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荣的反抗烽火迅速燃遍四海,而几乎与此同时,刘邦也展开了行动。
刘邦前往汉中的时候,张良在离别之前,不仅留下了“焚毁栈道以安抚项羽”的策略,还为刘邦策划了“集聚巴蜀的财富,取道陈仓,重新确立三秦”的谋略。
陈仓,即是今陕西省宝鸡市,位于秦川西部尽头,是连接关中与汉中的咽喉。
从汉中至陈仓之间,曾有一条崎岖难行的小径,但随着栈道的建设,这条小路渐渐被遗忘,逐渐湮灭在人们的记忆中。
因此,章邯等人对这个方向并无防备。
要想出汉中,必须先攻克陈仓;而要攻取陈仓,现在唯有这条被忽视的小路可走。
然而,如果汉军公然通过这条小路发起攻击,章邯等人也必定会及时察觉。
到那时候,三秦的大军将会汹涌而至,将汉军死死地堵在陈仓之前。
所以攻取陈仓的行动,必须做到神不知、鬼不觉,不能有丝毫差错!
韩信对此早有打算,他首先找到了临武侯樊哙和威武侯周勃,命令他们率领一万士兵修复栈道,限令一个月内必须完成。
樊哙和周勃一听,立刻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们去找韩信理论:“大将军,你这样做是何意?”
“这条栈道我们烧毁只花了几天,但要修复起来,没有三年是无法完成的。”
“这些路都是几百年来累积而成的,你让我们一个月内修复,还不如现在就杀了我们!”
韩信面色一沉,严肃地说:“叫你们修就修,哪来那么多废话!大王要出汉中,夺取天下,等你们修上三年,还夺什么?
“现在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了,不得有误!”
军令如山,樊哙这个屠夫和周勃也没办法,只能整顿兵马,日夜不停地抢修栈道。
最高明的阴谋,首先要欺骗自己人,为了保守秘密,韩信并没有将计划告诉其他将领。
樊哙和周勃刚刚开始施工,摆出了要从褒斜道出兵的态势,这个消息就被探子紧急报告给了章邯。
章邯听了哈哈大笑:“汉王是不是受刺激失去理智了?早知道今天,何必当初烧毁它呢?”
“让他们修吧!等他们修过来这里,我再打回去。”
“不仅如此,我还要顺着他们修好的栈道,杀进汉中,让他们无处可逃。”
章邯思考了一下,又问:“查查看,是谁给汉王出了这个馊主意。”
不久,章邯得到了回复,说是汉王拜了一个叫韩信的人做大将军,修复栈道就是韩信的命令。
“大将军?韩信?这个人是谁,我怎么没听说过?”章邯疑惑地问道。
探子早就打探得一清二楚,禀报道:“大王,难怪您不知道。”
这个人在家乡是有名的懦夫,有一次被人欺负,从人家裤裆底下钻了过去。
“他原来在楚霸王手下当侍卫,不久之前才投奔汉王。”
探子把打听来的事情,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章邯听后拍手大笑:“汉王真可怜啊!手下无人,竟然任命了一个钻裤裆的懦夫做大将军,这样的人也想与我对抗?”
“现在我已心中有数,派一支人马在栈道口等着,等他们快要修好时,就来报告我!”
章邯被韩信所迷惑,真以为汉军会从原路杀出,将注意力全集中在栈道上。
公元前206年八月,正值丰收之际。
汉军备足了粮草,整顿完毕,开始行动了!
刘邦与韩信率领大军从南郑出发,穿过被荒草覆盖的羊肠小道,神不知鬼不觉地抵达陈仓,轻而易举地打败了毫无防备的陈仓守军,占领了这座事关汉中存亡的咽喉之城。
紧接着,又派军队从陈仓古渡口渡过渭河,反击大散关(位于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
汉军攻克陈仓的消息传来,章邯惊愕不已。
汉军真的攻克了陈仓?怎么可能!栈道明明还没修好,他们从哪里出来的?难道他们是长了翅膀飞过来的吗?
章邯没有时间仔细追究,急忙调动军队,试图夺回陈仓,切断汉军的生命线。
接下来,韩信和章邯在陈仓展开了激战。
汉军将士在汉中被困了四个月,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来。
强烈的返乡欲 望让这些历经无数次战斗的汉军,增添了一种不要命的勇猛。
反观章邯的军队,秦军士兵士气低落,毫无斗志。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秦地的子弟,一直怨恨章邯、司马欣、董翳这三个叛徒,哪肯为他们卖命?
