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立足于南洋(三)
书名:乱世风云 作者:英雄立马起沙陀 本章字数:10963字 发布时间:2023-11-15

嘉归元年开始,南洋的晋阳王国实际上已经完全与海山洲的晋国没多少隶属关系了。而南洋的晋阳王国是一个特殊存在,名义上是一个大行台,但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一个以霸府大行台名义存在的国家。

大行台下设五个平级互不隶属的衙门,分别是大行台尚书省、大行台枢密院、大行台内阁、大行台御史台、大行台元帅府。大行台尚书令、大行台枢密使、大行台内阁留守大臣均为正一品,大行台行军元帅为从一品,大行台御史中丞为正二品。

除了这些军政衙门外,还有一些直属于晋阳王府的特殊衙门,如内事厅、仪仗司均不隶属于大行台,直属于晋阳王府。战斗力最强的雄威军也不隶属于大行台元帅府,而是直隶于晋阳王府。

马玉隆以晋阳王的王爵身兼大行台尚书令、大行台枢密使、大行台内阁留守大臣、大行台元帅,是这里的最高统治者。距离皇位一步之遥,但是这一步却不能轻易迈出。

嘉归元年三月,马玉隆下令海山洲颁布的晋国律法在南洋之地,如与南洋律法有冲突时候,则以南洋律法为主。

这道命令的下发,实际上意味着南洋距离最后脱离海山洲的晋国朝廷的控制实际上只剩下最后的一步之遥了。

马玉隆其实还是非常谨慎的,按照更为激进的王子师、卫长庆等人的想法,他们要让马玉隆称帝,自己建元。但是马玉隆断然拒绝,因为自己的母亲、义母尚在,他又是孝子,后顾之忧较大。另外主政的目前还是祖父留下来的那些人,多少还有旧情在,不能完全不管不顾。相反如果立即就称帝建元,会让海山洲原本中立或者暗中支持自己的人也逼到亲燕派那里,所以他断然拒绝,至少在目前还不是时候。

马玉隆内心不是不想称帝,除了有后顾之忧外,还有就是袁守阳的竭力劝阻,认为此时万不可称帝。

三月二十日,在朝会上,王子师、卫长庆等竭力要求称帝。说了一大堆的理由,袁守阳一句话不说。马玉隆询问之,袁守阳这才开始说。

袁守阳:“如若南洋和海山洲互不隶属,臣力主大王称帝。然而南洋至今至少在名义上还是隶属于海山洲的,所以臣反对称帝。大王是海山洲人,许多大臣也都是那里出生的人。如果我们自立,那么我们将来反攻海山洲的依据何在。将来反攻就会由收复的正义之举而变为进犯,这大为不利。我们可以不顾南洋与燕朝的名义藩属关系,但不得不顾及自世祖以来南洋与海山洲的特殊隶属关系。何况大王的生母与义母王冰茹尚在,与大王之情非比寻常,如果此时称帝,她两位老人家又会怎么想,朝中许多倾向于大王的人又会如何想。他们会认为大王没有继承高宗先帝的基业,而是只贪图自己的地位,因此此时称帝也万万不可。大王不是不可以称帝,而是时机未到。臣认为如果要称帝,必须具备一些条件,如若燕朝单方面改变海山洲的特殊现状,如若海山洲的马玉晓及其臣属出卖海山洲给燕朝,则我们称帝名正言顺,且会得到众人响应。”

袁守阳的解释非常合适,马玉隆甚为赞同,他开始想到的主要是后顾之忧,核心自己母亲和义母尚在海山洲,恐成为人质。但是袁守阳的分析了除此以外的更深层次的与海山洲和与燕朝的特殊历史原因,眼界非常之高。

五月,马玉隆授予自己的亲信,也是贴身的警卫将领赵南昌以陆军中将军衔,赵南昌没有卫长庆那样的战功。毕竟他主要的任务就是保护马玉隆,当然他的勇武也不错。

八月,马玉隆在南洋设立南洋内事厅和南洋仪仗司,最高职位为留守,其次为副留守。内事厅、仪仗司均隶属于晋阳王府,而不隶属于大行台。内事厅以妻子王媛薇兼任南洋内事厅留守,刘颢栎为副留守。以赵南昌为南洋仪仗司留守。

