏人员自己确定吧。
这里,就对得上那句老话了,对,就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山货计划的前一半,费了咱们不少功夫,尤其是那位潜伏人员,吃了不少苦头。
走到了如今这一步,由我们这里遥远指挥,让他断然放弃已经经营了许久的成果,在目前看来,不合适,不合算,并不一定精确正确。
像这样的派遣人员,本身已经冒了极大风险,且他知道政府为他的派遣下了大力气,不会不珍惜。”
姜贵想到,“的确如此,就这个路条,都牺牲了一位弟兄----”他又想到科长前面说的,“----国民革命要成功,不知还要牺牲多少人。”
“所以,我想,充分相信董股长亲自训练的这位高足的能力,并将是否撤离的决定权,直接交给他自己。
这样,他根据情势判断,作出的决断,应该是最正确最有利的!”
姜贵点头,喃喃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