恰好这时,明修栈道的樊哙、周勃接到命令,顺着山路杀出,与韩信会师。
双方在陈仓古城展开了激战,无数鲜活的生命在战场上消逝。
渴望东归的汉军对阵毫无战斗欲望的雍军,汉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曾经转战半个中国的猛将章邯,如今成了被猎杀的猎物,在汉军的追击下,仓皇逃向好畤(今陕西乾县好时村)方向。
汉军紧追不舍,再次在好畤击败章邯。
无奈之下,章邯带着残兵败将逃回废丘城,坚守不出。
精神抖擞的刘邦一方面派遣重兵围困废丘,另一方面命令其他大将分别攻打塞国、翟国。
连章邯都无法抵挡汉军,司马欣和董翳更是不堪一击。
没交手几回,汉军就打得塞军、翟军丢盔弃甲,直杀得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开城投降。
塞国灭亡,成为汉国的渭南郡和河上郡,翟国灭亡,成为汉国的上郡。
没过多久,除了废丘之外,八百里秦川全都落入了刘邦的掌握之中。
然而,章邯并非浪得虚名,他坚持防守,拒不投降。
章邯认为项羽绝不会坐视刘邦重返中原,一定会派大军前来支援。
他只要坚持到那一天,汉军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因此,在汉军的围攻之下,章邯全力抵抗,居然把废丘守得如同铜墙铁壁。
摇摇欲坠的废丘依然屹立不倒,一天天地消磨着汉军的耐心。
章邯没有想到的是,与他有血海深仇的项羽,根本没有管他的死活,直接带着大军去攻打田荣了。
在得知田荣造反的消息后,项羽派萧公角等人攻打彭越,自己则整顿人马,准备出兵。
就在这时,刘邦兵进汉中的报告也送到了。
本来,田荣与刘邦相继行动,项羽一时也难以决断先打哪一个。
但是考虑到范增一直坚持除掉刘邦的要求,以及自己对刘邦的厌恶,项羽更倾向于先打刘邦。
就在这时,萧公角等人被彭越打败的消息传来,张良也突然来信了。
张良在汉中辞别刘邦以后,直接返回韩国。
当时,韩王成并不在国内。
原来,韩王成当初派张良协助刘邦进咸阳,以及张良一直跟刘邦保持密切往来的事情,令项羽大为恼怒,认为韩王成这是忘恩负义。
当年刘邦带着张良投奔项梁,张良目睹项梁立熊心为楚怀王,心中十分羡慕,便向项梁提议:“将军,您已经扶持了楚国王室的后代,楚国的大旗已经树立起来。”
“可是在这种局势下,楚国显得过于孤立,缺少盟友。”
“韩王的几位儿子都还在,其中横阳君为人正直,能够担当大任,我想请您立横阳君为韩王。”
如果韩国能够复国,那么它将成为楚国的盟友,对您反秦的事业大有裨益。”
项梁自然希望秦朝的局面越乱越好,于是立刻同意,让张良去找横阳君,立他为韩王,并派了千把人帮助韩王成扩张地盘。
如果没有项梁,韩王成或许一辈子都无法出人头地。
从这个角度看,项羽觉得韩国应该与楚国更加亲近。
但韩王成和张良却与刘邦走得特别近,这让项羽非常不悦。
他把韩国的协助,看作是刘邦率先进入咸阳的重要原因。
所以在分封天下之后,项羽在回家的路上顺便把韩王成带上,强行将韩王成从咸阳带到彭城。
到了彭城,项羽很快就将韩王贬为韩侯。
不久之后,也就是在田荣杀死济北王田安的前后,得知刘邦杀出汉中,项羽也将韩王成杀害。
张良作为韩国贵族、一心想要匡扶韩王的人,得知这个消息后,满腔愤怒,哭得死去活来。
他料定项羽会先攻打刘邦,于是以帮助项羽为借口,写了一封信。
张良在信中写道:“汉王原本应该得到关中,但却未能如愿。”
“如今汉王发动战争,目的就是为了夺回自己应有的封地,而非针对您。”
“只要能够像当年约定的一样,成为关中的主人,汉王就满足了,不会再有其他想法。”
“目前最紧迫的是在北边,齐国和赵国已经结盟,我这里有他们煽动诸侯,准备造反的证据,一并呈给您。”
“他们已经公然向您挑战,请您尽快做出决断。”
张良的意思是:“刘邦只是想拿回自己应得的东西,没有东进的意图。”
“你项羽违背了当初的约定,这是你的不对,你不该阻止刘邦。”
“齐国和赵国现在已经公然造反,证据确凿,你应该去攻打他们。”
张良这封信让项羽的脸色变幻不定,一会儿红,一会儿绿,一会儿又变成白色。
项羽是个爱面子的人,他自己也明白,不管怎么说,刘邦先进了关中,自己却把人家赶到巴蜀,这事儿做得不够仗义。
现在刘邦自己去拿,是合情合理的。
更何况,章邯是杀害了叔父项梁的人,犯不上为了救章邯而背上不义的名声。
至于刘邦在鸿门宴上对项羽言听计从,鸿门宴之后,更是叫他往西,他不敢往东。
而田荣和陈馀呢?他们不仅在项家需要帮助的时候从未伸出援手,而且一直没对项羽表示过臣服,如今更是煽动诸侯反对项羽。
应该攻打谁?答案显而易见。
天下了解项羽性格的人太多,但像张良这样善于抓住项羽心理弱点的人,却寥寥无几。
张良把写给项羽的信送出去之后,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二次逃亡,投奔了刘邦。
从那以后,项羽的敌人又多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