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教育·中学德育
书名:中学教资复习 作者:古登堡界面 本章字数:2377字 发布时间:2023-11-12

品德的心理结构(重要):


1.道德认识:人民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及其执行意义的认知,是基础与核心。


2.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认识产生的内心体验,情绪和态度,是内部动力。


3.道德意志:一个人自觉调节行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


4.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关键是形成良好道德习惯。


。。。。。


态度、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三个阶段):


1.依从:包括从众(随大流)和服众(不得已);


2.认同:对榜样的模仿;


3.内化:观点与他人一致,将他人观点纳入自己体系。


。。。。。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自我为中心,无律期。


2.权威阶段(5-8岁):他律期,对权威和规则的顺从(把规则看成固定不变的)。


3.可逆阶段(8-10岁):自律期,不再无条件服从权威。


4.公正阶段(10-12岁):主持公正、平等。


。。。。。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三水平六阶段):


1.前习俗水平:


阶段1: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避免惩罚,服从权威);


阶段2:相对功利阶段(是否符合自我利益);


2.习俗水平:


阶段3:寻求认可阶段(夸奖、认可,“好孩子”);


阶段4: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法规不可变,遵守法规);


3.后习俗水平:


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法律可变);


阶段6:原则或良心取向阶段(道义高于一切)。


。。。。。


品德的培养方法(道德、政治、思想):


1.有效地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价值辨析;


5.适当的奖励或惩罚


(共同讨论规则来约束成员)


记忆:“说好月利息”


。。。。。


德育的内容:


1.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和传统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纪律和法律教育;


6.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知即道德认知,情即道德情感,行即道德行为)


。。。。。


中学德育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选择(循循善诱);


3.因材施教原则(考虑学生特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4.知行统一原则(理论与实践结合);


5.长善救失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6.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8.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要求一致,学习连贯);


9.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


德育的途径(简答题):


1.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基本,有效途径);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5.班会、周会、校会、展会与时事政策的学习;


6.班主任工作。


。。。。。


德育的方法(重点):


1.说服教育法(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


基本要求: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休息时间;互尊互动。


2.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思想、情感、行为)


基本要求:选好示范榜样;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境界;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3.情感陶冶法(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基本要求:创设良好的情境;与启发引导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境创设。


4.实践锻炼法(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基本要求:调动学生主动性;给予适当的指导;坚持严格要求;及时检查并长期坚持。


5.自我修养法(立志,学习,反思,箴言)。


6.品德评价法(奖惩)。


。。。。。


导向性原则:


含义:德育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


基本要求: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


因材施教原则:


含义:针对每个人的特点,根据个性差异进行教育。


基本要求:


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2.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


长善救失原则(背·简答题):


含义:依靠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


基本要求:


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含义:既要尊重学生,又要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有着严格的要求和标准。


基本要求:


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2.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严宽适度。


3.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含义:正面引导,说服教育,纪律约束。


基本要求:


1.坚持正面教育原则。


2.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3.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


知行统一原则:


含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理论加实践。


基本要求:


1.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的认识。


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坚持知情统一的原则。


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


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含义: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的教育加以调节。


基本要求:


1.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2.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德育网络。


3.处理好衔接工作,保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制度化、连续性、系统性。


。。。。。


疏导原则:


含义: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基本要求: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中学教资复习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