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玉符
书名:鬼谷八荒之仙途轶闻录 作者:敬繁星 本章字数:3217字 发布时间:2023-11-09


  计划说起来十分简单,执行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愚公让大家按照山坡的形状,在石滩上布置石头,越是坡顶的石头,就要搬得越远,越是坡脚的石头,反而搬得越近。这样到了亥时,这些石头像一张大网一样整齐地飞回山上,怪蛇就没有逃脱的余地。


  在场只有四人,想把一整面坡的石头全部挖起来,移到山下,并不是小工程。


  好在孟怀义身强力壮,愚公长年劳作,也练就了一副好身体,而谢常平和孟星凡年纪虽小,但他们平日里除了学习之外,也会操练拳脚,农忙时还要下地里帮忙,自然不是孱弱书生,更何况事关生死,都不由得使出了十二分的力气。


  四人齐心协力,进展得有条不紊,不知不觉,太阳就到了西边的山头,石阵总算铺设得初具规模,抬头看去,那山被他们一挖,本就难以攀爬的斜坡又陡峭了几分。


  忙完一会儿,谢常平、孟星凡和孟怀义三人正躺在一块大石上面散热歇息,闲聊一些书里写的八荒奇闻,听见愚公在屋前呼唤,便拍拍身上的尘土,爬起来往山上走。


  等到了坡顶,才发现屋子已经被拆了个干干净净,愚公用这些建屋的石头垒成了一圈矮墙,墙外就是陡峭的斜坡。


  矮墙内,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圆石垒成的石堆,想必是从屋后的山体里面挖出来的。等待会儿蛇群冲上来的时候,这些石堆没准能排上大用场。


  愚公正在墙边眺望,鲜红的夕阳已经沉下去了一半,西山的影子也盖住了草海,延伸到了山脚,傍晚的风带了丝丝凉意,把汗水都吹凉了,谢常平不由得打了个喷嚏。


  算着时间,这会儿已经快到戊时,不出半个时辰,石头上的热气就会消散,那就是和蛇群决战的时候了。


  孟星凡瞧见墙边倚着一些削尖的木棒,有粗有细,原来是愚公把平日烧火的柴棒劈了,削成了木枪,虽然弯弯扭扭,和武家用的枪棍不能相比,但前后重量均衡,拿起来倒也十分趁手,于是拉着谢常平一人拣了一根,叽叽喳喳地互相比划起来。


  愚公听到声音,这才回过神来,摊开石堆边的包袱,挥挥手道:“过来吃点东西吧,待会儿还有更费劲儿的呢”。


  或许是长身体的原因,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饿得很快,而且忙活了一下午,其实两个少年的肚子早就咕咕叫了,这时只觉得手里的几块粗粮,比过年才吃得上的大鱼大肉还要香。


  孟怀义也不讲究,拿着水瓢走到缸边,先给自己灌了一大口,又盛了满满一瓢,放在谢常平和孟星凡面前,三人就这么一口清水一口馒头地啃了起来。


  谢常平吃完四五个馒头,打了个饱嗝,站起身抬眼望去,眼前是红红的落日,脚下是无边的草海,还有远处渐渐朦胧的山林,如果不是大敌当前,这也不失为一道绝景。


  “小毛头,再给我讲讲,智先生还跟你们说了什么有趣的事儿?”。孟二哥嘴里嚼着干粮,含糊不清地问。


  方才在山下歇息闲聊,他就对八荒奇闻特别感兴趣,这会儿怕是嫌干粮太淡,想让二人给他加点“下饭菜”了。


  孟星凡这人天生就爱讲故事,嘴巴一张就停不下来,没一会儿的功夫,便把妖怪丛生的雷泽、鱼比山大的东海、万里冰封的荒原、还有书里写的带翅膀的鸟人、蘑菇头的药灵、化成人形的狐狸等等等等,都给他讲了一遍。


  讲到那个会吹号角的猪妖时,孟怀义忍不住捂起肚子哈哈大笑,嘴里还未吞下的馒头屑都喷了出来。


  “孟二叔,你说你的弟弟以前也是先生的弟子,他没跟你讲过这些吗?”,谢常平问道。


  孟二哥摇摇头:“也讲,不过全是些吐故纳新,强身健体的修习法门,不似你们这般有趣”。


  说罢他扭头看了愚公一眼,叹息一声,道:“唉,我四弟天资过人,当初拜入智先生门下,本是希望能参破仙缘,帮大伙儿移开奇山,让新达镇重回永宁,想不到后来,竟然是智先生先放弃了”。


  “移山?老头子放弃了移山?”。两个少年异口同声地问。


  话刚一出口,谢常平立马发现说漏了嘴,平日里老头子来、老头子去的称呼惯了,这会儿一时惊诧竟然忘了改口,连忙打了个哈哈道:“我是说......智先生......智先生......”。孟星凡也连忙在旁边附和。


  孟怀义也才二十多岁,这种给长辈起别称的事儿,他年轻的时候也没少干,为了不笑声出来被愚公发现猫腻,赶忙捂嘴咳了两下,才问道:“你们不知道吗?智先生年轻的时候,为了移山,可付出过不少心血啊”。


