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译文:鲜红的桃花开满山头,蜀江的春水拍打着山崖向东流。桃花红颜容易凋谢就像郎君心意,春水长流不尽恰似我的忧愁。
这首诗当作于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夔州在长江三峡的上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当地流行着叫“竹枝词”的民歌形式。
竹枝词原是古代本巴、渝一带的民歌。这组民歌体诗在形式上都是七绝,可以看成是组诗,但在写法上与诗有所不同,有人认为这是早期的词。这些作品从各个侧面表现夔州一带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及其风俗与风情,展现了巴蜀地区的节物风光与生活、生产、爱情与娱乐的场景风貌。这组作品都寓情于景,感情色彩各有侧重,一方面既有民风习俗,另一方面又有个人境遇,语言明快浅近,清新活泼,生动流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这首诗是写一位深情女子在爱情受到挫折时的愁怨。这挫折乃是薄情郎的负心,这原是一个很古老的主题,而表现这个古老主题的这首小诗,其情景之浑化无迹,意境之高妙优美,却是罕见无比的。首两句,写女主人公所在之环境:山上桃花盛开,江中春水方涣,春意正浓。唯其如此,才触动了她的春思,进而引发了她的愁情。与此同时,山上盛开的桃花将见飘零,江间拍岸的碧水却悠悠无尽,这景象又为她的愁情提供了确切不过的表达形式,于是信手拈来,遂成下两句抒情语。旖旎的风光和内心的情愫,真可谓妙合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