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段摇摇欲坠的院墙后面,我们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六猴庙,然而谁也没想到,这座不大且又破败不成样子的猴庙,已经成了山中野猴的大本营。
似乎是领头的那只猴子做了些什么,其他猴子见了我们几个陌生人也并不惊慌,完全就当我们不存在,继续着它们的玩闹。
见如此,我们也就心安下来,刘三爷生怕那些猴子再找麻烦,于是又丢了些干粮出去收买猴心。
寺庙里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破败,除了六个石头做成的猴神像还保存了下来,就只剩下一地的破板子破碗,无不透露出一片荒凉。加上年久失修,寺庙的顶子破了一个大洞,时间一长,那大洞的下方已经长了好几束杂草,都快长到一人高了。
那些野猴倒也讲情面,见我们进入,立即退到右边的墙角下,把左边的位置留给了我们。
春天是个多雨的季节,天色一黑,就下起了小雨,我们几个只好尽量往墙角里挤,免得头顶的雨水飘过来,受了寒就麻烦了。
幸好我们带了简单的铺盖,睡觉倒不成问题,就着破庙里的一些破板子破木,在前面生了一堆火驱寒。
又怕那些野猴子半夜闹毛病,晃子也不管对方听不听得懂,跟那些猴子客气了几句,丢了一些压缩饼干过去,讲好晚上各不侵犯领地,这才安心躺下休息。
一觉醒来,雨已经停了,估计那些野猴是出去寻吃的了,只留下一只小猴在庙里监视我们。
晃子对我笑道:“那个猴王倒也讲信用,整整一夜都没有动我们的东西,真是通人性的好猴子。话说回来,要不是这群野猴子捣乱,我们也找不到六猴庙,这其中缘分啊,确实有些奇妙。”
我们草草的收拾东西,正准备走,猴王带着猴子猴孙正从庙门外走进来,手里头还捧了一大堆果子,似乎看出我们要走,立即都围了上来,看那阵势,好像要干些什么。
刘三爷吓了一大跳:“怎么着,这些泼猴要使坏?这下可完了,咱们掉进猴子窝了,没处逃了。”
猴王并没有理会刘三爷,将七七八八的果子摆在我们跟前,然后冲我们背后的包袱指指点点,只要不是糊涂人都能明白,猴王想要用野果换我们身上的干粮。
晃子一下子就乐了,嘿嘿一笑:“原来你想和我交换东西呀!那感情好,这两天吃干粮都吃厌了,刚好换换口味。”
留下一部分干粮,拿走十几个野果,那些猴子才放我们离开,从它们的眼中,我竟然看到了不舍的情绪,一直将我们送到另一座山坡上,那只猴王才带领手下离开。
刘三爷唏嘘的叹道:“那猴王倒也有情有义,比起咱们人来,倒让人更加放心,这世界就属人心难测呐!”
听晃子说,刘三爷是个典型的奸商,这人表里不一,最不能信。不过此刻他说的认真,倒也不像是装出来的,心道这家伙成天跟人勾心斗角,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也说明他还有点人性。
因为韩老爷子的缘故,晃子得到了那本祖传风水奇书,从中探知了不少的秘密,也学会了寻龙点睛之术。一般的大墓,只要晃子见过,根据不同朝代的安葬特点,他很快就能查出主墓室的位置,也就是风水之说中的“点睛”术。
寻龙,就是找到龙脉的意思。而点睛,就是从龙脉中找到最佳的风水宝地,也就是龙首的眼睛位置。而一些大富大贵之人,不管有多少人跟着陪葬,自己的墓穴必定就葬在龙睛那个位置。
站在最高的山坡上,我们可以看得很远,茂陵的整个面貌也全部收归眼底,现在晃子要做的就是找到整个陵墓的“龙睛”之位。
我仔细打量着茂陵,它是依山而建,前面是一条大河,身后是连绵不断的山峰,取得是山能藏风,水能生气之意。
整条山脉由无数山峰连接在一起,跟其他地方的大山一样,并没有任何特别的地方,但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他的形状像是一条蜿蜒而上的龙形,而我们目前所在的六猴山,就在龙颈之上。
看着建立在龙头上的茂陵,晃子不由叹道:“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宏伟的陵墓,它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了,要找出龙睛的位置,不太容易。”
拿出望远镜,晃子仔细的看了一阵,回过头来对我们说道:“主墓室的大致位置已经找出来了,在整个茂陵的最后方,如果我猜得不错,汉武帝的棺椁就在那里。”
眉头紧锁了一下,晃子继续说道:“不过这事有些够呛,我用望远镜看过了,整个茂陵前前后后有八个岗哨,要进去显然不太可能。但如果在外围打盗洞进到主墓室,我看最少有一公里的路程,难度实在太大。”
其实晃子说的一点没错,那座陵墓实在太大,如果算面积,估计有好几万平方米,从外围进入茂陵,一公里已经是保守估计。
刘三爷见晃子犯难,就道:“咱们不差时间,大不了多待几日,总不能就这样无功而返吧?”
