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云暗浮秋尚早,朝辉弹曲又平安。天君谓我晓深情,只是一念已惘然。
东山是银夏帝国北方的大山,与东方蓟岭遥相呼应,同西方曹山交会于鹰喙沟。东山起始于东北方的鹫峰,亦是大山的最高峰,向西南绵延千里至东来峰后,渐渐没于银河北岸平原。
鹫溪、兆河是发端于东山的两条河,一条流向东方汇入大津湖,另一条汇入明湖,皆是帝国北方重要水源,维系着二十余个乡镇运转。
深秋时节,东山东来峰层林尽染,浅绿色、翠绿色、深绿色和各种描绘不出颜色的色彩,一起绘就了一幅巨大的密林壁画。
秋霜之后,山中的枫叶由绿转黄,由黄渐橙,由红而紫,显得五彩斑斓,使壁画更显饱满。挂在峡壁上的飞瀑笔直地倾泻到谷底,撞击在峡谷底部的巨石上,飞溅起大朵大朵的水花,如同被惊起的飞鸽。谷底的小溪曲折蜿蜒,清澈见底,渐渐隐没在谷底的树丛和汶篁之中。
东来峰峰巅有一座行宫,可以全角度欣赏东来峰之景,尤其是可以俯视半山腰以下的风景。
浮悬于山中的花香、草香和泥土味道,混合在一起,于风中四处飘荡。鸟鸣声不绝于耳,间或有几声猿猴的长啸,从林中深处传出,好像武林高手吐纳呼吸一样。树梢上的松鼠窜向树冠,惊恐地四处张望着,小心翼翼的样子令人可笑。
突然,一粒小石子如箭般飞出,打中了松鼠站着的树梢,气得松鼠跳到树下,沿着弯弯曲曲的盘旋的崎岖小路,向密林深处逃走了。
“月儿,你不要这么淘气,还像一个小孩子似的。”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说道。
“爹,咱们干吗到这深山老林来啊!”一个女孩子的声音响起来。
女孩子的声音很动听,若是年轻男人听到了,一定会心池摇荡。不过,若是他睁开眼睛看,一定会被女孩子吓一跳。
树下站着两个人。男人上了年纪,衣衫褴褛,头发乱蓬蓬的,脸上尘垢斑驳,眉毛又长又灰,胡子灰白如同井绳。可怕的是女孩,穿了一身树皮衣,头上还戴了一头大鹫状的帽子,着实让人无法理解。
“你学了异人之术,就要为异人堂出力,难道还问为什么吗?”男人呵斥道。
“好,好!谁让我装什么像什么呢?”女孩扮了一个鬼脸。
“你还记得我说过的东山传说吧!”
“不记得了,哦,我要是记得,能顶酒喝吗?”女孩咧嘴问道。
“一个女孩子,就知道喝酒,成何体统。”
“您是异人堂传人,还装成乞丐,又成何体统?”女孩反问道。
“哎,我真是拿你没辙啊!”
“爹,你讲故事吧!”
“相传,远在潜龙纪时代,东山一带有一只大鹫,是极为凶悍的猛禽,两翼张开可以覆盖十里。大鹫以山中走兽为食,亦不时飞到各地,击杀山中的异禽为乐,致使不少土著百姓受苦受难。”
“嗯,该杀。”
“彼时,蓟岭鼓峰有一位神者,乃是从东方大海域外游历而来,其法术与亚夏极有渊源,似乎得益于上古神龙所授。这位神者有一面石鼓,乃是其修炼多年的法器,得到日月精华所滋养,具有特别强大的法力。
“听说大鹫四处为祸,神者心生善念,携带着石鼓西行,来到了东山的一座高峰上。神者结庐而居,用山涧泉水洗净石鼓,独坐于峰顶击鼓为乐。那乐声与流云融会,变成了无数异彩祥鸟,翻飞于那高峰之巅,引来了更多的飞禽走兽。”
“神者挺坏啊!”
