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出兵仅半年,就连续攻下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齐湣王也被杀害,只有莒城和即墨两处尚未投降,齐国面临灭亡的前景。
乐毅思考道:“仅靠武力是无法收服齐国民心的。”
“若民心不服,即使攻下了齐国,也无法长久地守住。”
“幸好齐国只剩下两座城池,无法再成什么大事。”
“不如借助仁德来感化齐国人,让他们自愿投降。”
他便采取了一些讨好齐国人的行动,例如:废除齐王所制定的苛刻法令,减轻民众的捐税,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优待地方名流等。
乐毅围困莒城和即墨三年,但仍未攻下。
他只好下令撤军,将大军驻扎在离城十里的地方,发布命令,说:“允许城内老百姓出城采集柴火,任凭他们自由行动,不得为难他们。”
“对于饥饿的人,给予食物;对于寒冷的人,给予衣物。”
如果燕国的君臣能够相信乐毅,坚持收服人心的方法,那么莒城和即墨的抵抗也许持续不了多久。
然而,有人从中破坏,辜负了乐毅的苦心。
燕国的大臣骑劫,对燕太子说:“齐王已经死了,齐国只剩下两座城。”
“乐毅在半年内攻下七十多座城池,为什么花了三年时间仍然攻不下这两座城?其中肯定有问题。”
太子点头,表示同意。
骑劫接着说:“据说他为了怕齐国人心不服,打算通过仁德来感化他们。”
“等到齐国人真正归顺他,他不就当上齐王了吗?他再回到燕国做臣子才奇怪呢!”
太子将这些话,告诉了燕昭王。
燕昭王听后大怒,立即责打太子二十板,骂他是个忘恩负义的混蛋。
燕昭王说:“先王的仇恨是谁为我们报的呢?乐毅的功劳没得说儿。”
“我们应该把他当作恩人,还觉得不够尊敬,你们却要说他的坏话?”
“就算他真的成为齐王,也是理所应当的!”
燕昭王责打了太子之后,派使者前往临淄见乐毅,封他为齐王。
乐毅非常感激燕昭王的心意,但他发誓说:“我宁愿死,也不愿接受这个王位。”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太子继位,史称燕惠王。
燕惠王信任骑劫,就像燕昭王信任乐毅一样。
他顾及大局,没有撤职乐毅。
可是不久之后,传来谣言说:“乐毅早就当了齐王,为了讨好先王,他不敢接受王位。”
“现在新王继位了,乐毅就会成为齐王。”
“如果新王派另一位将军过来,一定能攻下莒城和即墨。”
燕惠王相信了这个谣言,派遣骑劫为大将,将乐毅调回燕国。
乐毅叹了口气说:“如果回去的话,万一被新王杀了,失去一条性命倒也无所谓,只是太对不起先王了。”
乐毅原本是赵国人,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赵王热烈欢迎他的回归,封他为望诸君。
骑劫成为大将后,接管了乐毅的军队,他有自己的方法,将乐毅的命令全部修改。
燕军有些不服气,但大家敢怒不敢言。
骑劫下令围攻即墨城,围了好几层,但城里早就做好了准备。
田单是齐国田氏家族的远房贵族,齐湣王在世的时候,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军官。
后来燕军进攻即墨,即墨大夫出去抵抗,打了败仗,重伤身亡。
城里没有人主持,军队没有人带领,差点陷入混乱。
大家推举田单为将军,才有了一位领导者。
田单和士兵们同甘共苦,还将本族人和妻子编入队伍中。
即墨的人看到他这样大公无私,愿意服从他的指挥。
田单知道乐毅的能力强,不与他交战,一直严密地守卫城池。
等到燕惠王即位,田单就找个机会,暗中派人去燕国散布谣言。
果不其然,燕惠王派骑劫去接替乐毅。
田单又派出几个亲信,扮作老百姓到城外聊天,说:“以前乐将军对待俘虏很好,俘虏当然不会害怕啦。”
“如果燕国人削去俘虏的鼻子,齐国人还敢打仗吗?”
还有人说:“我们祖先的坟墓都在城外,如果燕国 军队真的刨起祖坟,我们该怎么办?”