每当空暇的时候,马玉隆就会拿出那个小发钗,想起了和郑舒丹那个孩子在一起的欢乐时光。而王媛薇也知道了这件事,很希望将来能见到这个让丈夫发呆的小孩儿。

嘉归元年十月,马玉隆和王媛薇的次子出生了,其名为马鸿锋,然而这个孩子在次年五月的时候就不幸夭折,让马玉隆、王媛薇十分悲痛。

嘉归元年到五年,南洋各地基本上是风调雨顺,除了海东州在嘉归三年受海风影响有些损失外,其他各地基本没有什么太大的灾难。

而这五年里,海山洲整体上也比较太平,但这也是最后的太平了。

嘉归元年到五年,王冰茹实际掌握了晋国的主要权力。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马廷传的过度亲燕的举动。却也继续执行着马怀锡所定下的为南洋输血的政策。尤其是嘉归三年,她授意戴文琮的枢密院再将晋军海山洲精锐七千人调往南洋剿匪。次年,又将海山洲海军中大鸟船中的最大的载炮三十六门的战船十五艘全部调往南洋。这也是王冰茹能为马玉隆做的最后的几件大事之一了。而在此次南调之后,海山洲的海军已经完全不是南洋海军的对手了。同样多年的劳累,让王冰茹已经是病入膏肓。

嘉归五年正月,重病缠身的王冰茹在亲信王航敏、高雅琼的陪同下前往宁安府休养过节,马玉隆得知后秘密前往宁安府探望。这也是王冰茹与马玉隆的最后一次见面。崔露苑本想也一同来,但被办事大臣衙门所阻止,因为一旦崔露苑也去,如果被接走,马玉隆就再无后顾之忧了。

正月初八,马玉隆、王媛薇、王子师、赵南昌、裴振虎等亲随来到了宁安宫去拜见病重的王冰茹。南洋以袁守阳留守。

在见面后,马玉隆、王媛薇、王子师立即跪倒在王冰茹面前,那种伤感和亲切,瞬间让他们落泪。

自从和宁十年后,马玉隆再未见过义母,不想五年的时间,王冰茹竟然苍老的完全不像样。而王媛薇、王子师更是一件十五年没有见过自己的姑母了,更是泣不成声。

马玉隆他们自然带来了许多珍贵的名药、补品,王冰茹也都收下了,问:“你们还好吗?”

马玉隆等说:“我们还好,义母您可一定要保重身体啊。”

王冰茹叹了口气说:“哎,我自己的身体我知道,来日无多了,要去见先王了。”

马玉隆:“您一定能长命百岁。”

王冰茹,笑了笑,说:“我已经看透也看淡生死了,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已经七十五,足够了。何况即使活到百岁,也得走啊。贤纯、贤惠王后都过百岁,最后不也一样。何况活的越长,就要经历更多的白发人送黑发人,我着实承受不了了。”

王冰茹所说都是肺腑之言的心里话,也让马玉隆等无不感慨。

王冰茹:“我死后,晋国的未来如何,只有天知道了。其实未来如何,也并非全无所料,我只有最后一个愿望,你能答应吗?”

马玉隆:“我竭尽全力。”

王冰茹:“我走后,不管如何,你都不要伤害你的弟弟玉晓,虽说他是谢侑芯所生,但也毕竟是你的弟弟。我对得起先王,可不希望对不起你父亲啊。”

不待马玉隆说,王子师就先说:“姑母,怎么不担心他们会不会对姐夫有谋害之心啊。”

王冰茹:“这十五年来,我慢慢观察和照顾玉晓,发现这还是个好孩子,和那个妖后不一样。何况谁能伤害的了你们啊。你们有权有兵有钱,他实际上也是一个可怜人。有些事情我现在无法给你们说,但你们迟早会知道。”

看到王冰茹的话里有话,马玉隆说:“好,义母放心,我答应。”