“大鹫在鹫峰上休息,看到东山中部祥云流转,各种异鸟上下翻飞,不由得凶性大发,意欲擒杀以得其乐。它纵跃入空,发出阵阵唳叫,仿佛一片乌云席卷而来,想要将那山峰吞没。
“神者见大鹫来势汹汹,将石鼓抛向了空中,化出了万道金光,如同千万柄利剑刺向大鹫。大鹫着实厉害,眼见石鼓光剑袭来,猛扇两翼掀起巨风,形成了护体强波。光剑不能袭身,石鼓之光渐渐暗淡,缓缓地从空中落下。”
“我倒是支持大鹫。”女孩晃了晃头道。
“大鹫以为神人法力有限,更是气焰嚣张地高高盘旋,将其舌头吐出化而为鞭,欲将峰顶草庐与神人一击两半。鹫舌裹挟着风雷之势,直劈向神人的头顶,眼看就要得逞。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那石鼓一分为二,将鹫舌紧紧夹住,继而从鹫嘴中扯了下来,随后抛向了天穹之外。
“受到如此巨痛影响,大鹫凶性彻底激发出来,咆哮着扑向石鼓,意欲将石鼓吞入腹中。两片石鼓化于无形,将大鹫双翼捆缚,使其不能随意翻飞,更无法击杀神者。神者见石鼓法力已现,自己便从草庐间走出,轻轻地用手指指向大鹫双眼。
“大鹫双眼应指而出,各飞向东山的两侧,化成了两股清泉,回馈那些被大鹫所伤的飞禽走兽。大鹫仍抖动着身体意欲反抗,神者便随意取峰顶树枝与青草,编织成一顶圆形花环,戴在那大鹫头顶,最终使其安静下来。”
“真是可惜。”女孩叹道。
“为害四方的大鹫被镇于此峰,神者将一半石鼓留下为宝,成为东山的神脉之源,后世便为此峰取名为神鼓峰。那神者带着另一半石鼓东归,重新返回鼓峰修炼本真,世人又称之为东鼓之神。”
“为了控制廊中文化,共同成就亚夏同族的文明,庄帝派帝国大学士长孙德顺来到神鼓峰,意欲以土著神话为本,确立东鼓之神的地位。”女孩摇头晃脑道。
“长孙德顺祖上是鹰族贵族,依托鹫溪与大津湖为本,打造了津门镇,与冷家先祖是至亲呢!”
“我知道。”冷月说道。
“经过数年考证与推测,长孙德顺向庄帝呈报结论:东鼓之神乃是伏易大神四大法老之首,曾帮助伏易大神确定了亚夏神谱。四大法老是元始、太真、通天与地浩,分别擅长鼓、瑟、琴与笙,也被后世尊为‘鼓瑟琴笙’四神。”
“爹说过,刀剑神殿还为四神留了法宝呢!”
“是啊!元始本是中海定海之神,其石鼓正是定海之宝,后来受到归墟混沌之神蛊惑,离开中海海域西行,意欲参与世间大神角逐。太真是穹空飞石所化,其本状正如一瑟,曾与上古神龙源出同星,法力与神通是极其强大的。通天原是圆周山上一株大树,得到混沌初开所点化,最终成为法力惊人的通天之神。地浩是黑暗大地之下的一块玄铁,纳百川之灵气于其身,亦成为一位全身漆黑的地王神。”
“嗯,听着都挺强。”
“四神均认为自己法力强大,于天地之间相斗,害得天地为之颠倒,生灵为之涂毒凋敝。恰在那时,伏易大神横空出世,将四神降伏于亚龙峰上,并封四神为上古四大法老,陪同自己一脉统领世间万物。”
“四大法老神话真的存在吗?”冷月问道。
“总之,长孙德顺旁征博引,证明帝国与廊中有中土渊源,赢得了庄帝的信任与肯定。为了褒奖长孙德顺功绩,庄帝曾多次驾临东山,于神鼓峰上建造德顺坛,作为帝国皇家祭拜之所。”
“后来呢?”
“到了庄帝晚年之时,他已无法巡游四疆,常常乘坐龙驾,来到东来峰小住。”
“也就是东山行宫的位置?”冷月问道。
“没错。其实,行宫旧址存在颇早,乃是灭龙纪中期建的观景台,由威国名将卻纪所造。郤纪是廊中满江南岸盼归镇人,先祖是鸠族部落首领,后来由于战败逃离鸠山,渡过糜河到了归岭、威虎山一带。到了郤纪父亲郤碨在世之时,郤氏在威国已经名声大噪,帮助威国崛起,控制了仙女湖、鬼湖领域大片疆土。”
“后来,郤纪得到威国侯的支持,率领一支部队穿过银谷山口,沿着廊中商人开拓的商路,屯住到了东山东来峰下。”冷月说道。
“郤纪征讨曹山、萧山一带土著,还与武国军队联手西进,抵达了临江流域,为威国在廊中域外开拓不少地盘,抢夺了许多人口与资源。郤纪对东来峰依旧情有独钟,派人于峰巅修筑观景台,还打造了一条便路方便上山。”
“就是我们能够看到的那一条吗?”冷月指着对面东来峰的一条小径,问道。
“是啊!昭皇执政银夏帝国之时,东来峰观景台已经损毁严重,便路亦杂草丛生崎岖难行。确定打造东山行宫之后,昭皇派人专门修建了一条坡路,方便马车上下,定期命人运输行宫一切用度和物资。
“坡路从峡谷底部的溪流处,延伸到山外边的荆棘小路,由匠师、役夫开凿数月完成。路慢慢随着山势升高,然后绕着山丘再次逐渐攀升,在一块地势较为开阔之处拓宽,并与原有的台阶相交。之后,坡路再次向上修建,在山丘的另一侧达到顶端行宫外的平台。”
“爹,你参与过行宫建设,感觉如何?”
“行宫建设非常妙。山丘顶端的大理石平台接近于圆形,力争每个平台的角度都能看到最美的风景。平台正中央是行宫大殿,大殿的穹顶之上,共有二十八根拱梁,拱梁之间有不少隔断红梁木,上面雕刻着各种各样的鸟兽,形状千姿百态,但绝无重复。”
“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