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是当时最富有的人之一,他充分发挥了古代谚语“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含义。
关于吕不韦的祖籍,历史上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有可靠的说法,称他来自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是赵国人,但由于史料有限,无法确认。
唯一确定的是,吕不韦不是秦国人。
吕不韦对于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经营之道,非常了解,很快积累了巨额财富,为他之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有一年,吕不韦带着一大笔钱财,来到了邯郸,准备做一桩大买卖。
机缘巧合下,他竟然结识了当今秦国君主的孙子嬴异人。
公元前267年,太子赢悼死在魏国,后来被运回秦国,举行了国葬。
两年之后,秦昭襄王将其第二个儿子安国君立为太子。
安国君有个非常宠爱的妃子,即是华阳夫人,她是安国君的正室夫人,只可惜她一直没有儿子。
因此,一旦安国君即位,太子的人选只能从他的20多个孩子中选取。
嬴异人(也叫子楚),由于他的母亲夏姬不受宠爱,在秦国也备受冷落,太子之位肯定是与他无缘的。
所以他作为秦国的人质,被送到了赵国邯郸。
当时的列国形势非常紧张,自白起掌握兵权以来,赵国成为了秦国的最大敌人,因此嬴异人在邯郸的日子并不好过,
他自己也没有多少钱财,只能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嬴异人不仅难以回到秦国,还有可能死在他国,更不用提继承秦王的大位了。
直到吕不韦的到来,嬴异人的价值才真正被发现。
在吕不韦看来,嬴异人就是一件极有价值的商品,虽然现在可能一文不值,但只要自己经营得道,将来他的价值必定会大幅猛增,从而为自己带来巨大利益。
实际上,在来到赵国之前,吕不韦并不认识嬴异人。
那一天,吕不韦一见到嬴异人,就被他与众不同的气质所折服。
经过打听得知,他是秦国的人质。
吕不韦看到了这么好的机会,便向父亲问了三个问题。
吕不韦首先问父亲:“如果咱们种地,能够获得几倍的利润?”
他的父亲想了想,回答说:“大概十倍吧!”
吕不韦又问:“如果咱们贩卖珠宝和玉佩呢?”
他的父亲回答说:“至少是一百倍。”
最后,吕不韦大胆地问:“如果咱们扶持一个人,最终做了一个国家的君主呢?”
他的父亲倒吸了一口凉气,回答说:“千万倍,甚至难以估计。”
经过一番问答,吕不韦最终下定了决心,要好好经营嬴异人。
有一天晴朗的上午,吕不韦前去拜见嬴异人。
一见面,吕不韦表现得兴高采烈,说道:“只要你依靠我,一定能够扩大你的门庭。”
嬴异人听到他这样说,笑着回答:“你想扩大我的门庭?依我来看法,你首先需要扩大你自己的门庭才行呀!”
吕不韦知道,这只是嬴异人的玩笑话,所以他进一步向嬴异人解释道:“公子,您这就不明白了。”
“我的门庭确实需要扩大,但这一切还需要依靠你才能够实现。”
嬴异人立刻明白了吕不韦的意思,毕竟自己此刻也没有别的依靠,而且随着秦国和赵国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自己很可能会遭遇不测。
他对吕不韦的名声也有所了解:“经商有方,家财万贯。”
嬴异人认为,自己完全可以将他纳为自己的帮手。
吕不韦接着说道:“如今秦国君主已经年老,安国君做了太子,成为了秦国的继任者。”
“众所周知,华阳夫人是太子安国君最宠爱的妃子,然而她却没能生出儿子。”
“目前的局势很明确,公子您有二十多个兄弟,公子排行中间。”
“您不受秦王的宠爱,长期被留在诸侯国当人质。”
“即使秦王去世,安国君登基,公子您也没有能力去与那些儿子争夺太子之位。”
听到这里,嬴异人心领神会,吕不韦说得很有道理。
自己难道要一直默默无闻地待在赵国邯郸吗?又或者有一天,秦国大军压境时,赵军会毫不犹豫地杀了自己。
嬴异人当然不愿意继续这样默默无闻下去,于是向吕不韦问道:“先生说得对,但是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够挽救眼前的局势呢?”