王冰茹满意地点了点头。

另外,王冰茹也受马玉凯委托,将马玉凯的次子马鸿策(凤翔四十七年出生)托付给了马玉隆。马玉隆也接受了。

很明显,整个和宁、嘉归年间,马廷光后裔的马玉坚、马廷传嫡系的马玉凯两脉人马被谢侑芯、张仲春、梁成峰打压的几乎是毫无还手之力。若非王冰茹极力保全,恐怕早就被解决了。为此两家都想尽办法逃离海山洲前往南洋求生,而且也只能通过王冰茹。

本来马玉凯想将所有的儿子都送往南洋,但那样风险太大且会给王冰茹带来不小麻烦,只能走一个,故而让最能干的马鸿策先走。长子马鸿政最为孝顺,不肯离开。三儿子马鸿朗也认为还不到万不得已时候,不要离开最好。

之后的几天里,王冰茹在马玉隆即王媛薇、王子师的陪伴下度过了人生最后时光中最愉快的几天。

而这几天里,裴振虎、赵南昌也大肆向宁安府的官吏、将领大献殷勤,与他们拉关系,毕竟相对于亲燕派占优势的海京府、宁阳府,宁安府还是有不少支持马玉隆的,或者是倾向于南洋和开放的官吏、士绅的。

正月二十三日,马玉隆离开宁安府。

二月初,王冰茹等返回海京府。

五月开始,王冰茹病情加重。

六月十八日,王冰茹自知将不久于人世,进行了最后的交代与部署。

二十日,下令将自己最信任的侍女王航敏、高雅琼全部派往南洋辅佐马玉隆夫妻,并带走了大量机密文书。另外写信给马玉隆,希望他们好生照顾自己的两个侍女,让她们将来有个好人家。

同时计划将崔露苑送往南洋,但在一切准备就绪和即将成行时,王冰汝于七月二十八日去世,年七十五岁。

王冰茹去世后,其母崔露苑也被张仲春随即被扣留软禁,同时以马玉晓的名义下令马玉隆,不得反回海山洲奔丧祭奠。

嘉归年间,随着马玉晓逐渐长大,对母亲谢侑芯的奢侈、专横及张仲春、梁成峰的跋扈内心已经是十分不满,相反对王冰茹的温婉和才能十分佩服,有意继续王冰茹的政策。这让谢侑芯等人十分不满。

七月九日,王航敏、高雅琼来到了兴京府。马玉隆、王媛薇给予了隆重礼遇,同时当日就给予他们南洋内事厅副留守的品级,毕竟她们在内事厅多年,经验老道,也能让南洋内事厅更正规,更有效率。

八月底,在得知了王冰茹去世的消息后,王航敏、高雅琼二人于八月二十六日深夜请见马玉隆,并且要求只和马玉隆一个人说,不允许有其他人在场,也得到了同意。

三个人见面礼毕后,马玉隆说:“两位有何要事。”

王航敏:“我们也是奉命,是您的义母临终的遗命,而且是口传。但是所说的事情,却有实证。”

马玉隆一听,看来是绝对的机密,说:“请讲。”

王航敏:“谢侑芯那个妖后,还有张仲春、梁成峰三人都是燕朝的密探,海山洲这几十年的江河日下,是他们按照燕朝的旨意来办的。”

马玉隆虽然对此也不感到太意外,但还是有些震惊,说:“这可有实证,不是小事情啊。”

高雅琼:“有的,是他们利用了先王(马廷传)内属的心理,逐步诱导和不断进行破坏的。”

说罢,拿出了厚厚的一堆证据。

原来王冰茹在和宁嘉归年间做的头等大事就是调查谢侑芯及张、梁二人的背景还有图谋,这也是马怀锡生前给他的秘密任务。从凤翔晚年开始,马怀锡就怀疑三人是燕朝的密探。在嘉归三年底,历时十三年终于调查清楚。

事情原委是燕朝天龙皇帝晚年就开始进行的一项长期秘密谋划,目的是对海山洲进行内部渗透和破坏再到架空,直到最后彻底内属。凤翔四十年以后燕朝每年都从海山洲及福海地方招募才艺双绝的女子进行秘密特殊训练,最后选中了谢侑芯。然后利用她俘获了马廷传,并控制。