这些人三言两语,很快就传到了骑劫的兵营。
骑劫听到这些话,就将齐国俘虏的鼻子削去,还让士兵们刨出齐国城外的祖坟,将死者的骨头用火烧掉。
即墨的人听说燕国军队这样虐待俘虏,愤恨之情油然而生。
后来他们在城头上看到燕国士兵挖掘自己的祖坟,放声大哭,愤恨地想为祖先报仇。
即墨的士兵和民众纷纷向田单请求,一定要与燕国人拼个死活。
田单挑选出五千名壮丁和一千头牛,先进行训练,让老人和妇女们在城头值班。
他还收集了一些金子,让几个人伪装成即墨的富翁,偷偷地送给骑劫,说:“城里的粮食已经吃完,不到三天就会投降。”
“这是我们的小小意思,请求将军在大军进城的时候,保护我们的家人。”
骑劫满口答应,还给了他们几十面小旗作为标记。
骑劫自鸣得意地对士兵们说:“我比乐毅强多了!”
“如此一来,咱们只等待田单投降,不需要再打仗。”
田单收到派出去人的汇报后,就给那一千头牛打扮起来了。
牛身上穿着一件花样奇特的褂子,上面绘着大红大绿的图案,牛犄角上捆着两把尖刀,牛尾巴上系着一捆沾满油的麻和苇子。
这就是准备冲锋陷阵的牛队。
五千名壮丁组成了一个敢死队,他们脸上都涂着五色的花纹,手持大刀和宽斧,紧跟在牛队后面。
到了半夜,他们拆除了几处城墙,将牛队赶到城外,牛尾巴点燃了火焰。
一旦牛尾巴着火,这一千头牛就变得狂躁不安,向燕国军营冲了过去。
五千名敢死队,紧随其后冲上去。
城里的老百姓敲着铜盆和壶,跟着一起呐喊,喊声震天动地,伴随着鼓声和铜器声,惊醒了燕国人的梦。
燕军手忙脚乱,慌乱地找不到武器。他们睡眼蒙眬地一看,看到成百上千的怪兽,脑袋上还有刀子,已经冲过来了!
后面还跟着一大群奇怪的妖精,胆小的士兵吓得腿软,一见到这些怪物,就不敢抵抗了。
更别说一千头牛的角上的刀子刺伤了多少人,五千名敢死队杀死了多少人,连燕军自己都乱作一团。
大将骑坐在车上,打算冲出一条生路,却碰上了田单。
这个自认为比乐毅强大得多的大将,被田单轻松地杀死了。
田单整顿队伍,立即开始反攻,整个齐国掀起了轰动。
已经投降燕国的齐国士兵,听说田单取得了重大胜利,就杀死了燕国的士兵,准备迎接田单。
田单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他的军队打到哪里,哪里的百姓就会起来响应。
没过几个月,燕国和秦、赵、韩、魏四国占领的七十多座城池被一一收复。
齐国的士兵和百姓都很高兴,因为田单恢复了他们的国家,立下了巨大的功勋,大家都想要封他为齐王。
田单说:“太子法章住在莒城,我们早就有联系了,我怎么能自立为王呢?”
他把太子接到临淄,选了一个好日子,在太庙祭祀后,太子法章正式成为国君,即是齐襄王。
齐襄王对田单说:“我们齐国已经快要亡国了,全靠叔父重新建立起来,这功劳实在太大了,叫我怎么来报答您呢?”
“我封叔父为安平君,请叔父不要推辞。”
田单领受了这份恩赐,同时也请齐襄王励精图治,防备燕国再次报复。
经过几年的战争,齐国已经严重削弱,再没有力量与秦国争夺天下。
燕惠王听说骑劫被杀,燕军打了败仗,才意识到乐毅的重要性,但已经后悔莫及。
他再次写信请乐毅回来,乐毅回信说明不能回来的难处。
燕惠王郁闷不乐,又担心乐毅在赵国对他怀恨在心,便封乐毅的儿子乐闲为昌国君,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
这样一来,乐毅就好像成了燕国和赵国之间的中间人。
他有时候住在燕国,有时候住在赵国,来来往往,两国都把他当作贵宾,他也劝说赵王和燕国保持良好关系。
最后,乐毅在赵国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