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
书名:天堂 ·地狱 作者:锲而不舍 本章字数:3049字 发布时间:2023-11-09

三十九

陈晓明当市民委主任不到半年,老主任就到站了。但陈晓明的书记仍然没动,老主任传达市委组织部的意见:“市里新领导班子刚组建,还不到动干部的时候,领导意见你还是书记,暂时主持全委的工作。”陈晓明隐隐觉得自己的原地不动和王浩有不小的关系,但领导的意见那么冠冕堂皇,就不好说什么了。但陈晓明觉得这个意见由退休的老主任谈似乎不合适,应该由组织部谈。这说明自己在领导们的心目至少分量不足。事已至此,陈晓明就没有多说什么,他明白官场上“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道理。

既然主持了,就得干出成绩。

古城创办清明文化节,陈晓明组织民委系统的笔杆子(说“专家、学者”有点过了)组织编写了《古城清明节古今谈》,结合《东京梦华录》等史料和传说,清明节在古城的起源、发展、演变等整理一番,洋洋洒洒30多万字,还配有20多副图片,图文并茂。此外,还穿插许多小故事,如宋徽宗赵佶和名妓李师师的传说,增强了阅读性。图书的扉页还请新市委书记、市长题词,请国家清明文化协会的领导写序。书记的出版成为文化节重要的一环,出席文化节的各级领导和相关人士都人手一册,连参加文化节商贸交易的各地客商都发放到位。

市委书记在节后总结中重重的提了一笔:“《古今谈》写得得好,写出了八朝古都的文化底蕴。民委做了一件大好事。”节后,还专门就此书召开了一次各地学人参加的座谈会。一位专家就书中引用的周邦彦写李师师的词《少年游》的“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大发议论:“从这句词可以看出当年李师师的生活多么奢侈。今天吃到橙子司空见惯了,但这是南方的水果,北宋的时候能吃到的绝非一般人,就和唐朝杨贵妃吃到荔枝一个道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本书收到如此重视,陈晓明的心里暖洋洋的。

金秋十月,古城一年一度的菊花节又开幕了。陈晓明早有准备,组织人写了《古城菊花》一书,菊花的种植历史、今天的分布、菊花名品等内容涵盖其中,简直就是菊花的百科全书。书中的图片都用铜版纸印刷,更加精美。大家都纷纷称赞陈晓明的创意和文采。陈晓明自己也有些得意:“我如果不到官场,也许就著作等身了。”菊花会作为一个重要环节,还为此书举行了专门的发行新闻会,邮政部门出版了专门的菊花邮票。

但好心人提醒:“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年底该调整干部了,你不能光干,该跑也得跑跑,该花也得花呀。”陈晓明的精神洁癖又上来了,市领导除了主管的副市长外,基本就没有接触过,更别说送礼了。但陈晓明自信满满:“就凭那两本书,领导也应该知道我吧。那就足够显出我的能力和水平。”

11月份的一天上午,陈晓明应招来到市委组织部。那天天气很好,虽然入冬开始送暖气了,但艳阳高照,并没有多少寒意。陈晓明一早就来到市委门口,看看还不到上班时间,特地走了半里路喝了一碗自己中意的羊肉汤。心中有一股春风得意的意味,甚至觉得主任一职唾手可得了。坐到一位副部长办公室,副部长微笑着端来一杯热茶的时候,陈晓明的这种感觉更强烈了。副部长悠悠的开口了:“市里调整干部,已经讨论过,决定由一位落选的区长到你们民委去当主任,你还是书记。老弟,正确看待这件事,不是对你不信任,你也不是没有能力,两本书就写的很有水平嘛。但干部调整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希望你能正确对待干部的进退留转。”

 

陈晓明的满腔希望顿时化作了泡影。他思索了一下,觉得副部长的话很耳熟,自己在长野时也经常这样开导调整不理想的干部。风水轮流转,这回抡到了自己头上,却有些想不开:“部长,我主持工作这段时间,是不是那里做的不到位,领导指出来,我好改进。”陈晓明清楚,这种时候问这种话是不适宜的,但毕竟不甘心。副部长喝了一大口茶,急忙挥挥手:“我不是说了嘛,你的工作很出色。但调整干部是个系统工程,要考虑多种因素。不可能每个人都畅心如意,你在县里也当过领导干部,应该能够理解。就是中央、省级的大干部不也是这样嘛,多学学,多比比,心理就平衡了。”陈晓明听到副部长说的“多种因素”,接着问:“多种因素都指什么,是不是王浩的事。”副部长说的更干脆:“不是,不是,他的事是他的事,你也没有问题,和调整完全不搭嘎。”