晃子摇了摇头:“不是时间的问题,关键是我们的食物和水,最多只能撑个五六天,根本经不起消耗。”
他回头大有深意的看向刘三爷,接着又道:“如果有两个人帮我,也许在两天内我就能进到主墓室。”
财迷心窍的刘三爷愣了一下,立即喜道:“这个好办,就让阿虎和刀疤张帮忙,反正我们有好几把旋风铲,几个人轮流来,肯定事半功倍。”
晃子朝我一眨眼,一副阴谋得逞的模样,我当然明白他的用意,到时候自会见机行事。
找出准确的路线,晃子大手一挥,一头扎进脚下的密林。
我们之前是从六猴山的正面上来,如今是从侧面下去,然后不远处就是茂陵了。
这是一条从来没被人走过的山路,晃子怕不安全,一路上走的极为小心。
下山的速度自然比上山快,而且下面的那座山峰是在六猴山的山腰部分,所以只用了两个多小时,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
但令人想不到的是,在无限接近茂陵的地方,有一个高达二十几米的悬崖,离对面茂陵的其中一座陪葬陵,至少有二十米的宽度,其中并没有桥梁,我们根本就过不去。
我心道难怪这里没有武警把守,原来是有一个险峻的小峡谷,形成了天然的屏障,比什么岗哨都要可靠的多。
晃子回头对刘三爷说道:“三爷,看来咱们这会儿也要学学飞渡卢沟桥了,把家伙拿出来吧。”
阿虎打开身后的背包,从里面拿出一捆小拇指粗细的登山绳,利用老方法,看准对面的一个大树,将箭矢稳稳的发了出去。
我心里有些担心,这么粗的登山绳系在箭矢上,距离又这么远,箭矢射出去还能有准头么?
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箭矢稳稳的命中那颗大树,刚好横卡在一根树干之中,简直就是天衣无缝。不过眼前的是登山绳,而不是钢丝,所以滑轮派不上用场,几个人只能稳稳的抱住绳子,一点点的爬过去。
为了安全起见,晃子建议大家双手双脚都绑在登山绳上,就算一时体力不支,也能半吊在绳索上休息。
我们就像戴手铐一样,将早就准备好的武装带紧系在手腕和脚腕上,然后趴在悬空的绳索上,把身子倒转过来,这样一来,手和脚上的武装带就完全套在了登山绳上。
我是第一次用那种像虫一样的蠕动方式进行走绳,如果不是因为下面太高的缘故,我倒宁愿徒手抓着绳索倒吊过去。
费了好大的功夫,那短短二十多米的距离才被我爬完,到达对面的时候,已经全身湿透,因为受力太猛的缘故,纵然穿着厚实的登山服,袖子里面的手和脚,都有着一圈深紫色的淤痕,是被武装带勒出来的。
可能是年龄太大了的缘故,刘三爷过了二十分钟的样子才过来,那短短的二十多米的距离,他足足休息了四次,几乎是一分钟才爬一米,想想连乌龟都比他有用。
我大叹晃子有先见之明,绑了武装带在身上,不然这老小子肯定被摔得粉身碎骨,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为了钱财,连这种活罪也受,也真是守财奴中的一朵奇葩了。
总算是全部到达了茂陵的边缘范围,但我们仍不能大意,因为在我们几百米的远处,两个武警在守着,手里端的都是正宗的半自动化步枪。
晃子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对方的位置,然后进入密林,绕过一个大圈子,才远远的脱离对方的可视范围。
然后我们几经周折,一路上躲躲藏藏,才到达的主陵的背后,这时候大家总算放下心来。
晃子从背包里拿出他那把精心挑选的旋风铲,锋利的刃口对着脚下的地方就插了进去。
这里的山土似乎很蓬松,几铲子下去,就出现一个一米见宽的浅洞。
看着那些被铲出来的泥土,晃子笑道:“这里的黄土很松,如果不出意外,一天半的时间,我肯定能够挖到主墓室的位置所在。”
刘三爷的脸上立即乐开了花,一边夸晃子如何英明决策,一边在盘算着什么。
定好了下铲的位置之后,晃子总算松了一口气,就决定让大家先休息一会儿,体力一恢复就正式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