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节是恩施城的城主,在当地可谓位高权重,他的话不亚于官府文书。他主动提出与人比剑,无论胜与负,都已在客栈中引起了轰动。很快,这一消息又传至全城,一些好事者齐聚客栈,其中不乏好剑之人。
店老板为两人比剑挑了一个地方,乃是一个四四方方、规规矩矩的小院,位于客栈的偏僻角落,只能够容纳百名观战者。院落正中央有一棵大松树,恰似一位手足共舞的剑士。
熊族人站在小院的西侧。
他们窃窃私语,脸上似乎有兴灾乐祸的表情。泰平看得出来,有的熊族人对他不满,正想乘此机会看笑话。老言答则由鄂普搀扶着,也来到院中观看两人战况,脸上露出鼓励泰平的笑容。
高节的手下站在小院的东侧。两个剑客表情平静而安详,完全没有在意比剑的结果,仿佛两人胜负已分。
有好事者爬上了院墙,对着泰平指指点点。
泰平曾与田垦比过剑,也与雪地熊团中的高手过过招,却从来没有在江湖上与人交手。他觉得稍稍有一点儿紧张,便用田垦交过的呼吸心法,慢慢地调整。同时,他不再去观察院落中的众人,闭上眼睛回想学过的剑术,尤其是昨晚顿悟的“影随行”剑法。
高节换了一身便装,手中多了一柄长剑,显得多么从容不迫,果然有侠者的风度。泰平看着高节,不由得暗自赞叹。
“泰兄弟,高节算是多走了些江湖,从泰德、田垦那里论起来,还是你的前辈,这第一剑就请你出手吧!”高节的话说得客气,实则表现得有些自大,显得有种居高临下的气度。
“既然如此,泰平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泰平说罢,缓缓地抽出剑。
阳光照在剑身上,反射出耀眼的光,懂剑之人莫不点头赞叹。院落之中,多了一丝寒气,从泰平身上慢慢荡开,使得深秋更加肃杀。
高节似乎也没有想到,泰平身上的剑气如此重,目光渐渐地凝重起来。他手中的长剑平端于胸前,做好应对准备。
泰平向前踏出一步,众人屏住呼吸。
一排大雁飞过碧空,发出阵阵鸣叫。
剑鸣之声响起,泰平目中光芒暴涨,剑尖直刺向高节的胸前。
这一剑,泰平是毫无保留的,也算准了高节自恃前辈身份,一定不会躲避退让,必将全力相搏。如此一来,自己就能够看出他的虚实,窥破高节的弱点与短处。
泰平的人与剑合二为一,剑尖蕴含着无穷的变化。他的双眼紧紧盯着高节的眼睛,仿佛一只狼盯着自己的猎物,显得那么凶猛而笃定。
田垦曾经对泰平说过,狼之所以能在草原生存,甚至活跃于亚夏大陆的各个角落,不是因为其强壮的身体,而是聪明的搏杀技巧。尽管狼对农耕文明影响不小,但是泰平却对狼很有好感。
剑尖光芒四射,好像一颗流星,眼看就要落入大海。
突然之间,大海竟然不见了。
泰平做梦也没有想到,高节根本没有格挡,甚至哪怕做出应招的姿态。更让泰平没有想到的是,高节的轻功是这么高,连他如何闪避都没有看到。
高手过招之间,往往就是气势上的强弱压制。泰平先出了一剑,气势上已经占了先手,如果高节举剑应招,无疑就自甘落入后手,免不了要接连不断地应对,气势必然会被泰平一直克制。
可是,高节就是做出出乎意料的选择,只用轻功便化解了泰平的这一先手的优势,真可谓是润物细无声。
泰平的剑刺入虚空,身上的破绽便全露了出来,好像一头站在旷野中的野牛,完全将命运交给了猎手。狂奔怒吼的野牛何其厉害,可是面对猎手们的弓箭,它只有中箭倒地的份。
然而,泰平毕竟不是野牛,而是一个练剑的少年,他必须要夺回自己的先手,继续完成自己的攻击。
于是,泰平再次闭上了眼睛,手中的剑就指着虚空,一动不动地立在院落正中央,好像一座石雕似的。
一个人,一棵树,一座院,一片天。
泰平的身子不动,高节就不得不动。作为恩施的城主,纵横江湖的剑士,挑战后辈的人物,他不能不做出回应的一剑。
然而,这一剑高节已经无法全力以赴,甚至要藏巧纳拙,否则困住了泰平的人,也困住了他的身份。
难道这年轻人有此思量?高节隐隐之间觉得,这一剑若是刺出去,自己可能真要落入后手。
意念陡转之间,高节的剑已经刺出,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弧。
有时候,剑未必要直直地刺出。
泰平感觉得到,高节的剑奥妙无穷,似乎在试探、摸索,又藏着虚实万般变化,自己即使以静制动,也难以发现破绽与端倪。更令他觉得可怕的是,自己无论往哪里躲避,也逃不开高节的剑影。
恰在此时,松树浓密的枝叶之间,飞出了一个小松果,不偏不倚地打在高节的剑尖上。高节的剑为之一顿,剑身竟发出龙吟虎啸之声,足见他是用了十足功力。
泰平得到宝贵的喘息,轻轻地向前飞掠而出,落在数丈之外。他回转身看着高节,又看了看大松树,不知道是何人出手襄助自己。
“何方高手,为何还不现身?”高节将剑收回,向着大松树喊道。
“故人远来,高兄还不摆酒相待吗?”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泰平听到这个声音,不由得激动万分。
“原来是田兄驾临,高节真是有失远迎啊!”高节乐呵呵说道。
松树枝叶微微一动,田垦如同一只猿猴,轻轻一纵,落在了高节与泰平两人之间。田垦长得非常瘦削,脸上没有一点表情,好像一个木头人似的。
“田将军,你怎么来了?”泰平将剑递给付婴,跑到了田垦的身边。
“你不辞而别,难道不怕泰德抚司忧心吗?”
“你要带我回北靖?”泰平撅起了嘴。
“正好相反,我想陪你去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