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西行五十里,是一座占地千亩的天然围猎场,如同一条长蛇游向西方萧山。萧山余脉在此地徐徐展开,像一只鸭子的鸭蹼似地,一脉渐渐向南没入银河北岸,另一脉则转向西方和上苍岭相连接。
萧山西南方向背着阳光,山坡上满是橡树、榆树、刺槐,鬼手藤粗壮的枝蔓随处攀附疯长,低矮的灌木丛绿色渐消。西北风强劲地吹来,漫山的树木枝叶摇摆瑟瑟发抖。朝向昭阳的东面山坡景象就大为不同,尽管深秋将至,但参天的古松、白杨、元宝枫、火炬树、紫叶矮樱、红宝石海棠、五叶地棉参差交错,茂盛地生长着,仿如织就了一张红绿相间的地毯披在萧山之上。
山脚之下是坡度不大的大片草地,仍有生机勃勃的绿意,疯长着棒头草、鼠曲草、车前草、风车草、三叶草还有积雪草,草丛间生长着马兰、一点红和一些不知名的野花。灰色的野兔、褐色的田鼠钻来钻去,偶尔立起身子抬起头四处张望。
缇谧坐在一匹全身火红的母马上,衬托出她英姿飒爽的气魄。
母马戴着黄金面罩,身上覆盖着金色的皮革软甲,镶嵌着绿宝石、猫眼和翡翠。软甲的下摆上挂着一圈小金铃,母马欢快地走一步,全身便发出清脆悦耳的铃声。母马四只马蹄上方是一圈白色的毛,没有被软甲覆盖的马屁股处,也有一圈并不规则的淡淡的白色绒毛,远远看去倒像一只翻飞的凤鸟。
娥后用手整理一下身上的罩袍,袍子绣着金色织锦飞凤,大红的斗篷垂在缇谧身后。她柔顺的长发高高地束起,头顶上的凤翅金冠稳稳当当,镶嵌在金凤张开嘴中的夜明珠,在阳光下分外光辉夺目。
今天的天气格外晴朗,但缇谧的心中阴晴不定,她一边纵马向前,一边暗自思考近日收到的通报。
灭掉凌国、被人伏击、屠城陵水……
芮隐谈论此事时,因为激动气愤而扭曲的脸,让缇谧知道,此事的严重程度远超想象。金亭王的做法太过冒失,激怒了代表其他王国利益的辅政大臣,他们一定会发起反击。娥后明白,自己要承受王兄屠城带来的冲击,必将面临一场“硬仗”要打。
果然,第二天一大早,军部大臣郎玄便呈请娥后,外调帝国直属封城的部队到昭阳,配合昭阳城内驻军,与黑鹰铁卫军卫戍都城,将黄金战团拦截在银河南岸。缇谧深知,如果军部调集部队屯住银河南岸,正好遂了郎玄控制昭阳的心愿,难保黑鹰铁卫军不落入其手,但她却无法驳回郎玄的请求。
再往前行不到一里,众人已来到萧山的山脚之下,掌伺女官豆蔻骑着褐色的披着熟皮革甲的小母马,来到娥后的身旁。
“娥后,我们在山脚下建临时行营休息一下吧?”
豆蔻头上戴着黄铜雁翎冠,帽冠两侧插着长长的翎羽。询问缇谧的时候,翎羽随着头部晃动轻轻摇摆。豆蔻服侍多年,早将娥后琢磨得一清二楚,无需缇谧开口便知悉她的想法。
“好吧,我确实也有些累了。”缇谧没有反对。
青草地上铺起了长长厚厚的宽毡垫,脚踩上去软绵绵的。折叠的木板桌上摆着大月相思酒,金亭荔枝梅酒,一大壶北靖冰酒,以及望海朝贡的仙莱葡萄酒。缇谧坐在折叠椅里,一边品着酒,一边环顾四周。
三百多人的随行队伍里,有捧着五颜六色令旗的传令兵,负责警戒巡逻骑兵,还有一小队黑鹰铁卫。铁卫们在距离自己不远的地方守卫,警惕地四下张望。仪仗队所持的金顶华盖、十二障扇和飞天圣伞,掩映在翻卷的旗帜之中,辎重车队则在更远的路旁边休整。
陪同娥后出巡的,只有一位辅政大臣,正是律政使筚籍。
此刻,筚籍站在一旁,用手轻轻揉搓自己的大腿,拍打后背,按摩肩头。筚籍的白胡子梳理得一丝不苟,干净柔顺,嘴角一侧间歇性地抽搐,两只眼睛却在偷瞄娥后。
缇谧有点鄙夷地看着筚籍,厌恶他的衰老气质,更讨厌他对权力的觊觎,然而现在她却不得不依靠他。新晋升的黑鹰铁卫营统管筚顿,是筚籍的同族兄弟,这意味着数万黑鹰铁卫,可能已经真正被她所用。
这支强大的帝国黑骑铁军,是由昭皇一手打造锤炼而成,对于昭皇是极其忠诚的。如果铁卫军能够支持她,再有北上哥哥的黄金战团,她的帝王之梦就不再是奢望。
我不能缺少这样一个同盟,我需要他,就像他需要我一样,我们两个要同舟共济。
想到这里,缇谧展现了她最迷人的微笑,就像天宫里生长的美丽琼花,并用她所能发挥到极限的温柔语气,对筚籍表达体恤之意。
“怎么没有人服侍我们可敬的律政使,豆蔻难道忘记筚老是帝国的柱石了吗?”
