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耳边经常围绕着一个奇怪的结论,大体上归结起来的意思就是,我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他/她不喜欢我。或者我努力了为什么结果却是别人。每一个字里除了怨气和不甘心就再也看不到别的了,浓浓的不甘心。我感觉这种情况下想看到别的点什么东西真的是妄想了。
想起前段时间有个朋友和我感叹社会的节奏真快,什么东西都开始朝快餐文化上发展了,也不知道我们现在这臃肿的身才还能不能跟的上这种速度。
也是,从现如今各种火热一时的速成法,到让人审美疲劳的模式化的娱乐影业再到经济压力的与日俱增,当初的独生子女开始接过交接棒,很多人的心情都开始转变成心力交瘁,从内心深处深深的渴望像即将喷发的火山一样快速的变质,环境和人心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给我们原地仰望的机会。
于是很多人开始想起种瓜得瓜的谚语,把付出才会有收获催眠成付出就一定会得到,再变质成付出就必须快速的得到,对方必须感恩并积极的回应在你看来的付出。
这是谁教的可笑的想法?
有人说我想要一个苹果,但是你却给了我一车香蕉,然后你告诉我这是我对你赤裸裸的爱情,但是你却知道我很不喜欢吃香蕉,后来香蕉变质了坏了,你去告诉别人我是一个多么绝情而不懂得珍惜的人渣。这还是爱情么?而且很多时候我想要一个苹果你给我的却是香蕉皮。回应的理由在哪里?
也有人和我说起过她怕付出之后被欺骗受伤害,也有人说我怕努力了但是果子被别人摘了去,还有人说我怕太积极的工作会被理解成出风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不知道从多会儿开始我们开始把心里的篱笆翻修成了长城,不断的加高加厚,一座座堡垒横在那里让人望而生畏,不知是太多的聪明人挤掉了朴实的空间还是原本的双手被现象吓得躲了起来。总之很多人都开始去小心翼翼的看这个世界,稍稍感觉不对苗头就缩回来哭的全世界都能听得见。
这不是喜欢更不是爱情也不会是努力。
我记得小时候班里的同学有学习超级好的孩子去参加奥数竞赛,除了一遍遍的做题解题之外从来不会去看速成法之类的东西。当初班里的学霸攻英语时除了大早上四五点就起来背英文语法单词之外,一个月英语速成法之类的书根本不会去瞄一眼。再后来长大点的时候高中的时候,那时候虽然很多人根本不懂爱情,知道的恐怕只是喜欢,但是就那样追到自己想要的喜欢也需要很久,会牢牢记住对方喜欢什么颜色,喜欢什么口味,会在对方生日前的一两个月就开始准备惊喜,会牵牵手就乐得好几天睡不着,哪里会像现在睡一张床上都不一定知道对方的生日和喜欢的味道。
有时候真的很奇怪这个世界到底为什么会变得这么理所当然,把自己的意愿强行的搬到别人头上,不允许拒绝,这还是喜欢和热爱的味道么?我们是从多会儿开始变得这么霸道的?
万物生而平等,我们应该学会尊重这一课,不管在时间的浪潮里如何打滚也不要丢掉人性的东西。
我们总是习惯着宽于待己,严于待人的思维而不去改变,说到底还是自我怜爱的过渡泛滥,再没有了耐心去沉心做一件事情,再没有了信心去做漂亮一件事情。这种变质了的以为说到底我认为是一种自卑和自我思维。要不然别人都是闲的没事做天天惦记着你么?
