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数声鶗鴂
书名:爱文古诗注解 作者:小诸葛 本章字数:1416字 发布时间:2023-11-21

千秋岁·数声鶗鴂

宋·张先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选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

译文:数声杜鹃的鸣啼,又报告烂漫春光将要凋谢。惜春人更想将那残花折。怎奈何雨虽轻柔风却猛烈,正赶上这梅子发青的暮春时节。看那永丰坊的柳树,在无人的园中整日撒飞絮如飘雪。切莫把琵琶的细弦拨动,我深深的哀怨细弦也难倾泻。天如有情不会老,真情永不会灭绝。多情的心就像那双丝网,中间有千千万万个结。中夜已经过去了,东方未白,尚留一弯残月。

张先以“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及“云破月来花弄影”诸名句蜚声北宋词坛。在现存一百八十二首词中,内容涉及爱情、友谊、风土等多方面。尤其擅长写悲欢离合之情,能曲尽其妙。此词即是其中之一。

这首词写的是横遭挫折的爱情和“虽九死而犹未悔”的坚定信念。上阕以沉痛的笔触叙写遭遇破坏的爱情,但于词中却无一言明示,只让读词者自己去体味领会。《离骚》中有“恐鶗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鶗鴂是一种啼声悲切的鸟,在古典诗词中,鶗鴂是一个哀婉的“感时伤事”的意象,如辛弃疾亦有“绿树听鶗鴂……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又”字表明主人公与所爱者的爱情已不止一年了,但是由于遭到外界的阻力,爱情如“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此中无限沉痛之意,只以“歇”字道出而已。

多情的主人公于“惜春之余”所能做的,只是折“残红”而已,“残红”在词中,可说是象征着被损害而犹为当事者珍视的爱情。杜秋娘尝有词曰“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说的是折花当折于其盛颜之时。但此词中他们的爱情已沦为“残红”,主人翁却仍一往情深地去“折”取它,这动作又表达出对于雨疏风骤后的“红瘦”的依然无限的珍惜。紧承的“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寥寥十字景物描写,传达出的却是深层的含义:梅子于青涩未熟时节,居然遭受风雨之无情侵袭,悲慨之意含蓄蕴藉,非有心人不能真切领略。“永丰柳”语出白居易咏杨柳诗:“永丰西角荒原里,尽日无人属阿谁?”主人翁至此已是孑然独处,伴随着他的便只有如柳絮般“悠悠梦里无寻处”(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的爱情。

若就此词的上阕单独视之,似乎未脱“刻意伤春复伤别”(李商隐《杜司勋》)的窠臼,但下阕换头处忽然承以“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新意突起,令词情陡然一振。幺弦是琵琶的第四弦,弦幺怨极,就必然发出倾诉不平的最强音。李贺说“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张先却道“天不老,情难绝”,异曲同工,宣泄出“我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铮铮誓言,只因为在彼此用“思(丝)”织就的情网里,他们已给彼此缠绕了无数同心双“结”(“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任何人想割裂它都是徒劳的。

继之以这联千古名句后,全词以“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的景语作结,合于沈伯时在《乐府指迷》中所说的“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尾最好;令人于之抚玩无极,追寻已远”。陈廷焯说子野词“有含蓄处,亦有发越处;但含蓄不似温韦,发越亦不似豪苏腻柳”(《白雨斋词话》),可谓是此词的“金玉之论”。此词是兼有含蓄与发越的,另外,张先词还有或含蓄或发越之作——如《转声虞美人·夜月啼乌促乱絃》《苏幕遮·柳飞绵》《御街行·夭非花艳轻非雾》便为含蓄之作,《庆佳节·芳菲节》《南歌子·蝉抱高高柳》等则通篇基调发越。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爱文古诗注解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