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惊眉,先喝口水。”参芎递给玉惊眉一瓶水,在她身边坐了下来。
“谢谢。”玉惊眉接过水,小口抿了几次,一整个下午没时间喝水,现在才趁吃饭的空档停下来歇歇,她确实有些渴了。喝过水,她放松肩膊,双肘拄在膝盖上,揉着手中的半瓶水,略带歉意道:“最近要你们加大工作量,实在是抱歉。每天晚上你都很晚回去,你未婚妻没跟你吵架吧?”
参芎喝着水,摆摆手,“既然选择了做刑警,我就知道早晚会有这一天。没事的,我家人很支持我,我未婚妻嘛,也能理解我。不过先说好啊,结婚那天我一定请假,谁来劝我都没用!”
“好,到时候我们整组人都来给你撑场面!”
玩笑过后,两人重新回到车上。
玉惊眉摸摸方向盘,“好了,回去做一下今天的工作总结就下班吧。”
参芎拿出手机查看。
“在看什么?”
“康如初这小子桀骜不驯,我觉得他不会乖乖放弃调查盘近川,所以刚才我在他衣领上粘了个‘纽扣’,随时监控他的行踪。”
“纽扣”是明州城公安局最近采购的一种尖端监控设备,一面粘有强力胶,可以粘附在任何物体上,另一面则集成了高精度多频点卫星定位定向芯片和搭载同步录音功能的超清晰广距监听芯片,它的体积只有一枚纽扣大小,满电续航却达到了惊人的700小时。
参芎四指滑放,将定位界面同步到车机中控屏上,“定位显示他正在……追月山上。”
“追月山?现在快晚上七点了,他还去山上干嘛?”
“可能是去探险?听说最近有人在追月山上看见过UFO群。”
“我不觉得他有这样的好奇心——”
玉惊眉的手机铃声打断了二人的谈话,是骐哥打来的:“惊眉,我跟蔡妹查过‘曲翼隼’的销售和维修记录,因为现在的远程遥控飞行设备购买都实行实名制,直营店会将买家的个人信息输入到国安系统,所以我们发现有十二架无人机最先是打包销售给同一个买家,之后这批无人机总是在同一时间送来保养维修,我们伪装成本地无人机运动协会的调研员联系上这个买家,据他自己交代,他一次性买这么多曲翼隼和运输机,是用来收藏的。”
“收藏?”
“你也不信吧?所以下午我们回局里对这名叫做士龙的买家做了深入调查,发现他的社保由一家名为‘售吉殿’的手机店缴纳。”
“售吉殿?”
“是盘近川开的那家手机店的名字。”参芎在一旁补充。
“没错,我们认为如果能够定位士龙的通讯设备,就有极大可能找到盘近川的无人机基地。”
“好,我马上向张队申请!骐哥,你们再做些调查,看看能不能通过士龙起底盘近川的整个贩毒集团。”
挂了骐哥的电话,玉惊眉立刻向张三申请,张三很干脆,几乎没有犹豫就一口答应,安排了技术科的同事配合骐哥。
玉惊眉在这边忙着处理行政,参芎则盯着屏幕中的信号点发愣。
追月山上的信号向来不稳定,八年前他第一次带女朋友来玩的时候连打电话都断断续续,这么多年来追月山又没被大规模规划建设,没理由康如初身上的GPS信号如此清晰强烈。他不否认“纽扣”强大的定位能力,不过局里在大批量采购之前也做过测试,如果没有有效的辅助手段,在深山中“纽扣”不可能发出如此稳定的信号。
虽然市政府在不久之前推出“百水千山一路通”惠民政策,计划在全市范围内的深山中建设基站,确保全市“通讯无死角、网路无阻碍”,追月山作为“近市区景观旅游推广计划”的头号成员自然是重点建设对象,届时追月山上的信号强度就能得到保障,但是根据市政府发布的公告,追月山上的工程最快也要下个月才开始做前期勘探工作,根本没办法解释康如初身上的信号为什么跟在市区同样清晰。
“怎么了?”玉惊眉很快处理完手上的行政流程,拍醒了发呆的参芎。
参芎摇摇头:“我在想,追月山上的信号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了?以前打通电话都断断续续,但是现在康如初的跟踪信号从未断联,就跟身上装了个信号放大器一样。”
“信号放大器?你说的是前段时间局里找专家给我们培训过的那个叫什么……什么来着?”
“便携式短波信号放大天线。”
“啊对,就这个名字。不过我记得当时专家讲的是由于当下主流电子产品的普及和拥有在增强或放大短波信号的同时也会放大噪音的特性,这种产品目前已经处于淘汰边缘,在市区几乎没有用武之地。康如初不可能身上带着这种玩意啊。”
“不错,我之前把康如初按到墙上的时候趁机搜过他的上半身,没有发现这种便携式信号放大器。所以我怀疑,是追月山上有一个固定式的GNSS中央补偿器,能够将一定范围内接收到的信号放大出去。不过,谁会在追月山上安装这种放大器啊,又没人住。”
“UFO群,信号放大器……”玉惊眉隐约觉得自己抓到了头绪,可暂时想不通其中的关键。
正所谓“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若要知其所以然,唯有一探究竟!
玉惊眉招呼参芎,挂上档位,驱车驶向追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