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与梨花再议《一路上》
书名:成败人生路 作者:书呆子 本章字数:3283字 发布时间:2023-12-01

第七章 与梨花再议《一路上》

向河渠信中说的“工作需要”其实只要找,借口总会有的,这不,机会来了。县里要在春节前办一期会计短训班,时间半个月,17号报到。17号是腊月12,学习结业时是腊月27,到腊月27回来,面上肯定去不了。江南有赵国民负责,向河渠不用操心。蠡湖负责人现在是陆志芬,却不能完全丢手。春节期间的特殊关注事项必须去关照一下,同时借机去见见心上人,也是很有必要的。连同刚捎去的这封信在内,共三封信了,未见一字回音,是什么原故?

于是他跟阮、蒋、向三人在会上说了打算。向河渠说的是实情,激素生产上有它的特殊性,厂内分工时基本上谁负责兴建的归谁处理日常事务。蠡湖是向河渠兴建的,虽然隶属于缪丽分厂,应归阮志清管;但阮志清在向河渠去江南期间发现张井芳和他的部下,对他这个支书只是恭恭敬敬、唯唯诺诺,总象隔了一层;于是趁扩张之机将张井芳调到西线外县兴建一个车间,蠡湖车间则将老工人陆志芬派去;意想不到的是陆志芬与原班人马也只是表面上的一团和气,有些矛盾竟需要张井芳回来协调;因而在向河渠回厂后,陆志芬、缪丽凡涉及到蠡湖的事情,通常总是向向河渠汇报,并说是阮支书吩咐的。他去询问,阮志清说能者多劳,也就没再推辞。

元月十六日,因为没有自行车(那辆永久已归凤莲上班使用),就起了个早,让周兵带二等车,和缪丽一起去蠡湖。

周兵虽然分工在蠡湖车间工作,负责到王庄点上收尿,但除雨雪阻隔,基本上不住车间,总是天天回家,因而向河渠要传递个什么给王梨花就十分方便,这里他将向河渠送到车间,自去他的点上上班。

激素生产的特殊性是孕妇小便离开人体二十四小时内必须提取出成品,否则就会变质,而小便是每天都会有的,哪怕是除夕、正月初一都必须收。因而春节期间的工作要有些特殊安排,向河渠来就是听取车间安排的。陆志芬是新当选的,缪丽却是老手了,三个人的商讨实际上是缪丽主讲,陆志芬提问,向河渠以听为主,就车间的某些特殊情况说了看法,才九点多就步署完毕。

陆志芬笑着问:“到她那儿吃饭还是在这儿?玉梅家还为你留了风干鸡呢。”向河渠与王梨花的故事在这儿差不多尽人皆知,并博得众人的同情。向河渠呢,反正是清清白白也不怕人知,所以他说:“时间还早呢,就去王庄吧,借辆车给我。”

陆志芬说:“去临城半个月,没个车子也不方便,我看让玉梅送你去,骑她的车回来,然后去开会,有个车多好。”原来向河渠来蠡湖,如果到各社去巡查的话,有时骑的就是王梨花的车,这也是公开的秘密,所以陆志芬有此一说。向河渠说:“也行。”就用朱玉梅的车带朱玉梅来到王庄。

顺便提一句:朱玉梅是蔡国良的表妹,车间设在她隔壁堂兄家,而堂兄在外地工作,合家在外,连过年也不回来住的。玉梅就在这个车间当室内操作工。

向河渠会在今天来,王梨花在上第一节课时就已知道了,自然是周兵说的。于是她在上课时也时不时地瞟着校门口,直到最后一节课快上课时,才见向河渠带着一位年轻的女子来了,于是迎出门外,来到院里。

朱玉梅虽然没见过王梨花,但一见人自然知道是谁,她快人快语地说:“王老师,我表哥明天去县里学习半个月,没车不方便,我说王老师的车十天半月的也骑不上一回,向她借去。于是我们就来了。人就交给你了,借不借车随你。”

王梨花笑着说:“你这位妹妹说得对,别说他是我的老同学、我弟弟的领导,就是你妹妹要借也是肯借的,请到屋里坐。”

玉梅笑嘻嘻地说:“时间不早啦,我得赶回去工作,人就交给你啦。”说罢玩皮地一笑,接过车,拨转车头,上车奔校门而去。

王梨花望着那扎着蝴蝶结的两条小辫子不停飞舞而渐行渐远的身影说:“你这个表妹好漂亮好会说话呀。”

向河渠笑着说:“是国良的表妹,依着蔡家兄弟的习惯叫我表哥。”王梨花也笑着说:“难怪没听你说过有这门亲嘛。”

