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良,当你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离开人世了!永别了!我自私!我对不起你!假如有来生,我一定结草衔环相报!……张峰绝笔。”读着读着,张庆良不禁泪如泉涌。
张庆良虽然历经车祸和抢劫损失了不少的钱财,但凭借出色的头脑、缜密的心思以及准确的判断力,他还是很快东山再起,仍然把废旧金属加工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张庆良有一个同学张峰开了一间大型的铜材加工厂。由于他的工厂收购价格要比很多的厂家都要高,因此当地的很多废旧金属加工场的场主都主动把加工出来的线材都交到他的工厂。张峰也来者不拒,你有多少他就照收多少。凡是做生意的人都知道,每次交货后都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收到货款。同时,这也是最令每个生意人提心吊胆之处。他们最担心的是工厂老板卷款潜逃,那个时候他们就会血本无归。所以,除了看重收购价外,他们更看重的是工厂老板的信誉度和经济实力。
无论是信誉度和经济实力,张峰在当地也是独一无二的。他除了有几千平方米的厂房外,每次付款都十分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不管是熟客还是第一次交易,他都一视同仁,从来不会故意拖欠货款。
张庆良凭着与张峰的同学关系,更是对他信赖有加。张庆良从加工厂的起步和发展到如今的规模,他都是把加工出来的铜材交到张峰的手上。双方一直合作得亲密无间,天衣无缝。因此,张庆良从来没有想到过他们之间的合作会出现什么意外。
有一天,张峰破天荒地带张庆良参观他的工厂,而且情绪特别高涨,话也特别多。张庆良看着工厂里忙碌的工人,堆积如山的产品,以及听着他不停地接电话,下订单,张庆良为好友的红火前景真心感到欣慰。参观完生产车间后,他们在张峰豪华的办公室里品茶聊天。突然,张峰笑呵呵地对张庆良说:“庆良,想不想投点钱到我工厂?”
张庆良笑着回答:“开玩笑吧!我哪有钱投资?”
张峰一本正经地说:“不是开玩笑,讲真的!我看你整天忙忙碌碌都赚不了几个钱。作为朋友、兄弟,我想关照关照你。”
张庆良见张峰好像是来真的,于是想了想说:“我也想赚多些,但一来钱不多,二来对做这行生意一窍不通,怎么敢投资呢?”
张峰正色道:“难道这么多年兄弟,你还不信任我吗?”张庆良连忙说:“怎么会呢?你可别多心!”
张峰问道:“那你最多可拿出多少钱?”张庆良思忖了一会道:“我自己手头有一千万,再问亲戚借点,最多能拿出二千万!”
张峰犹豫了一下道:“虽然是少了点,但投资到我工厂也会有一笔不错的收入。我每年给你百分之三十的利息,当作是分红,旱涝保收!”
张庆良连忙感谢道:“那太好了!不过,这二千万可是我全部身家,你可得帮我看紧点。”
张峰哈哈一笑道:“你就一百个放心吧!二千万对我来说是小菜一碟。不是看在你是我的朋友份上,我还不要呢!”
妻子刘秀珍见张庆良把全部身家投资出去,便有点担心地问道:“正所隔行如隔山,不熟不做,会不会太冒险了?”
张庆良自信满满地说道:“张峰是我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他绝不会骗我的!”
妻子继续提醒道:“防人之心不可无。你和张峰不是有个朋友叫陈光的吗?你不如听听他的意见?”
张庆良想了想道:“陈光与张峰已经反目了,他肯定不会说真话,只会泼脏水。况且那样做,不是对张峰不信任吗?我们千万不能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妻子见张庆良如此自信,便再也不好说什么了。
过了几天,张庆良便到银行办理了转账手续。办完委托手续后,张庆良随手发了一条信息给张峰:“已转账,请查收!”谁知张庆良刚把手机放回裤袋,张峰的电话便打了进来。
张庆良刚想说话,张峰用低沉的声音说道:“庆良,永别了!我对不起你!来生再做兄弟!”张庆良的心瞬间怦怦乱跳,仿佛要跳出喉咙。张庆良刚想追问发生了什么事,手机断线了。张峰的话如一声惊雷把张庆良吓得脸色煞白!张庆良连忙拨打张峰手机,却提示对方已经关机了。不祥的预感和恐惧感如潮水般袭来,张庆良一时变得呆若木鸡起来。
过了一会,张庆良的手机突然响起,原来是张峰的妻子如兰打来的。张庆良刚接通,里面便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庆良,张峰跳楼自杀了!”
