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槿儿的头发长得真好,又黑又亮,缎子面一样...’
白夫人款款走到女儿身后,轻轻拿起白槿宜如墨般的一缕头发,瞧着手中乌黑柔顺的发丝,她不禁轻声赞叹,
’是吗,嘻嘻,平时也没怎么觉得,但今日被娘这么一说,还真是越看越好看哩,许是随了娘的缘故吧。‘白槿宜巧笑倩兮,梨涡浅现,言语间,既有少女毫不掩饰的自得,又满含对母亲的敬爱。
白夫人却微微摇头,轻声说道。’娘的发丝质地偏硬,虽然你是我的女儿,可俗话说养女随父,你这一头青丝生得又细又软,光滑笔直,其实有七分像你的父亲。‘
‘是吗。’
白槿宜耸了耸肩,眼眸中闪过一丝不以为意的灵动,当下再未多言,只沉醉在这片刻的温馨之中,任由母亲手中的梳子在发间穿梭。
又过了一会儿,白夫人忽然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像是呆了一般,僵持在原地。白槿宜侯了半天,却迟迟等不来母亲的动作,她诧异之余,便用目光朝镜子边缘处扫了一眼,只见母亲正定定地凝视着自己头顶某处。
母亲,母亲!‘白槿宜小声的呼唤了两声。
’啊?‘白夫人这才回过神,眼中的恍惚褪去,再度恢复了温柔模样。
’您怎么了,怎么突然停下来了?嘻嘻,别是平日里被丫鬟们侍候惯了,现在轮到自己动手,反而做不来了吧?哈,我明白了,难怪女儿长这么大了都还不会自己梳头,原来根由在这。只我这份笨拙,却是从母亲这里传承下来的!‘白槿宜心情大好,没羞没臊的拿自己的缺点打趣着母亲。
听女儿这般说,白夫人也不怪罪,她嘴角勾起一抹浅笑,跟着伸出两根手指,轻轻点触着白槿宜的头皮。象牙梳齿滑过发间时,忽然顿在一片细软的发茬处 —— 那里藏着道浅粉色的疤痕,像朵倔强的小花开在墨色丝绒上。
“女儿,你可还记得,自己头上这块疤是怎么来的?” 白夫人轻抚两下,忽然轻声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探寻往昔的意味。
“嗯,好像是我六岁那年,瞧见院中的桃子红透,馋得紧,便学着别人上树去摘,哪晓得一个没站稳,径直摔了下来,脑袋磕在一块大石上,后来就落下了这块疤。” 白槿宜想了想,如是说道。言罢,还伸手摸了摸那块疤,像是在触碰儿时那段莽撞的时光。
’哎,你这丫头怎地如此粗心,明明是你八岁时的事,怎么给记成了六岁。‘白夫人轻声一叹,语气有些埋怨。
’哎呀,太久远了,我糊涂了。‘
白槿宜满不在乎地甩了甩脑袋,接着又一伸手,嗖地一下将裙子从身下提起,露出白腻圆润的大腿,上面一道浅浅的疤痕若隐若现。“还有还有,您看这,您还记不记得,这是我第一次骑马,从马上摔下来划的,当时可把我摔惨了,在床上躺了足足七天呢!”
’哎呦,快把裙子放下,大白天就春光外泄,让人看见,成什么体统?‘眼见女儿如此不羁,白夫人赶紧横拦一手,替她将裙子盖了下去。
’还好意思说?你那哪里是在学骑马,满城随人打听,哪有你这样顽皮的姑娘?一个人就敢跑到军营的马棚里,偷着骑走你父亲的马?天幸当时没有拖镫,否则的话,焉有你的小命在?‘
白夫人凤目微嗔,说着,忍不住伸出手指,在白槿宜的脑门儿上不轻不重的点了一下。
’嗯,那次的确有些凶险,父亲为了这事,头一次伸手打了我,虽然一点儿也不疼,但我却再也不能在家里骑马了。‘往事勾陈,历历在目,回想起自己孩提时的顽劣,白槿宜回味之余,亦不禁感到些许缅怀。
’那又怎么样呢?’