而张、梁二人都出生于思宁州,不到二十岁时,就被燕朝在思宁州的密探开始有意识地提拔,接受了燕朝的教育,思维办事风格与燕朝人毫无二致。而在和宁三年后更加强烈。因为燕朝内地平乱后,财赋损失巨大,迫切需要一个新的财赋来源地,这就是海山洲。另外在和宁晚年和嘉归年间,二人多次与谢侑芯发生了奸情,并有私生子。除此,谢侑芯和其党羽还不断用金钱和美色拉拢禁军将士为其效劳。另外,张、梁二人在海京府北部的一处清河山庄实际上是一处秘密妓院,还有平海城里也有。这里有燕朝提供的各种高级妓女,由办事大臣衙门幕后管理。主要任务就是拉拢腐蚀晋国高级官吏和将领。王冰茹得知后十分震惊,然而却不能说。只有在临终前,通过王航敏、高雅琼秘密告知了马玉隆。

马玉隆看后,极为震惊和恼怒,对二人说:“此事还有谁知道。”

王航敏:“海山洲已经无人知道了,南洋就只有我们三人。”

马玉隆:“那就好,此事太过于机密,这也很重要,目前还不能说。你们也都明白事情的重要性。”

王航敏:“大王,我们明白,臣等告退。”

马玉隆:“好。”

除此外,王航敏、高雅琼还将一些内事厅多年来搜集到的不少详细文书也都留给了马玉隆。这些文书都非常重要,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数据。其中包括从凤翔三十年之后到嘉归五年的时间里,燕朝利用种种途径诱拐了海山洲的平民百姓近十万人,不少成为宫女、奴隶、太监;海山洲境内如今缠足者无以计数,仅宫中缠足者就有百人之多;海山洲燕朝经营之青楼、烟馆计二十余处;和宁元年到嘉归五年,海山洲南下前往南洋未归者之人数约三十二万人;凤翔三十年年到嘉归五年,按照成例,有组织的运往南洋移民者人数总计三十七万人。

另外还有海山洲的燕军驻防图、兵器配备情况及平海城防卫图等。

可以说王航敏、高雅琼将海山洲内事厅、内阁、枢密院等掌握的大量情报都全部告知了马玉隆。但是王航敏、高雅琼还有一件机密大事没有告知马玉隆,至少暂时不打算告诉他。因为王冰茹直到去世也没有做到。

这件事就是她希望用剩下的时光进行最后政治平衡的努力。即让马玉隆安心南洋,让马玉晓逐步掌握在海山洲的实权,同时与燕朝谈判可以有条件逐步进一步加强内属燕朝,但条件是不能让张仲春、梁成峰等奸臣掌权,让谢侑芯离开海山洲。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王室内部和睦避免兄弟相残。然而天不假年,正当一切都在顺利进行的时候,王冰茹去世了,而主张谨慎渐进从事的办事大臣费舒安在嘉归五年六月也被调任,一切都没有任何可能了。兵戎相见是难免的了。

除此之外,王航敏、高雅琼手里还有不少秘密。就是马玉隆、王子师在立足南洋的那几年里大肆屠戮宗亲、官吏,还有王媛薇、王子师姐弟等收受贿赂及马玉隆南洋戡乱时候其属下杀良冒功、贪掠财物、强掠民女等各种罪行证据。这些王冰茹在临终也全部交给了他们,一来交给她们安全,二来她们拿着的话,对于王媛薇、王子师也是个威胁,间接也能保护她们的安全。可以说王冰茹将内事厅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可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王冰茹想到了一切,却不会想到两人身份一般但却掌握大量核心机密,终究也是一个危险啊。

王冰茹去世后,马玉晓对这位自己父亲曾经心爱的女子去世也十分悲伤,希望给她举办隆重葬礼。马玉晓虽然对王冰茹没有如马玉隆那样浓厚的感情,但是王冰茹十几年来对他也很关心照顾,以至于其生母谢侑芯十分不满,害怕王冰茹影响马玉晓太多,不允许接触太多。加上王冰茹威望极高,马玉晓也希望隆重安葬。然而谢侑芯、张仲春、梁成峰坚决反对。甚至提出王冰茹执掌内事厅数十年据报家产上千万为由要查抄王冰茹府邸,并开棺戮尸,进行政治清算。