成长需要的蜕变放到很多人身上可能就是眼睛变大了可以看到周围,不是只看到自己了吧。
我又要为自己讲故事了。
当然这是我真实知道的事情。
有个很好的兄弟,好到穿一条裤腿的那种。他在初二的时候对一个邻村女孩动了心,不知道他当时有没有看到丘比特和他红心头的箭,小伙子开始固执的认为这就是他的另一半,然后把每天的早饭钱不吃省下来去找姑娘的闺蜜打听一切他认为有用的消息,生日和口味什么的自不必提。姑娘的物理和语文不是很好,小伙子就开始很努力的学习物理和写作文,然后过了一个月就开始名正言顺的去为姑娘指导物理习题和怎么写作文,那时候他的物理已经可以拍着胸脯说没问题了,然后又去找老师说眼睛不好,然后一个十六岁的一米七几的大个子就做到了第三排,以至于每天上课都得趴着上,不然后边的同学看不着黑板。天知道他双眼5.0的视力是怎么一下变的模糊的而且坚定的拒绝了老师和后排同学配眼镜的建议。可惜仁兄太努力,也没有做老师的天赋,一年后初三分班他跑到了优化班,姑娘则去了平行班,每天的联系就变成了小纸条,一下课就会派个小弟跑下楼把书信送过去取回来,然后上课期间的前十分钟头永远低着,他在写诗。真醉人。
后来高中,他在县重点,她在师范学校,相隔比较远,一度断了联系,再遇到已经是高二,然后就开始天天旷课晚自习往师范跑,借上朋友的电车子载着姑娘去附近的景点去可劲逛,听姑娘给他唱歌,他会在第二天写一首想了一晚上的诗送给她。在一个烟雨蒙蒙的晚上他牵着她的手把她送回学校。这货因为回来太晚加上在被窝里憋着笑了足足两个小时第二天上课时睡着了,居然在梦里乐得笑出来,还吟诗,被罚站。
再后来两个人不懂如何经营而分手,小伙子追着爱情去了同一个城市,断断续续的经历八年光阴吧,期间也谈过别的姑娘但是总感觉心里的人还在然后死心塌地的回去看着她幸福,想要陪伴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直到姑娘为他人妻。
在她生日的那天我看着他给她发了一条生日快乐,那天她发了朋友圈说孩子会叫妈妈了,小伙子笑着跟我说,阳哥,我到现在还记得那天晚上她在那里唱的那首后来,有些人走了就不再回来了。有些事付出也得不到,有些花也注定开不了。《后来》刘若英的歌。我从来没见过那样的笑容。
我想不去纠结得到与否就是最好的拥有了,毕竟一路风景她送给了我。
初中的时候学过一片课文,讲一只兔子很喜欢月亮,不管阴晴圆缺在它眼里都足够陶醉,于是感动了神,神觉得它爱这月亮决定把月亮赐给它,然后他就再也无法去欣赏阴晴圆缺了,总是惦记,圆也好缺也好再也找不到那种纯粹的快乐,后来他请求神收回成命,这样等他在看到月亮的时候他便有找回了那种可以安静的欣赏的感觉。
有人说如果努力了却没有结果,付出了却没有收获,那我们做的还有什么意义?
我想对自己说结果肯定是至关重要的期望,我们都不希望被辜负,但是我们努力和付出都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别人的事情,没有人会求着让你那样去做。你想要拥有首先需要很用心的朝那个方向靠近,爱情也好工作也好,都是如此。至于最后的结果有多少是我们可以左右的?总会有人在和你竞争并且比你做的好。我们要做的无非就是全心全意的精益求精罢了。淡泊以名利,宁静以致远。如果你可以放平心态,可以去正确的认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不为得而得,只为心无憾,你还会纠结还会着相么?
对我就是要这么告诉我自己。万物皆有喜好,万物也皆有选择。
难道说考试的时候每一道题你都很用心的做了,老师就不需要看而直接给你打满分么?
老子曾经说过无为而无不为,再引申一下是否也可以引申成不争而无不争?我只为做的更好,当你心无旁骛的超前走的时候是不是会走的很快?是不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束缚你的前行?当你走在前面的时候是不是就可以得到?与其想努力会不会白费,付出会不会成流水还不如赶快上路前行。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时间这股不可抗拒的潮流面前压根没有多少犹豫的时间,更不要说患得患失的浪费,你不做自然会有人去做,没有任何人会因为其他人的徘徊而驻足,大家的时间这么紧张,想做的事情那么多,连看戏都不屑于去浪费时间了。
管他最后结果如何,我先做了再说,万一得到了呢,万一成功了呢?就算这次擦肩而过,焉知你的努力不会有别处的春天?
所以莫等闲呀,不然就剩下空悲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