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用实力证明自己
书名:诸侯纷争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2194字 发布时间:2023-11-10

这时的白起可以说是一跃成名,虽然秦军中也有其他勇猛善战的人,但像白起这样迅速晋升的人还是很少的。


何况一个小小的新城,在一些愚昧或别有用心的人眼中,怎么能与蜀中的天府之国相提并论呢?


白起无法企及司马错的功绩,这是事实,但他抓住了机遇。


一方面,他获得了魏冉和宣太后的信任;另一方面,他处于宣太后和魏冉极力提拔、笼络人才的关键时期。


再者,他在新城一战中的胜利使他名声大噪。


最后,则是宣太后和魏冉都看到了白起的潜力。


后来白起的杰出表现,让那些流言最终自行破灭。


公元前293年,为了扭转颓势,韩国联合一直摇摆不定的魏国,一起进攻秦军,试图夺回秦军占领的宜阳、新城等地。


魏国明白唇亡齿寒、户破堂危的道理,秦军守在新城,不仅切断了韩国和楚国的联系,也直接威胁着魏国的都城大梁。


为了消除秦军的威胁,魏国同意与韩国结盟,大军直指秦军所驻守的新城等地。


刚开始,秦国派去抵御韩国和魏国联军的将领,并不是备受瞩目的白起,而是右庶长向寿。


向寿是宣太后的外甥,因从小与秦昭襄王在一起,对秦昭襄王忠心耿耿,成为秦王的亲信。


无论敌军实力强弱,秦昭襄王都不会再次派遣白起去迎敌,因为白起的胜利意味着秦昭襄王的失败,毕竟白起是魏冉势力的人。


为了挽回颓势,秦昭襄王决定让向寿去教训一下韩国和魏国,同时让宣太后等人知道他并不软弱。


宣太后和魏冉自然明白秦昭襄王的策略,因此当秦昭襄王提出让向寿出战时,魏冉和宣太后都不同意。


先不说向寿是否会趁机夺取兵权,单就实力而言,很难预料胜负。


面对宣太后和魏冉的压力,朝中大臣也倾向于宣太后的选择,认为向寿缺乏经验,很可能只是纸上谈兵。


秦国的昭襄王突然意识到,与秦国的两大势力对抗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第一,他个人的势力,还没有完全成长壮大。


第二,秦国刚刚从内乱中恢复,需要休养生息。


第三,东方邻国对于秦国,也存在浑水摸鱼的意图。


秦国必须要团结一致地对外,派出白起去打仗也不一定是坏事。


一方面,秦国很多士兵都在蜀中,还有一部分要守卫国土,能够派出的兵力最多只有10万。


另一方面,如果白起胜利,对秦国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由于白起的名声已经很响亮,再加上宣太后并不是真正的统治者,以后可能还能拉拢白起。


于是,白起又一次踏上了征途。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白起在接到出兵命令后,对双方进行了系统对比。


首先在军事实力方面,秦国和韩魏联军的力量对比悬殊。


秦军只有10万人,而且很多是老弱病残,不是秦国的精锐部队;而韩魏联军有24万人,来势汹汹。


韩国的士兵都是弓箭手,远程攻击城池有很大优势。


魏国的士兵则是身披重甲的步兵,个个耐力惊人,健步如飞。


魏韩联军可以说是攻守兼备,秦军根本占不到任何优势。


其次,秦军在地理位置上的劣势也很明显。


若想真正打击韩国和魏国的元气,秦军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实行中央突破,将战场转移到韩国和魏国的占领地区。


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关键,则是突破伊阙。


然而,伊阙所在为韩、魏门户,两国自然派出重兵把守。


更为致命的是,这里的地形十分险要,伊水流经其间。


韩魏联军占据伊阙要塞,就等于将自己置于不败之地。


白起所率领的秦军想要突围,实在是难以攻克。


第三,白起还要面对将士们的不信任。


尽管他表现出对魏将公孙喜和韩将暴鸢,这两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不屑一顾的态度。


但实际上,他很了解秦军如果不服从和信任自己,则军队必定离心,军心必定不稳。


韩国和魏国的这两个将领长期合作,曾经攻占过楚国的方城,在垂沙之战中也让楚国精锐损失惨重。


因此此战不能轻敌,白起需要在鼓舞军心的同时,从战术上打败敌人。


他采取的作战方法,就是各个击破。


秦军只要不与魏国和韩国的联军交战,就可以依靠秦国的先进武器和士兵的勇猛气势,在战争中不会输给任何一方。


白起不仅是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还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


他深谙利用间谍的方法,当时的韩国和魏国虽然表面上团结一致,但实际上两国边境一直不太平。


只要给其中一个国家带来重大利益,就能孤立另一个国家。


因此,白起毅然决定给魏将公孙喜写信,虚伪地表示与魏国友好,希望魏军保持中立。


他承诺战后的战利品,一定会与魏国平分,秦军就能找到机会与兵力较少的韩国决战。


公孙喜具有多年的战斗经验,自然很容易看穿白起的计谋。


他看完白起的信,直接将信丢到一边,心中暗自想:“白起果然只是虚名而已,这么简单的道理,连路边的行人都知道,怎么可能骗过我公孙喜呢!”


不仅公孙喜这么认为,白起的部下也觉得他的计策并不高明,只要稍懂兵法的人都能轻易看出秦国的意图。


然而,这正是白起真正的计策。


如果连自己人都被骗了,那么公孙喜就会产生轻敌的心态。


学习兵法时最忌纸上谈兵,关键在于能根据实际情况让敌人分心。


为此,白起又给公孙喜写了第二封信,感谢他的配合,还告诉他明天秦军将进攻韩军,魏军只需旁观,事后必定会有好处。


白起的部下们对此感到困惑,上一次的间谍计划失败,公孙喜已经明显看出秦军的意图。


为什么白起还要发第二封信呢?


答案很简单,一开始白起的反间计划的真正目标并不是公孙喜,而是韩国将领暴鸢。


就像历史上很多成功的反间计一样,这封信很顺利地送到暴鸢手中。


暴鸢脾气暴躁,发现公孙喜与白起私下通信,火冒三丈,对魏国失去了信任,说:“既然魏国不可靠,韩国只能依靠自己了。”


暴鸢便命令守卫伊阙的弓弩手,全面戒备。


只要韩军能守住伊阙这个要地,不让秦军进入韩国境内,韩国就能安然无恙。


第二天,秦军果然出现在伊阙之外,双方如箭在弦上,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诸侯纷争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