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哥哥,玉米哥哥,你快来看啊,蚕宝宝是不是被这些大虫吃掉了呀?”番茄妹慌张地叫道。
玉米哥以闪电的速度跑到电视柜前,仔细观察塑料盒里的状况。他数了数塑料盒里的“小白虫”,一共有十条,与蚕宝宝的数量一模一样。这么快,蚕宝宝就长大变样了。他哈哈笑道:“番茄妹妹,这些大虫就是蚕宝宝啊。”
原来全身长满细毛的“小黑虫”,怎么都变成了胖乎乎的“大白虫”。番茄妹摸着脑袋,大声叫道:“陈爸爸,陈爸爸,蚕宝宝变成了白色,是不是生病了啊?”
陈爸爸不缓不急地走到电视柜前,伸了伸懒腰道:“多么健康的蚕宝宝啊,怎么会生病呢?蚕宝宝吃了桑树叶后,身体会慢慢长大,褪掉细毛,变成白色。实际上,蚕宝宝只有刚出生的几天是黑色的,其它时间都是白色的。”
挤在一旁的番茄妹松了一口气,说道:“原来蚕宝宝还会变身啊!白白胖胖的,真好看。”
陈爸爸问道:“你们知道蚕宝宝为什么会是白色的吗?”
玉米哥和番茄妹异口同声地问道:“为什么呀?陈爸爸。”
陈爸爸没有直接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反问道:“蚕宝宝是昆虫的一种,你们知道昆虫都有哪些颜色吗?”
番茄妹抢先道:“我知道,我知道,蝴蝶是彩色的。”
玉米哥接着说:“我知道,蜻蜓是金色的。”
陈爸爸问道:“还有呢?”
番茄妹抢先回答:“七星瓢虫是红色的,我们种番茄的时候,爸爸买来过。”
陈爸爸点点头,笑道:“没错,番茄妹妹的记性真好。”
玉米哥挠着头道:“还有蚊子……蚊子,是黑色的。”
“还有呢?”陈爸爸继续问道。
平常见到的昆虫,这个时候好像都从脑袋里飞走了,一下子想不起来它们的颜色。玉米哥和番茄妹一起摇了摇头,说道:“不知道了!”
陈爸爸接着说:“大部分昆虫都长着鲜艳的颜色,像蝴蝶是五彩斑斓的。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玉米哥和番茄妹摇摇头,问道:“为什么呢?陈爸爸。”
陈爸爸微笑道:“大部分昆虫长着五彩斑斓的颜色,目的是用来警告掠食者,告诉它们自己的身上有毒。蚕宝宝被人类养了几千年,当然不需要用鲜艳的颜色来抵御其它动物,身体内也没必要带有毒素,身体自然就变白了。”
番茄妹拍手道:“陈爸爸真厉害,什么都懂。”
玉米哥沉思了一会儿,问道:“那蚊子为什么没有鲜艳的颜色呢?”
陈爸爸顿了顿,回答道:“你们知道蚊子有多古老吗?它在恐龙时代就存在了。经过亿万年的进化,选择了黑色这种体色,主要就是为了适应自然环境。绝大部分蚊子生活在野外环境,一般在夜间活动,黑色比其它颜色更加隐蔽,更能保护它们。”
玉米哥惊叹道:“原来是这样,物种的进化真奇妙。”
番茄妹兴奋地又跳又叫道:“真奇妙,真奇妙。”
科学小课堂:什么是动物的保护色?
动物的保护色实际上就是动物为了生存而将体表颜色更贴近于环境颜色,从而躲避天敌或者更有利于捕猎。
例如,青蛙一般是绿色的,可以更好地隐藏在池塘里。北极熊的皮毛和白色的雪融为一体,有助于它们掠食时不容易被猎物发现。
动物不仅有与生存环境相近的固定保护色,许多动物还可以根据环境、季节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颜色。例如,银鼠在春天会换上一身红褐色的新毛皮,使自己的颜色和从雪地里裸露出来的土壤颜色接近。随着冬天的来临,皮毛又会换成白色。
变色龙没有固定的颜色。当它在草丛或树枝上捕捉猎物时,身体表面的颜色会变成与草、树叶一样的绿色。当它在地上爬行时,又会变成和泥土差不多的颜色。
变色龙之所以能够变换体色,主要是因为它的眼睛受外界光线刺激后,中枢神经会将光线的刺激传给体内的色素细胞,因此变色龙看到什么颜色,它的身体就会变成什么颜色。
在残酷的大自然中,同一物种中那些缺乏保护色的个体,自然容易被其它动物捕食,或者不利于捕捉其它动物而难以生存下去,最终将被淘汰,这就是物竞天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