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焚书坑儒
书名:秦汉传奇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2057字 发布时间:2023-11-24

公元前213年,咸阳宫内,宴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觥筹交错,高谈阔论,群臣们共同庆贺秦朝北筑长城、南戍五岭,实现了全国的安定与统一。


参加宴会的群臣对秦始皇极尽歌功颂德之能,其中一位臣子仆射周青臣,最擅长阿谀奉承。


他赞美秦始皇:“以前秦国的疆土不过千里,全靠陛下圣明,平定天下,驱走蛮夷。”


“秦始皇犹如天上的太阳和月亮,光辉昼夜照耀大地。”


“只要是太阳和月亮的光辉所照射的地方,就没有人能够抗拒。”


“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没有战乱的困扰,能够长治久安,这都是秦始皇的功劳。”


“秦始皇可谓是古今帝王当中,最威严、最圣德的一位。”


有一个名叫淳于越的人,他看不惯周青臣的阿谀奉承,特别是对秦始皇往日的一些作为颇有意见,就说:“自商、周两朝以来,之所以能够长治千年之久,是因为分封了自己的子弟和功臣来辅佐治理。”


“秦朝刚刚起步,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而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并未分封自己的子弟。”


“我认为,秦朝应当效仿商周分封子弟和功臣的成功例子。”


“如果一味自吹自擂,将天下归于己有,却忽略了先辈传承的宝贵经验,即便有田常和六卿这样的大臣,但没有人协助,又怎能长治久安呢?”


淳于越还批评周青臣,认为这样的人只会阿谀奉承,怎么能算是忠臣呢?


秦始皇听了淳于越的言论,脸色顿时沉下来,但他隐忍没有发火,表现出一副认真倾听的态度,命人将淳于越的观点传达给其他臣子,以便讨论。


丞相李斯站了出来,对淳于越的言论进行了反驳:“历史是发展的,时代已变,适用于夏商周三代的治国策略已经不再适用。”


“如今,陛下开创了宏伟大业,建立了千秋万代的功业,这并非普通儒生所能理解。”


“淳于越所说的三朝旧事,有何值得效法之处呢?”


李斯还对儒生提出了批判,认为他们在朝廷上口是心非,在街头巷尾议论时政,以为能够批评皇帝就是了不起,把“标新立异”看作是高深的学问,这导致民心混乱,纷纷效仿,产生更多谤讪之言。


李斯认为,对这些儒生必须采取措施予以制止。


秦始皇对李斯的发言表示赞同,认为他说得在理。


紧接着,李斯提出了历史上著名的“焚书”方案。


第一,历史典籍,除了记载秦朝的一律烧掉。


第二,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著作,一律交到各郡的治所,由郡守统一烧掉。


第三,如果胆敢互相谈论诗书,就要杀头。


第四,“以古非今”讨论政事的人,一律灭族。


第五,令下之后,三十天内不烧书的人,一律判罪。


第六,有想学习法令的人,只能以官吏为教师。


第七,医书、药书、卜卦的书、种树的书,可以不烧。


秦始皇当即批准了李斯的建议,并且付诸实践。


一时之间,全国各地火光冲天,众多先秦典籍和当时的著作就这样在烈火中湮灭,转瞬成为灰烬,唯留后人一声叹息。


其实,秦始皇的同意“焚书”并非一时冲动。


长久以来,通过与儒生的接触,他不太喜欢儒生,很看不惯他们的一些做法。


尤其是一有什么不满,就口耳相传,甚至著书以传扬。


他们提出的一些意见,也大都很难实行。


早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至泰山脚下的时候,他怀着歌颂秦朝功德、进行封禅祭祀山川的愿望。


为此,他召集了七十位来自齐鲁地区的儒生,希望他们出一些主意。


然而这些儒生提出的建议,大多是一些难以实现的想法,比如“用蒲草包裹车轮,以免伤害山上的草木”。


秦始皇并未采纳这些建议,反而下令不许这些儒生参与封禅活动,导致儒生们对他心生不满。


恰恰这次泰山封禅的时候,上山途中遇到了暴风雨。


那些儒生正好有了话头,以此来嘲笑讽刺秦始皇。


自然而然,秦始皇对儒生不满更多了一层。


秦始皇实行“焚书”,也是给儒生一个教训。


虽然在焚书事件中,他对儒生还保持了一定的克制,但当怨气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爆发成了历史上令人震惊的“坑儒”事件。


公元前212年,有两位方士叫卢生和侯生,声称能炼制长生不老之仙药。


由于秦始皇一直追求长生,听说他们可以炼出仙药,就赏给了这两人大量的金钱用于炼制。


没想到这两人拿到金钱之后,只是假装进行研制,最终被揭穿。


根据秦法的规定:方术不验,一律处死。


卢生和侯生知道秦始皇生性残暴,许多忠臣都被处死,恐怕自己也难逃厄运,索性开溜算了。


此前,徐福等人曾为秦始皇远赴海外,寻找长生不老仙药,花费巨资却一无所获,令秦始皇极为不爽。


当得知卢生和侯生逃跑后,秦始皇龙颜大怒,破口大骂。


回顾之前,徐福等人求仙药无果,再加上卢生和侯生的背叛,可想而知,秦始皇有多么恼火。


秦始皇下令捉拿卢生和侯生,并吩咐御史彻查诽谤朝廷、扰乱民心的儒生和方士。


很快,所有对朝政发表意见的人都被抓捕,进行了严刑拷问。


为了避免受刑,有些儒生不得已乱供,导致第一个人供出第二个人,第二个人又供出第三个人,形成了一条长龙,最终有四百六十多名儒生被认定为违犯禁令,结果被活埋。


关于“坑儒”有一种更委婉的说法,据东汉时期卫宏在《诏定古文尚书序》中记载,秦始皇让人在冬天在骊山邢谷的温泉旁挖坑种瓜,本来这些瓜只能在温室的条件下生长,没想到竟然在冬天结出了果实。


秦始皇就召集了全国七百多名儒生前来实地考察,以找出冬天为何能结瓜的原因。


趁着儒生们兴致勃勃争论之际,秦始皇命令埋伏的士兵射箭,数百名儒生倒在箭下,永远地被埋在了山谷中。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秦汉传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