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皇后的权谋(3)
书名:血王座 作者:楚狂人 本章字数:2931字 发布时间:2023-11-11

       入夜之后,皇城华灯璀璨,彰显着帝王贵气。


  皇城始建于定皇时代,最初规模并不大,名字则叫做黑鹰堡。随着帝都昭阳不断扩建,皇城亦随之改造,至厉皇继位之时,已初具如今的规模。皇城共有七大建筑群,以帝王神宫居中轴坐镇,主殿便是帝王大殿。中轴线连接朝阳门、帝月门,贯穿着未央湖,据传正护着鹰族兴盛之脉。


  望仙台位于皇城东南,主殿是惊鸟大殿。


  帝国第一美女朵姬曾经暂住于此,闻名天下的画师向午被召入城,便在望仙台上为朵姬画像。望仙台正北是凤凰楼,除了清心殿主殿外,还有数十间配殿,数百间精致楼阁。


  瑶台和琼楼位于帝月门两侧,主殿分别是议政殿和勤政殿,乃是皇帝与群臣议事所在。两大建筑群偏殿更多,多为帝国各部专议所在,亦有皇城各司治所,故而常常人来人往,显得异常繁忙。


  皇城正西方有永明大殿,立于三十三丈的日月楼高台之上,乃是与惊鸟殿等高的大殿。朝露台与日月楼相邻,坐落在皇城西南方,晨香殿虽然很高,但与永明殿相比,仍是相形见绌。


  永明大殿之名是厉帝所赐,而其本人自称永明大帝,认为自己的帝业远胜前人定皇。相传定皇是一支鹰族部落的首领,为了带领族人寻求生机,便离开小柏岭的雪域,来到银河北岸定居下来。定皇自称为神鹰使者,率领部落反抗廊中强国压迫,联合银河北岸各部势力,建立起一个强大联盟部落。


  定皇以鹰族部落为核心,组建了强大的部队,遏制廊中强国在莽荡山西扩张之势,并逐渐将夏江北岸大片土地纳入版图。随着定皇统领联盟崛起,他初步建立了银夏帝国雏形,奠定了银夏在亚夏大陆的地位,并渡过银河击败威、武两国。


  为了使银夏帝国得到廊中各国尊重,定皇发下招贤榜,邀请文明程度最高的廊中名士,来到昭阳献计献策。定皇的努力收到回报,在廊中得不到重用的名士纷纷西来,形成了一个辅佐定皇的智囊团,为银夏制定了诸多政策,极大地促进农耕发展,使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到定皇执政的后期,银夏已成为亚夏大陆不可撼动的强国,原有各部落首领则与廊中名士们通婚,渐渐形成了银夏早期的贵族集团,尤其以鹰族贵族为核心。由于贵族集团推动,定皇在昭阳主持大陆会议,邀请其他国家尤其是廊中各国参加,通过议和结盟奠定了霸主地位。


  彼时,上苍岭西大片土地被外族攻占,蒲、苣国难以抵挡,便请定皇出兵相助。外族大军主力是沙罗半岛游牧部落,还有一些猛犸族人和敕胡悍匪,依靠战马优势纵横无敌。定皇为了树立君威,集中了多国兵力向北方挺进,多次击溃了游牧部落,迫使沙罗半岛强族退到绿海之北,交还了占据多年的便于耕种的土地。


  打败游牧部落之后,亚夏大陆开启元世纪时第一个和平时代,定皇的威望达到了顶峰。正是为了铭记他的功业,在定皇去世之后,帝国和廊中名士共献尊号为“定”,作为他一代伟帝的谥号。


  然而,定皇并非是完美无缺的。


  定皇一生未尝败绩,可以说是天生的将才,但治理国家毕竟不同于行军打仗,他只能依靠更懂得发展农耕的廊中名士,以至于得罪了助其称霸的鹰族部落。部落祭司宣称定皇违背族训,于是带领一部分族人离开昭阳,返回了神秘的小柏岭。


  定皇是一个颇重情意之人,鹰族人返回小柏岭,成为他的心病和隐痛,直至临终亦未能解开,是以继任者选定同为鹰族的谏皇。谏皇为人懦弱,实际权力尽归大良佟纲,以至于朝中尽尊佟纲,反不知谏皇为谁了。


  佟纲是廊中贵族之后,他利用手中权力,大加排挤鹰族,将鹰族人享有的封地收归国有,任用阿谀奉承自己的官吏,为自己取代谏皇造势。帝国名士受其指使,上书谏皇封佟纲为永明王,声称佟纲为旷世贤臣。谏皇明知佟纲有不臣之心,但却无可奈何,只得依众名士所谏,甚至请佟纲入住皇城。