白夫人瞥了她一眼,淡淡说道:‘家里不许你骑马,你却偷着在外边骑了个遍!‘
’您怎么知道?‘白槿宜吃了一惊,眼神慌张,像是一只受惊的兔子。
’昨日我在堂上,见你走起路时的样子上蹿下跳,风风火火的,那时我便起了怀疑,但也只是猜想。方才我又见你腿上的肌肉紧实,膝盖与小腿的骨头,一看便是常骑马之人的模样,这下我才猜到。”
白夫人不紧不慢的说着,口吻虽显平淡,但条理清晰,言辞凿凿。
白槿宜听得瞋目结舌,她从未想过,平日里静默寡言,事事皆以父亲为主的母亲,竟然也有着这般聪慧颖悟的头脑,就像藏在花丛里的捕蝶网,看似温柔,却能精准兜住她所有的小把戏。
“啧啧,母亲今日可真是让女儿刮目相看,原来您心里跟明镜似的。” 白槿宜伸手捋着下巴,恍然大悟,眼中满是钦佩与新奇,仿佛重新认识了母亲一般。
白夫人并未回应女儿的夸赞,恰似凤凰收起羽翼,再度恢复成内敛沉静的样子。稍作停顿,她抬眸望向窗外,悠悠开口:“时光如逝水东流,眨眼间,你都已年满十八了,是吧,槿儿?”
“是啊,前几日才刚过了生辰,瞧您,刚才还说我粗心大意呢,现在怎么连自己也犯起糊涂了。‘白槿宜点点头,笑着回复。
白夫人也不回话,闻言,只是默默拾起一支簪子,仔细给白槿宜盘好发髻,随即望向窗外,玉兰花瓣正落在石桌上,像极了白槿宜儿时摔碎的玉镯,“为娘像你这般大时,也总以为日子会永远停在桃树下 —— 直到你外祖父说,女子的归宿是夫家的屋檐。”
许是想起了年轻时的往事,随着白夫人话音落地,她的双眼之中,逐渐升起一丝明快的光芒,但只停留了一瞬,马上就被另外一种复杂的神色掩盖住了。
白槿宜虽涉世未深,却也敏锐地察觉到母亲眼中那一闪而过的复杂情愫。
话题渐入沉重,一层看不见的阴霾,悄然笼罩了阁内,白槿宜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今日的母亲,似乎有一件极难开口的事情要跟自己说,这件事足以颠覆她整个世界。
心思转动之时,但见白夫人轻启双唇,以一种从未有过的郑重口吻,直面女儿,说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槿儿,你既已满十八周岁,亦是到了该为自己择一门婚事的时候了。“
果然是这样!一道晴天霹雳轰然落下,白槿宜瞬间呆若木鸡,像是中了定身咒。她秀口半张,目光凝滞,脑海中好像瞬间飞进去无数的蜂群,嗡嗡作响。
足足过了小半天,少女才从惊愕中抽离出来,两团红晕像是被疾风驱赶,刷地一下飞上了雪白的面颊。在白夫人期盼的凝视下,她用尽全身力气,脱口说道:”女儿不嫁!“
这一声回答清脆利落,屋里子仅仅只有两人,白夫人自然听了个真真切切,明明白白。
她早就料到了,自己一旦提出此事,女儿势必一百八十个不从,其实,叫她自己来说,强迫女儿出嫁,绝非是她的本意,只是丈夫命令已下,说不得,也只好叫自己这个当娘的,来委屈一下女儿了。
’槿儿,你也不必激动,这里只有我们娘俩儿。你不愿嫁人,想必是心中有所顾虑,若是如此,何以不对为娘说个明白?是因为腼腆害羞,还是心中已经有了倾慕之人?‘白夫人轻言安抚,试图叩开女儿紧闭的心门。
白槿宜早已羞得满面通红,只一个劲儿的摇头,心中但觉此事不妥,却不知该如何辩驳。
她踟蹰半晌,方才支支吾吾地说出一句:“娘,我不是腼腆,也不是心有所属,只是我确实不曾想过这方面的事,望母亲宽容,还是等到日后女儿长大成人,再做商议吧。’
’不曾想过?怪了,娘见你也并非是那懵懂之人,莫非...你有磨镜之癖?‘白夫人闻言,不禁微微皱眉,眼中满是疑惑,
’娘!您说哪去了!‘此话实在太过露骨,白槿宜听了,顿时大感羞窘,赶紧伸出素手,作势要堵白夫人的嘴。
’您怎么能把女儿跟那些...那些龌龊之人想到一处去!‘
白夫人不慌不忙,轻轻按下女儿的手掌,再次质问道:“哦,既然没有磨镜之癖,那就是天生懈怠,对自己的终身大事全然不上心喽?‘
’是。‘
白槿宜像是赌气一般,干脆地回答,“女儿就是不想嫁人!”
’孩子话!‘见她始终油盐不进,白夫人温柔如故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愠色,皱眉说道。
’你不嫁人,且等着做老姑娘?‘
’呀,您现在说话怎么跟父亲一样刻薄。‘白槿宜忍不住顶嘴,像是一只被人踩住尾巴的猫。
’这叫刻薄?你父亲骂起人来,可比这要难听得多!‘白夫人直接把话挑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