然而马玉晓派人查看后,发现王冰茹所住之地不过仅有存银一千两,大为震惊。怒斥张仲春、梁成峰,并说王冰茹一生未婚无子,城里连宅院也没有,且是众所周知且乃三朝元老,不能进行政治清算。如果他们执意要清算,就请马玉隆北上辅助才算安定了下来。

为了避免王冰茹的灵柩被破坏,马玉晓也决定于八月三日下令将王冰茹灵柩运往南洋下葬,九月底也确实运到了南洋。然而马玉晓能做到的也只有这些了。王冰茹临终前希望赵歆茹接任内事厅,被三人否决。最后是赵歆茹仍为内事厅同知,知事为谢侑芯的表姐梁雪琴。

与海山洲不同,马玉隆八月底得知王冰茹去世后,为这位自己的义母也是最大的政治恩人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下令在南洋举行国葬,并全国挂孝,而且还特意国丧一个月,并在王冰茹的灵柩运到南洋后,安葬在南洋兴京府北郊,葬礼极为隆重。亲自率领百官前往祭奠。并以晋阳王的名义给王冰茹追赠为太傅,安国公、晋国长公主。

安国公是马康远即位前的官爵,按例是不允许被授予的,而且晋国长公主是只有立有大功的宗室嫡亲女子才能得到的殊荣,但是马玉隆破例授予了这位对自己有着极大功勋的女子。

给女子去世后以这样的待遇,在晋国历史上是第一次的,恐怕也会是最后一次了。王冰茹对马玉隆的贡献,也确实够得上这个待遇。

七月初,袁守阳病重,马玉隆闻之大惊,命人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治好,实在治不好,也要尽力延长其生命。

七月十八日,马玉隆和亲随熟人亲来探望。

一看他的样子,马玉隆知道看来是大限已到了,主要就是询问后事了。

马玉隆:“袁相,你之后谁可接替之。”

袁守阳:“王子师可以,其虽年轻,然属大王近亲绝对忠诚,可由其领之,众人辅佐,必可无虞。”

马玉隆:“汝阳不可为之吗?”

袁守阳:“汝阳虽也有贤明,然其心性淡薄,可做事,可谋划,然不可领之,大王宜深察之。”

袁守阳还说:“卫长庆比之王子师更年轻,然臣观之其才兼文武,有将帅之才,亦有宰辅之才。是乃天赐大王之韩白卫霍之才,大王宜重用之。大王他日若图海山洲北上,切记宜速、宜全不宜迟缓。若南下谋西洋属地,则需等待时机宜缓慢而不宜急。”

嘉归六年七月二十日,六十五岁的南洋道大行台尚书省左仆射兼内阁首席协办大臣袁守阳因病去世。马玉隆十分悲痛,追赠为太保、中书令。

袁守阳去世前,嘱托其弟袁汝阳要竭尽全力辅助马玉隆。马玉隆在次日即以袁汝阳出任尚书右仆射兼内阁协办大臣,位列王子师之后居次席。王子师也接任了袁守阳的尚书左仆射兼内阁首席协办大臣。

嘉归六年九月的时候,马玉隆得知西洋本土持续十五年的战事终于停歇了,这场耗费时间甚长的大战也留下了巨大的军需品。

马玉隆当年底即耗资三百万两通过西洋领事和商人向苏威兰国购买了大量的军械,为以后反攻做准备。这批军械种类很多,有步枪一万支,全部带刺刀;轻便野战炮二百门,每门炮弹一百发;火药两万斤;搭载三十六门火炮的巡航快船五艘;巡航快船的设计图纸昭隆帆索具等。约定最晚在嘉归八年底交付。

枪炮还好说,晋国自身就能制造且有大量储存,只是性能有些不大稳定。最重要的还是战船。苏威兰国向晋国最后交付的快船都是缴获的西巴斯鹰国本土的快船。原型为单甲板船,下层可搭载二十六门十二磅炮,艏艉可搭载十门六磅炮。船底用铜皮包裹,速度极快,水手二百八十百人。

苏威兰国交付的时候几乎是原样翻修后,直接就派人开了过来。

除了向苏威兰国购买外,从和宁六年到嘉归八年的十三年里,还就近从尼兰国购买了五艘巡航快船。每船搭载三十六门火炮(二十六门十二磅炮,十门六磅炮),水手二百三十人。并据此自行建造了同样式样的巡航快船十多艘,成为晋军的海军主力战船。

