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刘邦带着张良、樊哙、夏侯婴等几个心腹和一百多人来到了鸿门。
他们到了营门,刘邦一看项羽的军营气势威武,心里有些害怕。
有个将军传达了命令,说:“不准带太多的随从,只能带一个文官或武将。”
刘邦没办法,只好带着张良硬着头皮进入军营。
刘邦进去,见到了项羽,不敢像以前一样平等行礼。
他跪在地上,行着大礼,说:“刘邦拜见将军,请静候吩咐。”
项羽杀气腾腾地问他:“你犯了三项大罪,你知道吗?”
刘邦回答说:“我只是个沛县的亭长,听了别人的话兴兵伐秦,才投靠将军旗下,完全听从将军的指挥,丝毫不敢冒犯将军,不知道在哪里得罪了将军。”
项羽说:“你放了秦王并重用他,这是第一项大罪。”
“你随意改变法令以收买人心,这是第二项大罪。”
“你阻止诸侯进关,这是第三项大罪。”
“你犯了这三项大罪,怎么还说不知道?”
刘邦回答道:“请将军允许我表明心迹,再决定我的罪行。”
“首先,秦王子婴前来投降,我不敢擅自处理,只能将他暂时看管起来,等待将军的指示。”
“其次,秦国法令过于严苛,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每天都渴望有人来解救他们。”
“我急于制定三项规章制度,只是为了宣扬将军的恩德,让秦人知道,进攻关中的先锋部队都能如此关心民众,那么义军的主将更不用说了。”
“第三,我担心盗贼作乱,秦军的余孽可能制造麻烦,不得不派人守卫关口,我怎么敢违抗将军呢?”
听到这里,项羽的眼珠子转了转,脸色缓和了一些。
刘邦继续说:“将军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虽然军队分为两路,但我们同心协力。”
“多亏了将军的祝福,我才能顺利进入关中并在这里见到将军,真是非常高兴。”
“谁知道有人挑拨离间,致使将军生气,真是非常不幸,还请将军理解我的苦衷,多多包容。”
项羽立刻回答:“是你们的左司马曹无伤告诉我的,不然我怎么会发火呢?”
说着,项羽扶起刘邦,让他坐下,还留他喝酒。
项羽和项伯作为主人,坐在主位上,范增作陪,刘邦坐在客位上,张良也作陪。
他们五个人喝酒,享用美食,聊天,外面传来军乐的声音。
项羽和项伯殷勤地劝酒,刘邦却提心吊胆,不敢多喝。
范增和张良各自心事重重,而且作为陪客,不便多发表意见。
范增之前已经建议项羽快点杀掉刘邦,以免以后吃亏,此刻见项羽对刘邦如此宽容,内心焦急万分。
范增拿起身上悬挂的一块玉玦,用眼神向项羽示意,希望他下定决心,杀掉刘邦。
项羽明白了他的意思,可是人家主动前来赔罪,项羽不忍心加害于他。
他看了范增一眼,却没有理会,只顾自己喝酒。
过了一会儿,范增再次拿起玉玦向项羽暗示。
项羽有意无意地点了点头,但仍不听范增的建议,心里想:“人家找上门来道歉,如果我们谋害他,那还算什么英雄好汉呢?”
“再说,我们已经和好了,应该继续友好下去,若是我们容不下一个刘邦,怎么能容下整个天下呢?”
想着想着,他反而继续劝刘邦喝酒。
过了一会儿,范僧第三次拿起玉珏,连连向项羽示意,希望他能理解自己的意思。
然而,项羽假装没有看见,范增不得不找个理由离开。
范增找到项羽的叔伯兄弟项庄,告诉他:“鲁公(指项羽)太懦弱了,他不愿意亲自动手,你快进去敬酒给他们,然后给他们舞剑,顺便杀掉刘邦。”
“要不然,我们将来都会成为刘邦的俘虏。”
项庄就进去向他们敬酒,项庄敬完酒后说:“军营里的音乐不怎么好听,请允许我舞剑,为诸位献舞。”
他开始拔剑起舞,舞着舞着,渐渐地来到了刘邦面前。
项羽只顾喝酒,一言不发,刘邦被吓得脸色变白,张良眼神紧盯着项伯。
项伯赶忙说:“一个人舞剑不如两个人对舞。”
项羽说:“叔伯那么有兴致,请吧!”