“臣下不敢。”
豆蔻命人抬来一张椅子,放在折叠桌旁边,搀扶着律政使坐下后,又派人端来斟得满满的一杯金亭荔枝梅酒,递到筚籍的手里。豆蔻蹲下身子,轻轻敲着律政使的腿。
筚籍脸上露出笑意,拿着酒杯品着酒,色迷迷地盯着豆蔻。
“喝吧,筚大人,金亭的红枝梅酒性温热体,很适合上了年纪的老人。”缇谧继续展现她的魅力,温柔地说着话。
“谢谢娥后,这酒正适合臣下,不过您不用担心,臣下还年轻着呢!一想到将来要为您治理帝国,老臣的身上就有使不完的气力呢!”
筚籍回答着,没有理会娥后的讽刺,倒是对自己的未来自信满满。不远处的草丛里,一只小梅花鹿冒起了头,没有完全长成的鹿角好似蘑菇,泛着红通通的油光。
“筚大人今年有七十了吧?”缇谧语气依旧甜美,但她觉得有必要提醒筚籍正视自己。
“没有,还差两岁呢。元世纪初,辅佐定帝的玄武出仕的时候,就是臣下这个年纪呦!得到玄老襄助,定皇率领鹰族开疆拓土,并将昭阳选定为都城,融合国内廊中旧贵族与氏家大族,奠定了帝国雄霸三百年的基础。除此之外,玄老在银夏域内演变发端于廊中的传说,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的庄帝。庄帝大力推崇学士地位,支持勤岭学城建设,向大陆各国宣传银夏版的上古传说,尤其是七子先圣联手屠龙,并在亚夏广为流传。庄帝极其尊重定皇,认为他开创了银夏帝国三百年基业,故而请学城太学士联手六子大士,确定了上下十八个纪元时代,并将定皇选择昭阳立为都城,作为元世纪开元纪年!”
筚籍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不由得咳了一会儿,然后喝了一口红枝梅酒,又向豆蔻要了一杯北靖冰酒。娥后微微笑着,眼睛盯紧筚籍,心里想着但愿你还能活过十年。
“在筚老心中,是定皇伟业无人可比?还是庄帝更胜一筹呢?”
“银夏帝国的建立者是定皇卓英。卓英作为小柏岭鹰族一支部落之首,能够平定银河北方,再蓄力南进击败威、武等国,其伟业确实令后人敬仰。不过老臣认为,定皇最大的功绩是为帝国定下基调,确立了贤者继位的准则,而不局限于血脉子嗣单一继承制。定皇之后,有谏、厉、景、悼、隐、桓多位新国主,除了厉、景两帝有血亲之外,其他皇位继承者均因贤上位,不过继位后能力强弱各有不同,这是无法预测的。”
“筚老还没提到庄帝呢?”
“娥后不要性急嘛。庄帝没有成为新皇时,桓帝依然在位,并任由族人把持朝政十余年。但桓帝是一个能力不足的人,敕胡、铜古、蛮戎、幽蓟和望海等国都已崛起,包括金亭也日渐强盛,各国都想参与大陆霸权游戏,帝国却已式微难以压制。眼看大厦将倾,辅政大臣和昭阳氏家贵族们终下决心,抛弃桓帝将其放逐,并拥立昭阳执政庄公称帝。”
“嗯!”
“庄帝不负重望,革除旧弊,励精图治,施行仁德之政,和亚夏大陆各个小国修好,并加强国内军事力量与战备。等到望海各强国互相攻伐时,庄帝率领大军四处征讨,重新将这些强国压制,再次确定帝国在大陆的霸权地位。老臣所说这些,并非认为庄帝功绩在于重现霸权,而是其主政后确立的一系列律法。他利用帝国银矿资源,确定并强化了大陆白银体系,推崇学士地位,鼓励学子入仕为国为民。庄帝积极推动海外贸易,吸收域外文化和技艺,并将亚夏文明不断向海外推广。”
“如此说来,庄帝确实堪称一代英主。”缇谧由衷地赞叹道。
“庄帝的可贵之处还在于,没有废弃定皇之策,将皇位传于自己的儿子,而是在其晚年交给昭阳执政僖公。当然,庄帝在位时间极长,帝国霸权巅峰四十年,皆在他统治的时期,乃至于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各大王国也不敢轻易挑战帝国。庄帝之后,僖、文、宣、成四帝皆因贤名继位,但每个人均有悖理之行。僖帝好大喜功,文帝好色贪酒,宣皇滥用民力而好战。成帝史成更离谱,改变了庄帝之策,将帝位传给长子襄皇,并对继承律法进行修订,以流传于廊中的长子继承制作为国本。这几位皇帝统治时期,帝国运势日渐萎顿,直到昭皇得到贵族们支持,继承帝位后才转变过来。昭皇刚登基时,天下正值大乱,他重整朝纲,将亚夏大陆中土各国降服,帝国再次称霸天下,所以我觉得昭皇创造的伟业足以比肩定皇和庄帝。当然,昭皇成就霸权伟业,离不开众多辅臣之助。”
“潜龙纪、见龙纪、惕龙纪、跃龙纪、飞龙纪、寻龙纪、神龙纪、亢龙纪、灭龙纪,再到马上就要过去的元世纪,整整过了三千年,我想超过百岁的旷世辅臣,绝不会是少数吧。有时间,筚大人还得好好给我讲一讲啊,我也想成为学士们认可的贤人呢!”
缇谧过去从未在意过典籍和文史,但听完筚籍所说,她知道要想当上银夏帝国的女皇,不了解这些显然是不行的。
“咳咳咳,如果论历史、名人故事,臣下虽然不如学城的大学士,但典籍律法我可是当仁不让的好教授呢,臣下定当尽心竭力为娥后一一讲解。咳咳咳咳。”律政使被冰酒呛到,猛地捂住胸口咳嗽了一阵。
娥后不自觉地向后退了退,等筚籍恢复了平静,又向前坐了回来。
老不死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