这笔巨款筹措是不容易的,马玉隆动用了内库的经费,同时暂时叫停了兴京府的府城建设,具体再开工的时间再说,也是舒缓一下民力。

历经十年的建设,虽然兴京府城的建设尚未完工,但也完成了约一半左右了。扩建后的兴京府城到如今占地比当年扩建前大了许多。而安宁河南北两岸的城防炮台已经在和宁六年就兴建完毕,跨河大桥修建了两座,也已经在和宁八年完工。

到嘉归六年底,扩建后的兴京府府城已经占地约六万两千亩,其中新建宫城占地一千一百亩,比之前的晋宁宫多了百亩,已经开始扩建。这十年扩建的主要是内城,内城的面积扩大好几倍。已经基本达到了原来外城城墙的附近。而按照计划,下一步就是继续扩建宫城和外城,预计时间是七年左右,最少也得五年甚至十年的时间。

嘉归七年二月十五日,马玉隆下令南洋内阁、枢密院、内事厅、仪仗司等衙门不再用留守的名义,同时将正判、副判、参判的名号彻底改称为尚书、侍郎。只不过在前面还保留南洋二字,但已经形同虚设。这是进一步公开彻底的与海山洲断绝了名义上的隶属关系,除了加留守和南洋二字外,几乎与海山洲形成了对等的局面。

此时,马玉隆已经对海山洲的马玉晓没有了畏惧,而且对谢侑芯、张、梁更是极端的愤怒,时刻想起兵北伐。而他的臣下也不断劝进希望他称帝,但是被拒绝。因为其生母崔露苑尚在海山洲,是他唯一的担忧。

马玉隆的一系列举动,也让海山洲的张仲春、梁成峰等人极为恼怒,也加紧了海山洲与燕朝的谈判,首要任务就是清洗王冰茹的人马。

嘉归七年二月,林明凯独木难支被迫辞职,亲燕派完全掌权。张仲春出任内阁首席领班大臣兼吏部正判,梁成峰为协办大臣兼户部正判。而从王冰茹去世后,内事厅王冰茹的亲信就被清洗了许多,赵歆茹也只能委曲求全,尽力保全原有的王冰茹势力。而仪仗司都指挥使李昆山则在嘉归六年七月初就被迫辞职,年底离奇去世。其职位被亲燕派大臣凶悍狡诈的蔡宁强出任。同时与海山洲办事大臣衙门的最后商谈也进入了最后阶段,到嘉归八年二月,已经基本成型,并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达成一致,那就是诱使马玉隆来海山洲,然后伺机而动。

嘉归七年三月,马玉隆以自己喜欢和信任的卫长庆、马鸿慷分别出任晋国兵马大元帅府行军左、右司马一职,并兼任大行台元帅府左、右司马。

五月,燕军南下思岭、三屿县一带,发动了试探性的进攻。

马鸿慷当时镇守北部,得知后诱敌深入到三屿县南部,以绝对的海上优势击毁燕军战船十余艘,俘虏数百人并粮草器械无数。同时下令从思岭县北上前往通远州一带,带回了愿意南下的百姓数千人。

因此战有功,八月,马鸿慷被晋封为康国公。

嘉归八年二月六日,张仲春以马玉晓的名义给马玉隆下令,以其母崔露苑病重为名,召马玉隆即刻起身返回海山洲。

二十日,马玉隆收到了马玉晓的命令,与大臣商议。

无论是马玉隆,还是其他大臣,都知道这是调虎离山,都主张不可前往。然而马玉隆则有另外的想法,他说:“我当然知道是计,是张仲春、梁成峰的诡计,但我还是有把握的。我决定去,只要能接回母亲,那就一切都好说了,再无后顾之忧了。”

众人还要劝阻,马玉隆坚定地说:“我决心已定,不必多言。半年内我肯定能回来。”

