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与大巫山相邻,前者山多却水少,后者山多且水多。
大巫山水多,因为长江。
长江横穿大巫山的主脉,形成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巫峡绵延四十公里余,两岸的景观以巫山十二峰(登龙峰、圣泉峰、朝云峰、神女峰、松峦峰、集仙峰、净坛峰、起云峰、飞凤峰、上升峰、翠屏峰、聚鹤峰)为显,但巫峡远不止十二峰。
古诗有云:
“秀峰岂止十二座,更有零星百万峰”。
那一夜,夏铭一为首200人取盐队,就在这“零星百万峰”的其中一处。
……
月光,火把,山风,人类杀喊声。
黑夜里的山路崎岖难行、险象横生,一名踩空落崖之濮人顷刻间被3名同伴拉回山路,濮人骂骂咧咧的惊恐声音随即回荡山谷。
这是一支由夏铭一派出的探险队,以速氓、嚓西2人为首,少司纤儿给了探险队5条粗长的麻绳。
他们总计20人,4人一组,共5组人,每组成员的腰间皆系着粗长的麻绳。
踩空落崖者要么被同组的3人幸运拉回来,要么一组4人客死异乡。
夜幕下,队伍前方的、身处第二组的嚓西紧紧贴着身后的冷冰冰山石,他朝最前面的速氓提出严正抗议:
“不要再走了!太危险了!我们回营地复命吧!”
一手执松脂火把、一手持攀山铜钩的速氓朗声回应道:
“要回你自己回!那是我的同胞在遭受劫难!不是你嚓西的同胞!”
速氓、嚓西2人都不懂对方的母语,他们在用巴人的语言交流。巴国乃晚商时代的中国西南强国,其语言应用广,参照21世纪的东南亚国家流行讲中国汉语。
嚓西义正言辞道:
“女神给我们的任务是到‘巫咸国’取盐!使者(夏铭一)刚才明确说过:探险成员遇到危险马上返回!你速氓不要抗命!”
“别叽叽哇哇的!这样子,我们最前面的4个人往前探路即可,你带着其他人留在原地等待消息!或者原路返回!”
冷风中的嚓西说服不了倔强的速氓,惟有看着速氓带着3名最善于攀山的濮人远去,此时的峡谷杀喊声其实已经非常清晰,夏铭一派出的整支探险队已经离战事发生的地点很近。
巫峡自古存在众多支流,如大名鼎鼎的神女溪、小三峡、抱龙峡等。以速氓、嚓西2人为首的20人探险队尚不知道,战事发生的地点就位于巫峡的其中一条支流。
当速氓为首的4人终于艰难地攀过某一峰脊时,眼前出现的景象让4人目瞪口呆:
在某一段不知名的巫峡支流中,两伙人马正在水面上火拼,水面上遍布着密密麻麻的火光,有静止的火把,有乱飞的火箭,还有着火的独木舟。
速氓为首的4人在山峰高处,巫峡支流在低处,他们俯视到水面上存在着不计其数的独木舟。
独木舟,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水上运输工具。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
——《易辞》
火光照出了水面上的密集人影,当中既有类似于濮人装扮的士兵,还有类似于崇尚白虎、身批白衣之巴人,貌似巴人的一方在对战中处于明显的上风,而类似于濮人装扮的士兵们则被打得不成阵型,不断有人落水,落水的战败者在火光、冰水、江风中高声呼救,那是濮人的语言:
救命!救命!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