张庆良全身顿时像筛糠似的颤抖起来。他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我马上过来!”刚放下手机,准备开车去张峰家。
突然,手机又响了起来。张庆良已经被前两个电话弄得心惊胆战,晕头转向了。张庆良担心又有噩耗传来。张庆良用发抖的手接通了电话,一把亲切的声音传了过来:“张先生,您好!我是农行的客户经理,刚才您在张庆良行办理的转账手续收款人姓名错误,钱被打了回来。请您再确认一下收款人姓名是不是叫陈胜州?”
张庆良回答道:“收款人是陈胜州,没错!”
客服经理继续道:“我们发现有一个叫陈胜洲的人也是这个账号,但您提供的陈胜州这个州字是没三点水的!”
张庆良连忙说:“你等等,张庆良马上查查。”张庆良打开张峰之前发给他的账户信息,原来他真的把洲字看成了州。
张庆良连忙说:“原来是我看错了,真的是有三点水的洲。”“先生!那还需要继续转账吗?”
张庆良急忙说:“不用转了!”
面对着失而复得的二千万,张庆良的心像打翻了五味瓶。
接下来的几天,张庆良怀着沉痛的心情帮助张峰妻子办理身后事!虽然张峰骗了张庆良,但张庆良还是把他当兄弟似的送上最后一程。张庆良也从张峰妻子口中了解到张峰自杀的原因一一经济崩溃!张庆良没有把张峰骗张庆良钱的事告诉他的妻子,张庆良不想再在她的伤口上撒把盐。但张庆良始终想不明白:“张峰真的到了必须自杀的境地吗?他骗我钱不是为了自救又是为了什么呢?”
当张庆良百思不得其解之际,一封信解开了所有的谜团。
张峰自杀几天后,张庆良收到了他生前寄来的一封信,真相终于大白了。原来一年前,张峰的电缆厂又再次陷入了经济危机。他抵押了所有厂房、房产和豪车,从银行贷来了几千万,本来以为可以把厂子救活,谁知却由于大环境实在太恶劣,投进去的钱全都亏掉了。
如果这时他能收手,关闭工厂,还可以全身而退,等待东山再起!但他不愿放弃十几年的心血,不愿从头再来!于是便冒险从民间借贷了两千万,试图把厂子救活。谁知残酷的现实再次让他的梦想破灭。他一下子背负了近五千万的巨额债务。如果把银行的讨债比作和风细雨,那么民间的追债可谓是血雨腥风!面对着民间债主要打要杀的追债行为,张峰感到自己已经是山穷水尽,走投无路了。他无法面对残酷的现实,不愿承认自己是穷光蛋,认为只有一死才能不拖累妻儿,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但想想自己没给妻儿留下一分钱,担心他们日子过不下去。
于是便打算从朋友那里骗点钱留给妻儿。可借遍了所有生意上的朋友,都没有一个愿意借钱给他。经过一番苦苦的挣扎,他决定利用张庆良对他的信任,设了一个局,骗张庆良上当。跳楼前,他收到张庆良转账的信息,以为张庆良已经把钱转到他妻子的账户——他瞒着妻子开了一个陈胜洲的银行账户,于是便狠心地一跃而下,谁知偏偏最终还是人财两空。
读着他反复恳求原谅的语句,张庆良心如刀割,泣不成声。张峰兄弟,如果二千万能挽回你的生命,张庆良心甘情愿被你欺骗。张峰吾弟,来生我们还是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