三月二日,马玉隆、王航敏、高雅琼、卫长庆、赵南昌等五人和少量亲随,总计不到二十人从兴京府乘船北上,开始了自己的冒险之旅。

三月十五日,马玉隆刚返回海京府便被软禁在怀远宫中,连马玉晓的面也没见上,只和母亲见了一面。

三月底,谢侑芯还见了马玉隆一面,之前他们有过相识,但那时候都还年轻,而如今两人年龄相当,都是风华正茂的年龄。马玉隆的英武健壮,让谢侑芯颇为喜欢。马玉隆说实话也是垂涎谢侑芯的美色,当然更恨她。不过此时正在谢侑芯的地盘,表面上对她还是非常客气。

而后和母亲崔露苑被分别软禁。亲信卫长庆等人也被软禁在了天雄军军营中。但是最关键的王航敏、高琼雅没有被软禁,他们被马玉隆提前放在了宁安府,以争取当地军队及海军将领支持。

被软禁后,就如何处置马玉隆,张梁二人及燕朝大臣和将领,还有海山洲的大臣也发生了诸多矛盾,意见极为不统一。

海山洲办事大臣武隆达及张仲春主张杀之,梁成峰认为马玉隆威望甚高,在海山洲还有余党,南洋更是铁板一块,如果杀之,必然引发大乱,主张继续软禁,逼他让步。而海山洲的内阁大臣和办事大臣衙门的许多人中,大多数认为绝对不能杀,否则就是彻底大乱。

除了大臣意见不一外,谢侑芯这个妖后也不主张杀掉马玉隆。这着实让张仲春、梁成峰不解。

明面上的理由是谢侑芯认为马玉隆威望甚高且有实力,私下则是春心荡漾的她很是喜欢英武健壮的马玉隆,自认为可以凭借美色拉拢他,至少要满足了自己的欲望之后再说。

内部意见不一,给了马玉隆以分化瓦解的机会。

马玉隆虽被软禁,但是却处变不惊,很是镇静。而宫中的看守没几天就被他的镇静所折服,竟然暗通款曲。

内事厅的赵歆茹是王冰茹留下来的嫡系,坚决支持马玉隆的,利用自己仍然是内事厅同知的机会,在三月底争取到了让崔露苑和马玉隆母子团聚的机会。也让马玉隆离开了宫中,让他们母子二人被软禁在了安心园。毕竟安心园在郊外,要营救的话这里更方便,而且安心园是她能直接管理的地方。

四月到六月,比较平稳,没有什么事端。

七月十日,在天雄军副将哈德胜的暗中安排下,卫长庆等人成功逃出了软禁,并率亲随及哈德胜来到了安心园附近居住,为救出马玉隆提前做准备。

张梁二人得知了卫长庆逃走后,全城搜查,但是有赵歆茹、哈德胜的帮助,根本没有用。

七月二十日,吏部参判范少雄、市舶司主事赵永杰、天雄军副将军哈德胜及卫长庆等坚决支持马玉隆的大臣找到了内事厅同知赵歆茹,商议如何救马玉隆逃走的办法。

范少雄:“赵姑娘,能否从安心园救出大王呢,你是能管辖那里的。”

赵歆茹:“我是能管,但是我现在也被秘密监视,所以我无法直接去救。”

哈德胜:“实在不行,带兵去抢,天雄军,我还有几百名弟兄,绝对可靠。”

卫长庆:“不可,这些人忠勇可嘉,不能白白牺牲,万一惊动了他们,反而害了大王和太夫人。”

哈德胜:“那就坐以待毙不成。”

赵永杰想了想,最后说:“我有个办法。目前我手上有个走私的案犯,他的亲属据说在安心园为官,我们可否利用这件事,想办法。”

范少雄:“可行。”

赵歆茹:“那该如何利用呢。”

赵永杰:“我先将此上报刑部,刑部无权在内事厅的地盘抓人,必然咨文内事厅,赵姑娘,你就可以行动了。然后让哈将军化妆成内事厅的人,进去光明正大地将大王和老夫人接走。然后让王姑娘、高姑娘在宁安府北境接应。接到大王后,立即返回南洋。”

范少雄:“可行,好办法。另外,我们也得赶紧准备撤,不然被抓住,就是满门之祸。”

赵歆茹:“是的,既然商议已定,大家就分头行动吧。”