  后来,谏皇退位让给佟纲,佟纲则成为帝国的厉皇。


  佟纲入住昭阳皇城后,将所居大殿赐名为永明大殿,并继续大兴土木扩建皇城。佟纲自称为永明大帝,宣称为亚夏大陆带来永明之光,意欲扫荡边远的蛮荒之族。令厉皇没有想到的是,边远蛮族不惧银夏,各部落奋起反抗,使帝国军队连连受挫。


  厉皇征伐适得其反,除引发了外邦各部不满,也导致本臣服银夏的各国反叛,相互之间再起刀兵之祸,使亚夏大陆重陷动荡之局。直至庄帝继承帝国皇位前,亚夏大陆虽以银夏为最强,但各强国都有称霸野心,以至于征战时有发生,令亚夏百姓深受苦难。


  娥后站在永明大殿前,俯视着整个昭阳。


  她四下望去,呼吸着帝都的空气,心里想象着自己君临天下,真正成为帝国的主人。


  月光之下,昭阳街巷纵横交错。行走在路上的人们,拖着长长的淡淡的背影。微风徐徐,吹拂着娥后天蓝色的长裙,裙摆垂到高台麻面理石上,长裙外罩着雪国黑熊皮制外套。


  娥后的黑色长发披散下来,只在头顶系着一串珠链。


  永明大殿里,长排烛台上的蜡烛全部点燃,映照得如同白昼。殿内摆放着大型铜钟金鼓,列琴、树琴、七弦琴和瑶琴分置在殿内昭王台两侧,歌者和琴手们的软垫蒲团和小矮凳,已被宫人归拢在殿柱之后。


  由于昭皇去世,永明殿里的歌舞会暂停很久,况且没有昭皇的陪伴,缇谧也不见得多么喜欢欣赏歌舞。昭阳皇城里的歌舞,流露着北方的豪迈和苍桑,这让缇谧从心底排斥。谈及歌舞,她只欢喜南国的柔情和缥缈。


  远望昭阳的东山,巍峨的山峦幽幽可见,半山腰的行宫灯影幢幢,缇谧不知道宫中之人正做些什么。朵姬的伤痛我曾经有过,更深也更重。缇谧咬着牙想道。


  昭阳地势西高东低。


  西城居住者多为名流,有受封享受军功的伯爷,有为银夏帝国做过贡献的爵爷,有在昭阳享有声望的氏族,还有银夏帝国臣属,带兵打仗的将领,更多的则是大富翁、商人,富裕的有产者,以及一些有名气的白子、黑子和士人。当然,在这些氏家贵族门下,还有来自亚夏大陆各地一展身手的人,他们希望在昭阳建功立业,扬名天下。


  西城的路网更加宽阔,宅院更加高大,拥有的权力也更大,同样也更加危险。厉皇不仅对外征战,还痴迷权力无上,为了集中手中权力,与西城贵族发生过激励的冲突,并爆发出一场大火拼。火拼导致不少人死伤,血流顺势而下流向东城,汇集到城内的下水管网里,通过暗渠流进银河。


  权力双方争斗的结果是,厉皇不得不做出妥协,贵族们促成了帝国辅政团设置雏形,希望以此来节制皇权滥用,并以律法强化了封城自主性。之后,辅政权力时大时小,但是一直作为治理银夏帝国的有效保证,由各代大帝延续下来,如今已经过了两百年。


  东城的道路相对西城拥挤许多,路上的油纸灯也昏暗不少,尤其是民巷里的房屋低矮潮湿,暗垢流溢,有些路两旁的房屋屋顶伸过道路,犬牙交错地纠缠在一起,像两个述说情话的人一般。


  居住在东城的人有数十万之众,大多是有一技之长的无产者,从事低等工作的流民、脚夫、铁匠、木匠、鞋匠,还有很多衣不蔽体的乞丐和小偷。有些没有钱的落没小贵族,也会流落在这里暂居,期待有一天能够重见天日。与东城贫困百姓衣衫褴褛不同,住在西城贵族家中的奴隶,倒更显得光鲜亮丽了。


  南城的巨大三色石祭坛,在月光照射下显得幽暗阴森,像一位老者蜷缩在卧榻之上。祭坛周围的热闹集市,分布在银河人工渠河两岸。两岸灯火闪烁,人声鼎沸,歌舞升平中藏污纳垢。无论西城还是东城的人们,都愿意聚拢在这里寻找乐趣,抑或打探消息。


  北城则相对沉寂不少,那里有守卫昭阳的驻军营地,黑鹰铁卫军的大营,还有操练士兵的演兵场。驻军营地隐没在月光之中,数十个高高的尖顶粮仓立在湖畔,像一个个戴着头盔的士兵。这支曾经守卫昭皇的王者之师,是否能一如既往地守护我?娥后心里想道。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血王座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