陈晓明知道官场的话的真假。讨论陈晓明的任命时,一位市领导鲜明地提高了王浩的事:“他们关系太好了,虽然没查出陈晓明有什么问题,但总得避避嫌。”那位副部长也与会了,当然清楚,但就是虚晃一枪,就像外交辞令,不肯说真话。

陈晓明实践,其实和副部长的话是多余的,自己就和不少干部这样谈过。后来,陈晓明感到,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完全是骗人的鬼话。就像自己曾经不希望干部多谈、多问,但抡到自己,还是忍不住。

陈晓明沮丧地走出副部长的办公室,忽然觉得太阳光比较刺眼。对头走来那位喝多砸了县委书记的车的县委副书记,陈晓明开会见过几次,也搭过话。副书记好像已经知道陈晓明原地不动,拉陈晓明到楼梯拐角,愤愤不平:“妈的,这是怎么调整的。县委副书记一般都要提拔正县的,书记、县长不行,至少也得给个县人大主任或者政协主席吧。我这好,调到市里当个副局长,哪说理去,不就是和书记关系不好吗?都怨我吗?一个巴掌拍不响。不过,你比我强,至少正县解决了。”陈晓明苦笑了,心想:”和一把手关系不融洽不提拔,太融洽了也不提拔,真实没有说理的地方了。”

但副书记说自己比他强,陈晓明不认同,自己虽然正县早解决了,但这次受到的侮辱性更强。今后再回单位,见了同事如何开口。

回到家,陈晓明饭不吃一口就躺下了,妻子一看就明白了,还劝:“算了,没有王浩的事,你能如意吗?你的道德洁癖就不适合在官场混。”和韩红红一起去看王浩,陈晓明多么想把胸中的苦闷倾泻而出,但考虑到牵涉王浩,就欲言又止。王浩也没有问,可能从心底里就明白。陈晓明心理明白,几年的交往,和王浩比亲兄弟还亲,且王浩帮自己不少,绝对没有理由埋怨王浩。

王浩入狱快两年了,狱中生活更适应了,精神也比过去好些,见到陈晓明就说个没完:“监狱里没有强行安排我劳动,但今年我主动参加了劳动,监狱组织到附近的农场参加劳动,我种了西瓜,还是小西瓜,长野没有。小西瓜很甜,挺受人欢迎的,今后出去了租块地种西瓜卖吧。平常没事,我在写东西,就是把自己从上学到当官,从农村到城市的经历、思想等记述下来。也不求出版,打发时间呗。”陈晓明说:“现在都用电脑打字了,谁还动笔呀。这里有电脑吗?”王浩说:“没有,有了我也不用,手写习惯了。”

从监狱出来,陈晓明还没有从苦闷的阴影里走出来,韩红红明显得感觉到他这次话比较少,就关心地问起来。当着老同学,陈晓明把自己的事说了清楚,顿时觉得心里舒服多了,原来,倾吐是解除烦恼的一剂良方。韩红红说:“我就知道你不适应官场,当初不阻拦你,是想让你自己试试。我的性格你也知道,任何事都不想强加于人。我跟王浩私下里也交流过。王浩的事对你肯定也有影响。但说句真心话,领导想用就没有影响,不想用就有影响。”陈晓明突然觉得,韩红红话不多,都能说到点上,特别是心里敞亮的很。

韩红红接着说:“我爸爸很可惜你没搞学术,你要想回头,我跟他说说,应该没有问题。他也到了退休年龄,但学校鉴于他的声望,挽留他再干两年。”陈晓明说:“我如果想回去,我直接跟韩教授说吧。家里有什么事需要帮忙说话。”

回到家里,陈晓明翻来覆去,几乎一夜没睡,眼睛一直盯着自己领头编写的两本书,最后实在睡不着,起身翻起了《胡适传》,回想着和韩教授在安徽绩溪实地考察的情景。

天亮了,陈晓明擦把脸,坐在饭桌旁,平静的向妻子说了自己回学校的想法。妻子淡淡的说:“随你,我无所谓。”

 

吃过早饭,陈晓明拨通了韩教授的电话。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天堂 ·地狱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