八月初,一切准备就绪。

八月五日,刑部果然接到了市舶司的奏报,正式请内事厅赵歆茹协助,先将人带出来。

五日夜,赵歆茹、哈德胜、卫长庆三人及亲随来到安心园。

进入安心园后,先抓了有关的人员,然后卫长庆杀掉几个看守,换上他们的衣服,来到了安心园中软禁崔露苑、马玉隆母子的和宁楼。

在和宁楼外,卫长庆以只有他和马玉隆能听懂的暗号联系。

马玉隆听到后,知道有人来救他了。立即和母亲准备逃脱。

马玉隆让母亲佯装有病,叫来了守卫。

几个守卫进来后,马玉隆三下五除二的解决掉了,毕竟他的武艺,应付这些人绰绰有余,卫长庆也立即上楼。

如果仅仅是马玉隆和卫长庆等人都好说,但马玉隆母亲崔露苑已经上了年纪,行动迟缓。被一些随即追来的侍卫险些追上,关键时候,内事厅的一名叫翁晓竑的女侍卫持刀独自抵抗跟随而来的侍卫,掩护了马玉隆等人的离开。但这位名叫翁晓竑的女侍卫则寡不敌众,壮烈地牺牲了。

卫长庆接到了二人后,让他们也赶紧换上衣服准备离开。

不一会儿,赵歆茹见到了崔露苑、马玉隆。

时间紧急,也顾不得行礼,十余人立即到了安心园门口,然后飞奔出城。

安心园是郊外,故而逃脱比城里更方便。

寅时许,他们十多人终于来到了宁安府北部与海京府交界地带,王航敏、高琼雅,还有宁安府通判何振江也都在此等候。

到处,马玉隆终于至少是暂时摆脱了危险。

众人相聚后,分外高兴,但是也绝非久留之地,立即南下前往宁安港。

到清晨时候,马玉隆等人终于抵达了宁安港。

他们上了一条船,悬挂着苏威兰商船的旗帜,但实际上都是晋国人。

这条船是赵永杰通过苏威兰国领馆的商务秘书布德迈维尔找到的,由约瑟琳出面协调,人员基本都换成了晋国人。

上午巳时,这条船终于开拔启航了。

下午,又有一艘船也出发了,这是范少雄、赵永杰等乘坐的一艘船,是一艘战船,是洪世贤暗中安排下的。

八月七日下午,驻防内事厅的人发现了不对劲,这时候才发现马玉隆已经逃走了,赶紧上报。到当晚,张梁二人得知马玉隆及其母崔露苑都跑了,而且还有范少雄、赵永杰、哈德胜等人也都不知所踪。立即下令全境搜查,但为时已晚。

马玉隆能顺利逃走,一方面因为部下忠勇效死,另外就是有赵歆茹等人做内应。然而还有一个因素不可忽视,那就是无论是海京府还是宁安府,总有一些地方官的态度是秉持中立的,他们或许不喜欢也不支持马玉隆,但对张梁二人也不感冒。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关键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为马玉隆出逃提供了方便。

八月五日,就在马玉隆成功逃走的前后,张、梁二人与燕朝的办事大臣衙门最终正式达成海山洲彻底内属燕朝成为普通行省协议,并上报了燕朝嘉仁帝。

他们对燕朝做出了全方位让步近乎于投降。条件是:

燕朝保证妥善管理晋国王室原有财产宗庙等;

海山洲晋军全部改编进入燕军;

海山洲自明年开始使用燕朝年号,不再并行年号;

海山洲一切官吏之级别待遇等均如同内地行省;

海山洲臣民全部易服变发如同内地;

燕朝册封马玉晓及其后代为王;

西洋诸国在海山洲之领馆年内全部撤出;

海山洲赋税每年起运七成给朝廷;

张仲春出任福海巡抚,梁成峰出任海山巡抚,二人封一等公,世袭罔替;

海山洲与南洋臣民之往来按朝廷律例办理;

而燕朝则帮助张仲春和梁承峰除掉马玉隆。

    然而就在他们达成协议,准备除掉马玉隆的时候,发现马玉隆已经逃走了,后悔莫及。他们能做的就是尽快备战,毕竟马玉隆此次是连母亲也一并救走了,再无后顾之忧了,那么马玉隆肯定要报复,战事随时可能发生。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乱世风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