吕不韦高兴地回答道:“公子现在处于危急境地,穷困潦倒,身在赵国,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可以进献给亲长或结交宾客。”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依靠一个有经济实力、而且对你没有威胁的人。”
“恰好我家中有千金,愿意全部拿出来帮助公子。”
“只要拿着这些钱财去秦国游说,侍奉好安国君和华阳夫人,那么将来的太子之位,就非公子莫属了。”
听完这番话,嬴异人立刻兴奋起来。
他向吕不韦保证,一旦自己登上太子之位,甚至成为秦国君王,他愿意与吕不韦共享秦国的一切权力。
毫无疑问,这种承诺非常诱人,也是吕不韦渴望得到的回答。
只有这种一本万利的生意,才能让吕不韦这种商人义无反顾地去冒险。
接下来,吕不韦将家中的一千金分成两份,每份五百金,分别用于结交宾客和购买珍奇玩物。
为了确保这次投资的准确性,降低风险,吕不韦甚至亲自前往秦国,首先拜会了华阳夫人的姐姐。
通过她,吕不韦很顺利地见到了华阳夫人。
吕不韦将自己从赵国带来的最珍贵物品,献给了华阳夫人。
华阳夫人见到这么多奇特的东西,放在自己的面前,当然高兴极了。
她对吕不韦更加亲近,并向他保证,无功不受禄,只要他有需要,而自己又力所能及,就一定不会辜负他的希望。。
吕不韦看到自己一番经营,终于有个中间人上钩了,心里暗自高兴。
只要这个中间人对这个“商品”感兴趣,并且保证帮助吕不韦推销它,那么这个稀有物品一定能成功售出,卖非常高的价格。
首先,吕不韦必须简要介绍这个“商品”的性能,说:“嬴异人天赋异禀,才华横溢。”
“即使在困境之中,也能够成功和许多宾客结交。”
“天下有能力的人,都愿意和他交往,其礼贤下士的名声,已经能够和魏国公子信陵君相提并论了。”
听完吕不韦的介绍,华阳夫人派人暗中打探,发现吕不韦所说的果然不假。
甚至秦国一些著名人士也十分愿意归附嬴异人,由可见此“商品”确实品质过硬。
其次,吕不韦竭尽所能吹嘘华阳夫人对嬴异人的重要性,说:“在嬴异人心中,夫人简直就像天一样,天下没有人能够超过她的地位。”
“嬴异人虽然身在邯郸,却心系秦国。”
“他对夫人和太子安国君的思念与日俱增,但却无法如愿以偿地见到她们的容颜,只能含着眼泪面对。”
听了吕不韦感情丰富的陈述,华阳夫人不禁对嬴异人心生怜悯之情。
最后,为了让华阳夫人完全把她的身家押在这个“商品”上,吕不韦从她的切身利益出发来说服她。
只有购买了这个“商品”,才能够永久地保持荣华富贵。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吕不韦采用了间接暗示的手段,并没有直接告诉华阳夫人有关利弊的话语。
他贿赂了她的姐姐,让她为他传达:“君主身边的妃子,很少是凭借才能侍奉君主,因为根据惯例,后宫不得干预朝政。”
“更多的人是因为自己年轻貌美,让君主心生喜爱,才能够获得荣华富贵。”
“可是这种人也有一个缺点,一旦年老色衰,君主必然会舍弃她们寻找新欢,对她们的宠爱也会减少。”
“现在夫人在太子身边,凭借年轻和美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风光无限。”
“但是夫人没有儿子,这样的风光能持续多久,还是个未知数。”
“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并使之长久,只有尽早结交一个有前途、且孝顺自己和安国君的王子,并将他立为继承人,像亲生儿子一样对他、扶持他。”
“无论夫人的丈夫是在世,还是已故,夫人的地位都能得到保全。”
“甚至一旦那位继承人成为大王,夫人的地位也会更上一层楼,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华阳夫人见自己姐姐的话这么说,终于下定决心,紧锣密鼓地开始扶持嬴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