项伯也拔剑起舞,他特意把身子挡在刘邦面前。
眼看情况不妙,张良跟范增一样,找个借口离开了,只留下项羽和刘邦两人喝酒。
项羽注视着项庄和项伯的剑舞,而刘邦则直冒冷汗,脸色苍白,手抖个不停。
张良来到军门外,樊哙上前问道:“情况怎样?”
张良答道:“十分紧急,项庄舞剑是为了刺杀刘邦。”
樊哙激动地跳了起来,说:“他娘的,要死就死一块儿!我去会会他们!”
他右手提着宝剑,左手抱着盾牌,直接冲向军门。
卫兵们横着长戟,不让他进去,樊哙用盾牌猛撞,撞倒了两个卫兵。
他们还没有爬起来,樊哙已经进入中军,抬起宝剑,挑开帘子,冲到了项羽面前。
他手持宝剑,盾牌挂在胸前,气势汹汹地站着,连头发都竖直了起来,两只眼睛睁得几乎要裂开了。
项庄和项伯惊讶地看着这位壮士进来,不禁停下了剑舞,呆呆地注视着他。
项羽按住剑问道:“你是谁?你来这里做什么?”
张良已经跟上来,抢在前面回答说:“他是刘邦的侍卫樊哙,前来领赏。”
项羽说:“真是个勇士。”
然后转过头去,说:“给他一斗好酒,一只猪肘子。”
下人便给了他一斗酒和一只生猪肘子。
樊哙站着,一口气喝完了酒,蹲下来将盾牌放在地上,然后把生的猪肉切成几块,放在盾牌上,用剑将其吃了下去。
项羽问:“还想喝酒吗?”
樊哙回答:“死都不怕,还怕喝酒?”
虽然项羽认为樊哙的话太鲁莽,但还是觉得他的话很有趣,便问道:“你为什么要死?”
樊哙回答说:“秦皇帝行事像豺狼虎豹一样,只会杀人,压迫百姓,所以天下人都起来反抗。”
“楚怀王与将士们约定,谁先攻入关中,谁就成为王。”
“如今,沛公先进关中,但他并没有称王。
“他封锁库房,关闭宫殿,将军队部署在霸上,每天都在等待项将军的到来。”
“派士兵去守关也是为了防止盗贼、秦人的混入,沛公为此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项将军却没有任何赏赐或封赏,反而听信小人的挑拨,杀害功勋卓著的人,这与秦皇帝有什么区别?”
项羽没有回答他的话,只是请他坐下来。
樊哙便一屁股坐在张良旁边,而项伯则返回了自己的座位,项庄站在旁边伺候着项羽。
项羽又叫大家伙儿喝酒,自己也喝了不少,闭着眼想着樊哙刚才说的话,似乎睡着了。
过了一会儿,刘邦起身要上厕所,张良便与樊哙跟了出去。
刘邦要溜回去,嘱咐张良留下,替自己向项羽告辞。
张良问他:“你带来礼物了吗?”
刘邦回答:“我带来一对白璧,想献给鲁公(项羽);一对玉斗,想献给亚父(范僧)。”
“但他们现在生气了,我不敢拿出来,请你代我献给他们。”
说完,刘邦只带着樊哙、夏侯婴等人,从小道跑回霸上去了。
刘邦回到军营,就把曹无伤给斩了。
项羽发现刘邦很久没有回来,就吩咐谋士陈平去看看。
过了一会儿,张良跟着陈平进去,向项羽赔罪说:“沛公喝醉了,担心失礼,让我献上一对白璧、一对玉斗给将军和亚父。”
项羽问:“那沛公呢?”
张良解释说:“他怕将军的部下对他不利,所以先走了,现在应该快到霸上了,我们留在这里等待您的处置。”
项羽没有在意,很大方地说:“你们都回去吧!”
他回头又对自己人说:“你们也散了吧!”
大家就都出去了。
不一会儿,范增回来,见项羽把玉璧搁在几上,一声不吭地瞅着,内心又是恨他,又是疼他。
项羽见范增进来,指着玉斗对他说:“这是沛公送给亚父的。”
范增走过去,将玉斗扔在地上,拔出剑将两个斗都打烂,自言自语地说:“唉,真是个小孩子,没办法替他出谋划策。”
“夺取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咱们等着做他的俘虏吧!”
尽管项羽一直很尊重范增,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