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处置,继位
书名:荣华长公主 作者:中华璃瑛 本章字数:2019字 发布时间:2023-11-11

荣华公主淡淡地看了一眼沈皇后,随即收回目光,道:“她留着,我还有用。”


就在沈皇后暗暗松了一口气时又听她道:“不过……”


沈皇后的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


荣华公主淡淡道:“沈氏德行不端,惑君谋逆,不堪为后,去玺印绶带,贬为庶人,幽居营门。


沈氏一族谋逆弑君,九族尽诛,罪魁沈尽忠腰斩于闹事。”


说完,她又看向被河间王废了的秦霍。


在秦霍惊惧的目光中,缓缓开口:“秦霍参与沈氏谋逆一案,弑君逼宫,车裂于闹市。念其父母乃是忠烈,不祸子嗣,其余人等该杀该留,如何定罪。


待新君登基大典后交由大理寺查明后再行定夺,本殿要他们亲眼看着吾帝如何登上大位,也好叫他们死心,到了地下也不至于死不瞑目。”


河间王点头道:“那一切待啸弟登基后再一并处置吧。”


荣华公主点点头。


随着沈皇后的玺绶被收走,被沈尽忠和秦霍胁迫的一群人这才开始反应过来,被吓得瑟瑟发抖,急忙求饶。


“冤枉啊,臣等冤枉啊,都是沈御史胁迫我们的呀。”


诸如此言此起彼伏,奈何事到如今也只是无济于事……


本来朝中人才辈出,但秦溜一向不喜欢被人掣肘,便找了许多由头将那些忠心耿耿的臣子全都赶到下面去了。


秦溜虽然好 色,找了一堆女人生了一堆儿女,但无论沈皇后如何煽风点火,他除了好女色不断找美女这一点外其余的从来不曾完全听沈皇后的。


即便是听也从未真的将人杀掉,而是找了由头全都打发了出去。


因而即使如今在朝中的这群人全都是沈尽忠父女一派的,大舆根基未动。


因此沈皇后才秘不发丧,想要速战速决,没想到她刚搭上戏台还没上主戏便被秦辞这个死丫头给破坏了。


不仅如此,连秦河这个孽种也安全回来了,非但没死,反而毫发无伤。


这可将沈皇后气得肺腑发疼……


筹谋如此之久,没想到……


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还将自己折了进去,这如何能让她不恨?


随着河间王的回归,一切迎刃而解,他以雷霆之力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管了整个禁宫,将沈氏父女和秦霍安插笼络的人全部控制。


沈皇后以王者之姿出场,以废材之势收场,连个青铜都算不上,这一场王座之争腥风血雨开始却悄无声息结束。


将所有事宜安排妥当之后,荣华公主叫王婕妤带着其他嫔御和皇子公主去流云殿。


而她则是带着弟弟与河间王留在宣明大殿议事,召了司天台的灵都监,没人知道他们兄妹与灵都监说了什么。


只是河间王连夜带人轻装简行悄悄出城了,来去无踪。


……


翌日,荣华公主便以监国大长公主令正式颁旨昭告天下大行皇帝驾崩,沈氏一族与秦霍谋逆弑君,意图逼宫篡位,罪行待新君继位后再行定夺。


朝中所有参与谋逆之人的罪行一切由新君定夺,新君登基大典于三日后举行,大行皇帝丧仪由司天台灵都监钦定吉日后由太常操办。


这道旨意对于京都的老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多少影响,除了国丧孝期不自在外倒也没什么太大感触。


在老百姓心里秦溜名声并不好,他贪欲好色,喜欢炼丹妄想长生不老,不理政事。


将那些认真为民做事的好官全都边缘化地方化,反而将那些溜须拍马的人留在朝中。


总之就是亲小人远贤臣,尤其是什么都听沈皇后的,将朝廷搞得乌烟瘴气,虽不至于民不聊生,但各种问题也是乱七八糟,民怨就没停过。


如今他终于死了,死得很是时候,何况他还是被人弄死的,他们并不伤心。


沈皇后一党终于要完了,尤其是那个霍侯,他是皇族,又是皇帝的养子。


天下就没有他不敢干的事,简直比正经的皇子公主还气派,行径更是嚣张狠厉,无人敢将他犯下之事上报。


如今总算是看见希望了……


因此,新皇帝是谁,是男的女的?他们并不关心。


他们关心的是新皇帝能不能将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解决掉,能不能给他们带来平安和幸福。


这一道指令一出来,他们的内心实在是欣喜若狂,虽眼下不能将喜悦的心情表现出来。


……


不过,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并不相通,百姓们内心开心了,那些京中的官员们却是高兴不起来,尤其是昨日进入宣明大殿的沈氏一党。


一夕之间,京城被锁死了,连只苍蝇也飞不出去,他们的好日子就快要到头了!


……


三日后,新君登基大典依旧在宣明大殿举行,由太常太祝王虞主持。


大殿之上威严肃穆,礼乐鸣响。


在百官宗室和大行皇帝众宫妃皇子女的见证之下,荣华公主牵着秦啸在前,河间王慢于三步,三人缓步走入殿内。


在众人的注目之下,荣华公主牵着秦啸一步一步走上金龙沉香镶边的坐榻上坐定,河间王在离王座主位一米的下首位置站定。


太祝王虞高声道:“钟鼓鸣奏,兴。”


众人从坐榻上起身走到中间站定,王虞再道:“跪,拜天子。”


众人跪下叩首后,王虞道:“兴复位,再跪。”


众人再次起立跪拜后,王虞道:“兴复位,再跪。”


众人再次起立跪拜,三次礼仪结束后。


王虞道:“天子移驾明堂(太庙)祭祀天地宗社,百官宗室嫔御皇子女随。”


由于新君太小,为了方便照顾,荣华公主和新君一同登上天子舆辇,河间王和太祝王虞各自骑上战马伴驾左右。


众皇子公主由乳母照料,各自安定后。


王虞再次高声道:“銮驾起驾。”


銮驾到达明堂,王虞开始主持祭祀大典,祭祀礼仪共分九个仪程,即迎神、奠玉帛、进俎、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望燎等。


各仪程演奏不同的乐章,跳文、武“八佾”舞(由64人组成的古代天子专用的舞蹈)。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荣华长公主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