  “啊?!”,谢常平和孟星凡不由得长大了嘴巴。想不到那个严厉死板的男人,以前居然还有这样的经历。


  “看来你们是真不知道”,孟怀义摇摇头,“那你们肯定也不知道,智先生以前的弟子......”。


  突然一声轻咳打断了他的话,愚公想是有些着凉,紧了紧衣领,拿起柴刀继续给手里的柴棍抛光。


  “二叔,你刚刚说‘参破仙缘’,是什么意思啊?”,孟星凡对这些神啊仙啊的话题总是有超出常人的好奇心。


  “哦你说这个啊”,孟二哥从怀里摸出一块奶白色的暖玉,那玉二指来宽,一尺来长,玉面上画着几道金色的符咒,一个细细的红绳从符顶的孔里穿出。


  他一边把玉递给孟星凡,一边自嘲地笑道:“我看啊,这就是老祖宗开的玩笑,还什么五德兼备,可得传承,品行俱佳,必有一番奇遇,哈哈,别说奇遇了,我到现在连桃花都没遇到过”。


  “怀义,不要瞎说”。愚公沉着脸道。


  孟怀义把头一缩,吐了吐舌头,吐槽先人的时候竟然忘了自己大伯在旁边。


  谢常平凑过去和孟星凡一起观摩,只见那玉温润光泽,触感丝滑,即便是在大夏天里,也能感觉到有一丝暖流随着指尖汇入身体的奇经八脉,甚是舒服。只不过除此之外,便和普通的玉佩别无二致。


  孟星凡反复摩挲着玉符,忍不住问:“二叔,你再给我们讲讲它的来历呗”。


  孟怀义瞟了一眼愚公,见他没有反对的意思,便眉飞色舞地讲述起这块玉的来历:


  “几百年前,我们孟家曾经出了一位大能,她以凡人之躯参破了修行的奥秘,十二岁迈入炼气境界,十六岁完成筑基,小小年纪便能驾驭雷电,行云布雨,御剑飞行,一日千里......”,说到这里,他神采飞扬,眼神里仿佛闪耀着光芒。


  谢常平看着他的神情,心想:很显然,你们孟家遗传下来的不是什么仙缘仙法,而是讲故事的口才。


  “那后来呢?”。孟星凡眨着眼睛追问。


  “后来?唉~”,孟怀义叹了一口气。“可惜寻道修真,光阴如梭,等她深入雷泽寻宝探秘,突破了传说中的结晶境,蓦然回首,已经是十年之后”。


  他顿了一顿,继续讲道:“那十年里,灾荒战乱,让我们孟家一脉几乎断绝。都说修真之人不该过问凡间世事,但她到底还是有一丝庇护之情,为了延续孟家香火,让后人在乱世中也能安身立命,她自愿身受三千雷罚,传下了这枚玉符”。


  孟怀义喝了一口水,接着道:“但玉符毕竟是仙家之物,其中的力量深不可测,她担心后人心术不正,用先祖之力为祸一方,便将玉符封印,只留下八字箴言让后人领悟——‘五德兼备,可得传承’”。


  说到这里,孟怀义苦笑出来:“然后,谁也没想到,下面十几代人居然都没能参破玉符的奥秘,这东西就这么当摆设当了几百年,哈哈哈哈。现在我们几兄弟,谁要出门打猎,就带着它,索性就当个平安符——”。


  说着他突然把嘴一捂,惊觉自己好像又失言了,赶忙小心地看了一眼愚公,所幸后者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并无他言。


  “你刚刚说孟四叔也想过参破仙缘,他没有成功吗?”。谢常平好奇地问。


  孟怀义点点头:“我四弟拿着这玉符研究了十余年,也是没有一点头绪。说到这个,你们俩也是智先生的弟子,想来也是天资过人,要不你们试试?”。


  谢常平和孟星凡已经观摩了好一会儿,并未发现异状,书里也没有见过相似之物,只得无奈地摇摇头,把玉符递还给孟怀义。


  “哎”,孟星凡突然道,“你说它会不会是传送符?书里说山外有一种传送符咒,只要拿着它,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谢常平拿手指点了一下孟星凡的脑门:“你呀,书又是只看了一半吧?书里明明写传送符是蓝色的,况且也不是玉做的”。


  孟星凡耸了耸肩:“那没办法咯”。


  说话的功夫,太阳已经完全西沉,脚下的草海早已不见了青绿,显得有些发黑,那条小路和远处的林子,也已经淹没在夜色当中了。


  谢常平心想,老头子这会儿或许已经回了村子,正拿着板子到处找他和孟星凡,上回溜出去河里洗澡,每人屁股上挨了二十下,这回会挨几下呢?兴许是三十,或者五十?


  山风吹来,随着最后一缕金光消失在奇山的峰顶,夜晚的凉意已然悄然裹上了身子。以往谢常平总是觉得太阳毒辣,让人燥热心烦,现在却无比期盼,自己还能看到明天的太阳,还能吃到老头子的那顿板子。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