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山高
书名:灵秀鸿蒙天 作者:晓荷阡陌露 本章字数:2068字 发布时间:2023-11-28

  若能“相看两不厌”,那是再好不过的了。只是,徐海韬不在我身边,那敬亭山,会不会也曾留下他的足迹呢?


  “小玲子,那敬亭山,你听说过吧?”赵昭婷这样问道。


  小玲子扑哧一笑:“说真的,对于这敬亭山,我也没多少印象。只不过,这段时间,时常听赵姑娘说起,用那句话来说,就是,听得耳朵都快要起茧了……”


  赵昭婷隐隐体会到,对方的意思,其实更多的还是,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眼下多的是时间,既然想起了,最好还是专门去一趟,一睹为快。


  “好吧,此行的目的地,就是敬亭山!”赵昭婷下了决心。


  此后的好几天时间里,两人晓行夜宿,前往敬亭山。


  对于最终的目的地,赵昭婷倒不是很在意。之所以选择慢走前往,却是抱了万分之一的希望:如果一路慢走着,恰好对面也有人走过来。如果有那么一个瞬间,迎面而来的就是徐海韬,那是何等的惊喜啊!


  当然,想是可以这样想,只不过,这一路上,迎面而来的,尽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赵昭婷眼力再好,也没能见到自己所设想的“奇迹”。


  渐近敬亭山之际,赵昭婷就这样自我解嘲道: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从金陵城到敬亭山,也就是数百里地。由于不到一千里,一时没能见到徐海韬,也不足为奇……


  这天傍晚,两人来到了离敬亭山只有两三里地的一个小集镇。


  商议一番之后,两人决定,先找个小客店歇息一宿,明天上午再去登山。


  这天夜里,尽管说好了要及早休息,不过,赵昭婷依然难免几分激动:上一次是去探寻乌衣巷,这一次却是寻访敬亭山。从表面上看,乌衣巷就在金陵城里,探寻起来,也不用多费劲。不过,如果不是记得“乌衣巷口夕阳斜”这样的诗句,我倒是一时没想到非去不可的了。至于这明天即将要攀登的敬亭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只是因为,李太白在那儿留下“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样的诗句。


  这,应该也算是一种“慕名而来”吧?


  李白人称“诗仙”,他所吟咏过的名山大川,自然值得我辈前往探寻一番。要不然,这天底下,大山土岭多的是,你如何确定踏访的次序呢?


  当然,我和小玲子此次前来,还有另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目的,那就是,找寻徐海韬的踪迹。


  到目前为止,这个目的,尚未达到。遗憾、失落之类的感受,自然是有的。只不过,我也可以这样说,我尽力了,没能达到目的,只是因为老天不成全而已。


  好几个月之前,就在那金陵城的南墙,我睁大眼睛,也没能从那“金榜”上的看到徐海韬的名字。设想一下,如果此前去看榜,也是在南墙,那么,徐海韬会不会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感慨呢?当然,从生活的真实来看,他就算是不想“回头”,也是身不由己了!因为,随着朝廷的一纸诏书,科考最终戛然而止!徐海韬,无论如何,也只能另寻他途、另谋出路了。


  其实,另外的出路,总是会有的。只是,他一直都没露面,这样一来,他最真实的想法是什么,我也就无从知晓了。这个家伙,脾气倒是很倔的,就像一头牛一样,怎么也拉不回!


  跟“不撞南墙不回头”连在一起的,就是那一句“不到黄河心不死”了。如此说来,到目前为止,离那黄河边,至少还有好几百里的路程吧?在这种情况下,我有必要就此“死心”吗?这样看来,倔脾气也自有好处,不宜全盘否认。就比如说,一个人去挖井,挖了好几米,不见水,就想着要放弃,或者是另找地方。问题是,如果另外一个人接着挖,再挖了几米,还真的见到地下水喷涌而出。那么,那个中途放弃的人,又作何感想呢?


  嗯,不要轻言放弃,毕竟,我们也只是到了敬亭山附近……


  如此浮想联翩,也不知是过了多久,赵昭婷才倦极而眠。


  次日上午,用过早饭后,两人在准备了些干粮净水,就向敬亭山方向走去了。


  临行前,两人还下意识地按了按腰间,确认匕首就在那儿,才放了心。


  原来,将近两年前,在金陵城外遇袭,赵昭婷就深知道上险恶。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因此,此次外出,带匕首防身,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这敬亭山,原名昭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延十余里,有大小山峰六十余座,主峰海拔达三百多米。若论绝对高度,诚不能与华山、衡山、泰山等名山相争雄,不过,由于方圆数十里之内,地势较为平缓,因此,在山脚下向上眺望,望着那云雾缭绕的山顶,那“兹上亘百里,合杳与云齐”的秀丽风光,依然会让游客神往不已。


  在山脚下眺望片刻之后,赵昭婷和小玲子,沿着东南一侧的山路,拾级而上。


  时值暮春,阳光绚丽,不过,尚未到火辣灼人的地步,两人年轻力壮,走起山路来,也不算太吃力。


  半个多时辰之后,两人抬头望时,只见山顶上一座阁楼翼然其上。


  赵昭婷暗自寻思道:自古以来,在这敬亭山吟诗作赋之人,自是不少。不过,若论名气,多半当首推诗仙李白。遥想当年,李白登顶之后,才留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千古名句。这样一来,当地后人在李白登临处,建一座楼阁,一则可以纪念一下一代诗仙,二则可以让游客在那儿凭吊、观赏一番,也免了日晒雨淋之苦,可谓一举两得。人说这敬亭山是江南诗山,当不至于浪得虚名。不管怎样,既然到了这儿,就算只能感慨几句,不成文理,那最高峰,倒是一定要驻足一番的了……


  这样想着,她下意识地望了一旁的小玲子一眼。


  小玲子用袖子拭了一把汗,脸上却是笑意盈盈。那意思,分明就是:赵姑娘,要说登山嘛,我小玲子可没怕过谁……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灵秀鸿蒙天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