上课钟声响了,王梨花说:“算你运气好,上午最后一节课我没课。”两人走进王梨花的宿舍,那里有一对忽闪忽闪的小女孩的眼睛在迎接陌生的客人。

向河渠走近小儿窝,弯下腰去逗引她,叫她的名字“煦兰”,原巴望她笑一个,谁知道她小嘴一扁,竟哭了。慌得梨花忙去边摇边哄,仍然止不住,抱起来一看,尿了,立即换了尿布,然后看了向河渠一眼,背转身喂奶。向河渠没事做,伸手想去洗尿布,被王梨花从镜中发现,连忙喝止。向河渠尴尬地站在那儿,直等王梨花奶完孩子,重新放到窝里,拥好小被子,才有了个摇小儿的差事,王梨花自去洗尿布。

晾完尿布,王梨花刚进屋就问:“在家时也常洗尿布?”向河渠说:“必须的。她比我忙比我苦,只要我在家,基本上都是我洗。在生产队我记帐时,慧兰就坐在我身边的地上,由我带;到公社后带着慧兰下去跑,也是常事;到了农机站,慧兰常在我身边,值班就和我一起睡......”

听着向河渠一声接一声地叫着“慧兰”,她心一酸,流下了眼泪,因为她的乳名就叫慧兰啊。向河渠见状连忙责怪自己,王梨花苦笑说:“怨得了你吗?别自责了。”正说间,下课铃响了,学校要放学了,王梨花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她没换向河渠摇孩子,而是参与放学事宜去了。

下午王梨花只有一节课,因而这一天两人聚会交谈的时间非常宽裕。王梨花解释了前两封信没有回的原因,是她舍不得将他过去寄给她的信和诗词再还给他。这么一说,读者可能会有些迷惘,不过要是你一看信的原文,就会明白了。为让你解疑,现将原信抄录于下,噢——,称呼、问候之类与解疑无关的言词语句就不抄录了。第一封信是九月二十一日写的,信上说:

“因工作所累,几个月来《一路上》毫无进展。8月26—27日两天,初中时的语文老师曹老师来看我,就习作问题作了指示。外出期间或有余暇,又翻阅了《费尔巴哈哲学史著作》《逻辑学文选》《论衡》《文艺论丛》《谈谈人物描写》,欣赏了《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唐诗》《老残游记》《福尔摩斯探案集》和几本《短篇小说选》等,分析能力稍有长进,形象思维略有补益,一待时间允许,就将走在《一路上》,但恐怕第一稿脱手要到明年年底了,也许还得往后推。

写信给你的目的是想请你帮个忙,不知道过去写给你的信及诗词可有了。因为十多年的时间,记忆之仓存货无几,现在虚拟虽未尚不可,然而毕竟没有当时情真。写小说是需要真情实感的。主人公魏青山当时的信是怎么写的,那一阶段是怎么想的,徜有原信加工,应是幸事。假如信和诗词还在的话,希望告诉我一下,我亲自来取,用后你如认为还要,仍愿奉还。如果已不复存在了,也望告之,我好另作措施。”

第二封信是十月五日写的,信中说:

   “见不到回信,感到奇怪、意外,怀疑你没收到,特来信重申原意。

  上次信中希望你查一查这么多年来我给你的信及诗词可残存一二了,若还在,我想要。原因是:我想再现《一路上》主人公魏青山在十来年中对徐兰的感情。尽管这些情节和诗词我可以虚拟,但却没有当时的真情实感的东西作参考进行发挥来得好。由于这东西邮寄不方便,假如还在,我将亲自来取,若已不在了,则将另行虚拟。不过不论在与不在,均请告之。这就是上次信的主要意思。没想到十多天过去了,不见回音,我只得再写一遍。随信寄上即兴诗一首,以供一笑。诗曰:

      碧海金浪秋光媚,白鹤盘旋燕低飞。绿水道道清见底,荷花朵朵鱼虾肥。

      向阳花儿向阳开,杨柳却将头低垂。芦苇靠近柳枝问:北去鸿雁怎不回?

      春去夏过青还在,可是厌它总唯唯。”

 王梨花将信件和诗词用订书机装订得整整齐齐的,上面还用了目录,注了日期,一定是为了向河渠查阅方便。她说:“用完后务必归还,今后的信和诗词自留底稿,我不会再还的。”这句话的后半部分向河渠是做到了,前半部分至今还没做到,因为原件已到了我这儿,还不还还两说着呢。

情人之间的话总是说不完的,照例又是恋恋不舍的送行,这在他的《习作录》中有所记载,我们就来看看他是怎么记载的吧。《习作录》里是用《江城子》为词牌记录的,词云:

一、频遣鸿雁身又临,是多情、是痴情?寒风扑面、单车专访您。犹是十二年前心,丢不下、怀常萦。

         非为巫山布雨云,雎鸠鸣、待来生。来者何事?为索泪盈盆。悲喜融入《一路上》,齐挥笔、同心凝。

二、白日衔山天渐昏,犹送行、还未分。言来语去、句句含深情。再送千里终有别,期再会、到明春。

        一径骑车到厂门,笑语生,热气腾。馄饨美味、伴随欢笑吞。有人戏谑“你家她”,任取笑,随诸君。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成败人生路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