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教育·中学教育
书名:中学教资复习 作者:古登堡界面 本章字数:2593字 发布时间:2023-11-12

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


2.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


教学的任务:


1.传授学生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


教学过程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特殊认识论),教师引导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


特点:间接性,简捷性,引导性。


。。。。。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四大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间接性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规律)。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双边性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育性规律)。


。。。。。


教学过程间接性规律: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主。


3.坚持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


。。。。。


教学过程发展性规律:


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换的内在机制。


4.教学中应防止两种倾斜。


。。。。。


教学过程双边性规律: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4.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相互促进。


。。。。。


形式教育论:发展思维能力。


实质教育论:传授知识。


。。。。。


教育过程教育性规律: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学习知识提供动力。


3.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教学过程结构:


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理解教材(中心环节)。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起始环节,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上好课的前提。


要求: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三计:学期进度教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单一课:新课,复习课(目标单一);综合课:新课+复习旧课(目标不单一)。


上一堂好课的标准: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语言艺术,板书有序,态度从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要求: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要求;作业分量适量,难易适度;布置作业要明确规定完成时间和要求;教师应坚持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相结合。


4.课后辅导。


5.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价。


。。。。。


学生学业评价/教学评价的方法: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


区分度:不同水平学生的区分。


信度:两次结果相近——可信,稳定。


效度:是否达到指标。


难度:试卷的难易程度。


。。。。。


教学原则(教学八大原则):


1.直观性原则(观察事物,聆听描述)。


2.启发性选择。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量力性原则。


8.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


直观性原则基本要求: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相结合。


3.要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4.防止直观的不当和滥用。


。。。。。


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鼓励学生动手,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


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知识。


2.重视组织复习。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知识。


。。。。。


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难点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4.将系统连贯与灵活多样性相结合。


。。。。。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要求:


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和时代性。


2.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学。


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


。。。。。


我国常用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讲,谈,讨,读)


2.以直观感知为主:演示法(教具+实物),参观法(观察)。


3.以实力训练为主:练习法(反复练),实验法(仪器),实习作业法(一步一步的),实践活动法(参观社会实践)。(要会区分)


4.以感情陶冶为主:欣赏教学法(实例,视频),情境教学法。


5.以探究为主:发现法。


。。。。。


国外教学法:


1.暗示教学法——联想,音乐。


2.范例教学法——瓦根舍因。


。。。。。


讲授法基本要求: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2.注意启发。


3.注意语言艺术。


4.组织学生听讲,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


谈话法/问答法要求:


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2.提出问题要明确。


3.要善于启发诱导。


4.做好归纳,小结。


。。。。。


非指导性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发学习”(罗斯杰)


。。。。。


教学组织形式:


古代中国,古埃及,古希腊,大多采用“个别教学形式”。


现代教学基本形式:“班级授课制”。(最早在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提出,我国最早采用此形式的是京师同文馆)


其他还有:“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复式教学”,“其他教育形式”。


。。。。。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大规模培养人才。


2.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3.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5.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


。。。。。


其他教学组织形式:


1.分组教学:按学生能力,成绩分组。


2.贝尔—兰卡斯特制(贝导生):“导生制”教师教给几个人,再教给学生。


3.道尔顿制(道自学):给学生指定自学的书。


4.设计教学法(我设计):学生自己决定学什么。


5.特朗普制(特有三):大班上课,小班研究,个别教学。


。。。。。


教学评价:学生学习的评价,课堂教学的评价,教师评价。


。。。。。


教学评价的类型(选择题):


1.诊断性评价:教学开始之前了解学生情况,摸底。


2.形成性评价: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情况。


3.总结性评价:终结,期末了解学生情况。


4.相对性评价:通过排名判断学生情况。


5.绝对性评价:通过是否达到目标判断学生情况。


6.个体内差异评价:个人过去,现在评价。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中学教资复习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